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模型建构要突出过程设计

2014-05-22左祥胜纪文杰

物理教学探讨 2014年2期
关键词:轻杆轻绳物理模型

左祥胜 纪文杰

摘要:通过对2011年、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卷有关轻质量考题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只重视物理模型的应用,很少关注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比模型的应用更重要。本文通过对有关轻质量物体物理模型构建过程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发现物理问题,尝试物理模型建构,并利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健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模型;刚性物体;高考;轻质量;轻绳;轻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21-4

1 问题的提出

2011年、2012年江苏卷有两道以轻质模型为背景的考题(考题附后),试题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难,但考生在做题时困难之大、错误之多、得分之低可能出乎教师和命题者的意料。学生对轻绳、轻杆物理模型并不陌生,在物理课本和讲义中随处可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讲授有关物理模型时,往往是直接将有关结论告诉学生,很少告诉学生物理模型建立的过程。学生对为什么要引入某一物理模型以及任何来研究这一物理模型一无所知,只能凭感觉来答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感悟和升华,不能完全理解物理模型的本质,解题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是机械模仿。学生看到题目中“轻杆”、“轻绳”、“轻弹簧”的模型,第一反应可能是大量充斥的“轻杆与轻绳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之类的习题,而不会转换思维方式,以轻绳、轻杆为研究对象,从力和能量角度来具体分析并理解轻质量物体模型。

摘要:通过对2011年、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卷有关轻质量考题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只重视物理模型的应用,很少关注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比模型的应用更重要。本文通过对有关轻质量物体物理模型构建过程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发现物理问题,尝试物理模型建构,并利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健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模型;刚性物体;高考;轻质量;轻绳;轻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21-4

1 问题的提出

2011年、2012年江苏卷有两道以轻质模型为背景的考题(考题附后),试题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难,但考生在做题时困难之大、错误之多、得分之低可能出乎教师和命题者的意料。学生对轻绳、轻杆物理模型并不陌生,在物理课本和讲义中随处可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讲授有关物理模型时,往往是直接将有关结论告诉学生,很少告诉学生物理模型建立的过程。学生对为什么要引入某一物理模型以及任何来研究这一物理模型一无所知,只能凭感觉来答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感悟和升华,不能完全理解物理模型的本质,解题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是机械模仿。学生看到题目中“轻杆”、“轻绳”、“轻弹簧”的模型,第一反应可能是大量充斥的“轻杆与轻绳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之类的习题,而不会转换思维方式,以轻绳、轻杆为研究对象,从力和能量角度来具体分析并理解轻质量物体模型。

摘要:通过对2011年、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卷有关轻质量考题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只重视物理模型的应用,很少关注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比模型的应用更重要。本文通过对有关轻质量物体物理模型构建过程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发现物理问题,尝试物理模型建构,并利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健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模型;刚性物体;高考;轻质量;轻绳;轻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21-4

1 问题的提出

2011年、2012年江苏卷有两道以轻质模型为背景的考题(考题附后),试题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难,但考生在做题时困难之大、错误之多、得分之低可能出乎教师和命题者的意料。学生对轻绳、轻杆物理模型并不陌生,在物理课本和讲义中随处可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讲授有关物理模型时,往往是直接将有关结论告诉学生,很少告诉学生物理模型建立的过程。学生对为什么要引入某一物理模型以及任何来研究这一物理模型一无所知,只能凭感觉来答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感悟和升华,不能完全理解物理模型的本质,解题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是机械模仿。学生看到题目中“轻杆”、“轻绳”、“轻弹簧”的模型,第一反应可能是大量充斥的“轻杆与轻绳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之类的习题,而不会转换思维方式,以轻绳、轻杆为研究对象,从力和能量角度来具体分析并理解轻质量物体模型。

猜你喜欢

轻杆轻绳物理模型
关于平衡状态轻杆受力情况题型的分析
审视绳系连接体教学中的两个困惑
关于轻杆上的力方向的思考
高三复习课中的“轻绳—小球”模型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策略
智能爬墙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
谈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2012江苏高考物理14题要点突破
——不计质量的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