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秀书法评说

2014-05-22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楷书法

书画家张秀

张秀,女,河北保定人,1962年7月生于湖北武汉。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副主席、中国硬笔书协理事、《中国硬笔书法》编委会副主任。幼时始学颜书,师承周华琴和黄亮等先生。18岁起即为屈原祠、黄鹤楼、武当山等名胜古迹书写碑文;2011年8月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碑林书写12米长的主碑碑文。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曾入选湖北省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和重点创作项目,2013年获湖北省屈原文学艺术奖。2011年4月出版书法集《秀本色——张秀书法作品集》; 2011年5月湖北省文化厅和文联在湖北美术馆举办大型书展“秀本色——张秀书法作品展”。在《中国书法》等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曾侯乙墓编钟铭文》摹本、“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本”——《写字》国家级书法教材和字帖100余种。

一个年轻人送来一本1985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印的《中国现代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集》,随手翻翻,到76页,眼一晃就大吃一惊,一幅小楷作品,写宋张栻 《黄鹤楼记》,十足的明清闺秀风格。看署名是张秀(女),1962年生。字是甲子年(1984)所写,算了算,才二十二岁。细看看,娟秀不亚于马湘兰,整饬像是还超过一些,我想,万没想到,我的逝者如斯之叹竟落了空。

又万没想到,是几个月之前,与武汉《书法报》的几位闲谈,不知怎么一来就谈到闺秀小楷,就谈到张秀,才知道这位青年书法家就是武汉的,而且同他们有交往。我贪心又生,于是烦他们代求。不久前寄来,是深藏经纸色、朱丝栏的绢本,市尺七寸见方,上写张宗子的《湖心亭看雪》。与八年前那幅相比,风格有小变,是秀丽柔婉之外又加一些刚劲明快。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兼收一些隶意;我看呢,像是还有一些唐人写经。总之是很美。我高兴,决定装入镜框,悬之壁间,以期朝夕看看这明清闺秀的流风余韵,让自己确信,过去值得珍重的种种,并没有都逝者如斯。

——张中行《闺秀小楷》

张秀写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三百二十四字共十五行,每一个字都有一点点八分书的兴味,又带几分《寒食帖》的“扁”态,却一笔不苟散发着明清闺秀的流风遗韵。算来张秀今年是三十五岁,功力比十年前更上两层楼了。

——董桥 《张秀那一手闺秀小楷》

张秀不同,是晚辈,用功用得深,旧学底子比我们交往那些年还要再厚,新学知识也不浅,难怪书艺又上了两层楼,作品集里不少作品都多了几分大家风范,都解开了闺秀发簪迈进英文说的“放下头发”的境界。做学问做艺术做到了“放下头发”才做得到张秀要的自如和本色。她写《学书偶想》说书法要激情要冲动要忘情,那是对的:谁愿意看到清清秀秀一个书法家整日枯坐案前临碑临帖临到变成不长胡须的王羲之!读完这册作品集我高兴张秀笔底乾坤那么旧也那么新。旧,她的毛笔徘徊在唐诗宋词元曲的灯火阑珊处,临古而见销融。新,她的感情在亦干亦湿的笔路上踩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步一回眸,刚媚如《本草纲目》的百草千花,凌空如摩天楼台的无畏无悔。我还高兴张秀好像不写太草的草书。草书难读,世人不懂,不合时宜。乔旸前几天从上海给我寄来新印祝允明《草书杜甫秋兴八首卷》,认识的几个字确实好看,不认识的那些字也懒得费神核对原诗了。真要我珍藏,我情愿珍藏张秀那幅高骈诗,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轻易换回了一个仲夏的牵念。

——董桥《张秀本色》

汉上张秀以翰墨闻于世,尤以恭楷得明清闺阁风韵,前辈张中行先生曾取闺秀小楷论其妙。今书坛浮躁颇乏温雅,故张秀楷法足可独标于世,非唯闺阁称善,亦可不让须眉,吾以是寄厚望焉。

—— 陈振濂《张秀题记》

张秀不仅擅长小楷,大中楷行写来也得心应手。有书法经验的人知道:没有一定襟怀气度的人是写不成大楷的。纵然勉力而作也,也只能是有空架子无真骨气。而她的大字,伊有唐宋大家气度,欧之严谨、颜之刚劲和宋人强调的气韵,都能见于字里行间,俨然大家气派。反之,能放笔展怀作大楷者,也能极其自然地将作大楷的气量带到小楷中,令其落落大方。张秀小楷,取法魏晋,点画结构间犹有隶意。这是由于汉末魏初,正体初成,人们书体意识中还存在未能脱尽流行的隶势。张秀悟得此理,有心将这种意味保留,故其字风古朴、典雅,绝非流传于明清的妍媚书风可比。

总的来说:张秀的字,明丽秀美,朝气勃郁,大气雅气,功力深厚,灵性充溢;不柔不媚,亦润亦刚,充分显示她特有的审美追求。她有非常的进取心,年纪又轻,做每件事都想把它做得好些、更好些。努力以修养写字,故有今日之成。清代书论家曾以“高韵、深情、坚质、浩气”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要求,我以为张秀就是在努力这样追求,而且做得很有成绩、很有效果。

? ——陈方既《秀本色序》

翻开这本《秀本色》,既有闺秀的小楷,又有巨幅的榜书;既有精致的册页,也有粗犷的碑拓;既有工整谨严,又有飘逸变幻。通读全篇,犹见线条纷至,舞之蹈之,一如林木深处,红日冉冉,碰撞出浑圆、灿烂的墨泽。但用墨却始终不离一个“秀”字,意趣贯通,灵性充溢。如此,尤需大的器宇、睿智和妙意方能驾驭。细读张秀其字,结体方整,中宫舒展,外密内疏,字里行间,沉静柔婉,清雅超脱却又不失圆浑厚实,足见潇洒与雄强;笔法气韵,明快瑰丽,秀美绽放而又似有铁线游走,更显古朴与风骨。她娟秀,娟秀到极致却亦润亦刚、不柔不媚;她也奔放,奔放到大气张扬而亦遒亦静、不浮不躁。清雅古朴、劲秀逸美,或许可以概括张秀的艺术语言、审美追求。这种活力与才情,在荆楚墨象“八面出锋”、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生态中,堪称弥足珍贵的秀丽的一景。

——刘永泽《笔秀本色舞江山》

张秀以颜楷立基,正是刚正清健笔法的取向。而学欧阳询之清峭,又效虞世南之清润,似两者又调和两者,介乎两者之间,得清之法习成于手而沾洽于心矣。观其大字每每以颜鲁公面目顾盼左右,大笔浓墨,又有化北碑刀痕为笔迹的转变,然而,严重挺健之中仍不乏清朗之气。而小字更为其擅长,泛滥晋唐直至元明清之小楷流变,参以碑版清劲之意,津津挥运于彩笺素帛之上,珠圆玉润,气秀色妍。咫尺笔阵,万里乾坤,品小而象大,笔简而情溢,深得千年以来小楷书传统文脉之神髓。这种小楷书所表现出来的婉约简静的风貌,在其“清”的审美观照下,被结合与滋养了起来。

张秀清婉书风的形成,在于其数十年不间断的孜孜以求、潜心修研。观者可以清晰地从其作品中读出一种书写背后的时间与空间的真实性。任何矫情与作伪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遮掩,任何非创作者主体性因素在艺术真实尺度面前显得多余与无力。这就是中国书法所重视的功力的光泽。如果说功力指向形的直接性,那么天然更是心性敞开后的秀地丽天。张秀已经从案头操持的困顿与疑惑中归向了功性双修的畅达与淡定。瑜伽功式的运动与冥想,不仅解放了她的肢体,也使书写沉浸在一片晶莹剔透若无所思的心境之中,使其书法有了更开阔的天地。

——徐本一《东湖一荷 素波千顷》

书法评论家们,用专业的眼光进行审视,几乎是英雄所见略同地认定:张秀的字是秀美、秀丽、秀雅、灵秀、娟秀、劲秀。说过来,说过去,不离一个秀字。难怪有人把张秀的字称之为秀体。可以这样说吧,张秀的字,是秀里见力度,秀里见气韵,秀里见古朴。她的字是一种清纯的秀、潇洒的秀。富有生命活力的秀。读她的字,得到的是静谧温馨的艺术享受。

——刘富道《张秀之秀》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楷书法
小小书法家
写经书法探微
张建书法艺术
浅谈文征明小楷书风的形成
萧索烂漫 缜密高古
诗书画苑
洪亮主编《历代名家校楷系列》16本出版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