APP下载

画坛忆旧

2014-05-22傅洵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荣宝斋

溥雪斋先生名溥伒,贝子衔,是清宣宗道光帝曾孙、敦亲王奕誴之孙。先生书学赵孟頫,画学唐六如,号南石老人。

我少时曾到东单北路,东无量大人胡同卅六号(今已无存,是为金宝街矣)于先生寓所请教绘事,距今已五十多年,往事如昨,依稀在目。原荣宝斋二楼会客厅内悬挂四位老画家的合影,依序为吴镜汀、溥雪斋、秦仲文和周怀民。除怀民先生外三位皆我恩师。雪斋先生中等身材,银髪飘然,脑后周边皆白发,面色红润,谈吐文雅,贵胄风范犹存。那是荣宝斋1962年春节宴请老先生的留影,我尚留有一照,那时这种聚会不多,远非今日可比。

先生居住的环境是个大杂院,老人家住后院北房,“雪斋”犹如祠堂,门前有走廊高台阶;屋内虽宽敞,但古典硬木家具不少,还有西式沙发、躺椅均置其内,因此显得有些拥挤,那时先生就有电话;另有两幅大照片印象深刻,墙上挂一幅彩色照片是先生晚年正在抚琴的影像,溥先生是古琴协会会长;另外一幅立于地上,黑白大照片,是先生年轻时穿西装戴墨镜的照片,不知为何,未有悬挂于墙壁,其时先生正值盛年,风流倜傥。

1964年春节前夕,王府井和平画店当时已改为荣宝斋分号,准备为溥雪斋、溥毅斋、溥松窗三兄弟搞联合展览。开展时北京画界观者甚众,就连年近九旬的半丁老人都去了。记得年轻画友生存义、崔志强、王森、姜友峰等人也都去了。

到了1966年9月,狂飙稍定。我去无量大人胡同探路,料想先生肯定难逃厄运,见门口有多名革命小将,不敢驻足,恐生事端,于是改道去大觉胡同秦寓。到路边一看,门口挂了一个竖牌曰“西城福绥镜红卫兵司令部”,我只好掉头离去。后经辗转打听,方知已迁到东侧破落小院小南屋里院,有街道主任加以监督。见秦先生后,先生告我:“老舍沉湖了,溥雪斋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后来得知溥先生家遭劫后与一女儿出走,因无粮票,故去办事处求助,而对方要红卫兵开具证明,先生怎敢再投虎口,于是去其弟毅斋家,等叫开门一看,对方立即关了门。先生见已无路可走,只好去老友名画家关松房家,之后匆匆一别便不知所踪了。后听说在太平湖自尽了,这是关松房先生亲口相告,应该无误。一代名家生于富贵,历经沧桑,死于危难,先生虽贵为宗室,平易近人,毫无天潢贵胄傲慢之积习。对门人晚辈亲和可敬,而我却无缘回报,每忆及此,犹生愧疚之心。有一次闲谈,先生兴致很好,说“看你喜欢读历史,尤其清史,年少尚知努力,熟了聊聊闲天么?”我心中很高兴,起身,谢先生厚爱,聆听教诲,但先生未谈书画,我不敢多言,只是听话而已,有问则答。他问我是否了解他的家世,我略回答后,先生很高兴,并嘱咐我在外面不必提及,免生是非,低调做人用心习画。后来先生知道我的祖母是蒙古族正白旗博尔济吉特家族,更觉亲切。他那天很高兴,平时从未说过的话那天都有述及,今日想起那难得的一次对话,倍感温馨。他说“满蒙联姻历来如此,我的堂兄溥俊你知其人么?”我说就是“大阿哥”。先生听后笑了,说他的福晋娘家即阿拉善蒙古罗王之家,后来,先生反复特嘱那次闲聊莫与人言,我谨遵师言,守口如瓶。时在1965年,也是文革前夜,山雨欲来。他和其堂兄溥心畲各有一方闲章,内容形式相同,中间印文“旧王孙”四框刻有一龙盘于其上,此印见于先生早年作品,后来则不再用。

时光荏苒,五十多年过去了,先生长子毓麟初亦在改革开放不久离世,未赶上好时候。记得我后来见到毓麟初大哥时已是1979年左右,见他经常骑一极破旧自行车,上挎一破旧人造革包,给加工点画行活绢片儿。那时都很穷,为赚点儿钱贴补家用。连董寿平都给红灯厂画灯片,更何况我们了。我们同去一个加工点儿.毓麟初五十来岁,其画仅得乃父之皮毛而已,他体质不佳,哮喘甚剧,烟瘾仍然很大,抽两毛钱一包的工农烟,且一支连一支,路上骑车与我与一路同行,他也不误吸烟,别人给烟亦来者不拒,很潦倒的样子。他人很单纯不谙俗务,颇有八旗子弟遗风。几年后即听说这位仁兄已不在人世了。

虽然先生后人寥落尘世,回想起来,令人唏嘘不已,可喜的是先生的画作依旧影响后学,在画界仍旧十分珍贵。当今画坛友人谈论起来,仍旧令其肃然起敬。我虽只言片语,追忆先生遗风,沐其恩惠太多,报其师门太少。昔日大家风范,仿佛昨日。只是心里好似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唯有手中画笔可循恩师踪迹。

癸巳年冬日傅洵于绿茜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荣宝斋
荣宝斋品牌IP化策略研究
声名远播的荣宝斋
齐白石《花草工虫册》:荣宝斋珍藏以1.299亿元成交
齐白石《花卉蔬果册》在荣宝拍卖以7130万元成交
荣名为宝
荣宝往事:书画家之家
范存刚:忆荣宝斋与两位大家的翰墨缘
智美
智美
荣宝斋:“国家画廊”的“文化+”融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