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重复错误现象的探析
2014-05-19肖安庆李通风
肖安庆+李通风
重复错误是指生物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讲过多次,训练多次,学生在考试与练习中依然错误的现象。重复错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不少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
1 重复错误现象的成因
通过与学生们广泛交谈和备课组同事间的交流,发现重复错误的原因在两方面:① 主要是教师强调不足,讲解不到位;② 学生知识点没理解,课后未消化;习惯没养成,答题不规范;审题不严谨,思考不充分;题意没理解,解题没思路。其中,出在学生的问题是主要的,应是重点被关注的。
1.1 教师强调不足,讲解不到位
优秀教师不仅具有优秀的教学理念,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能够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难点的处理上只言片语、恰到好处,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类老师善于总结,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成绩普遍较好,出现重复错误现象极少。而出现重复错误现象较多的,则可能是那些课堂教学强调不足,讲解不到位的科任老师。他们或者教龄不长,经验不足,或者备课不成分,磨题不到位,或者职业倦怠,缺乏进取心。下面是一次备课组听课时某一“老”教师在新授课试题讲评时的一段处理。
【例1】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教师:“由图可知,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实线表示呼吸作用量。在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等于实线的y值与虚线的y值之和,与30℃时相等,故答案选A。光照相同时间,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看虚线的y值,25℃最大,积累有机物最多,B项错。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虚线和实线y值相加,25℃与35℃相等,C错。两线的交点表示净光合作用量等于呼吸作用量,D项错。”
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但其实迷茫不语。
课后,备课组评课活动中,在肯定该教师讲解“全面”的同时,有教师指出:“为什么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实线表示呼吸作用量?为什么不向学生解释判断依据,而只是‘由图可知简单带过。”确实,该类题的回答之所以学生重复错误,经常是因为不能辨别净光合作用与实际光合作用。教师如下处理该试题,效果也许会更好。
教师:“虚线是实际光合作用量还是净光合作用量?”
学生:“净光合作用量。”
教师:“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各种答案。
教师总结:“题干已经说明,测定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观察指标,CO2吸收量与释放量反映的是净光合作用量和呼吸作用量。”
通过以上几个问答,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净光合作用与总光合作用的区别,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1.2 知识点没理解,课后未消化
教学中,有这么一些学生,他们学习很刻苦,整天忙于做作业,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见识广,能够应付各种考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但事与愿违,他们的成绩与努力不成比例,学习处于中等或中下,当看到其他成绩好的同学轻轻松松地学习时,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究其原因,这与他们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不能够抓住知识点的实质,只满足于一知半解,然后就忙于做题,做题成为他们学习的核心内容。此外,这样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性格比较固执,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问题,不听教师劝告,坚持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只要试题稍微变化,他们就难以应付,出现重复错误的现象。
1.3 习惯没养成,答题不规范
教学中,也有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对基本知识掌握还可以,但每次考试下来,分数不高。问其原因,他说自己会做,就是不知道怎么扣分了。通过分析其试卷,这类学生的重复错误与其习惯没养成,答题不规范,缺乏答题技巧有很大关系。他们对自己重复错误的知识点不去归纳,放任自流。当再次碰到的时候,又过于自信,提起笔来直接书写答案,不会在草稿子上先分析,再作答,因此容易犯下一些低级错误,导致失分。如“线粒体”写成“细粒体”,“细胞膜”写成“Cell膜”,“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写成“促甲状腺释放激素”,“C5化合物”写成“碳五化合物”。又如当CO2浓度下降时,回答C5化合物含量增加的原因时,这类学生只回答“C5化合物的消耗速率减少”,而将“C5化合物的生成速率几乎不变”给省略掉。他们之所以会认为平时会做,但是在考试时就不知道怎么扣分的原因在于:平时课后的练习没有教师的批改,答题不规范自己也不知道,考试时教师会非常严格地改卷,问题就曝露出来了。所以,强调习惯养成,答题规范是这类学生增分的“利器”。
1.4 审题不严谨,思考不充分
教学中,有些试题会设置“陷阱”,学生如果审题不严谨,思考不充分,极容易造成重复错误的发生。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一些带有信息题的知识点,特别是遗传题。例如以下这类遗传题,就有学生容易犯这类错误。
【例2】 某家族的系谱图如图2所示,Ⅱ-2为患者。那么Ⅱ-1为该病携带者的概率是 。
初学者可能会算出Ⅱ-1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但是通过教师讲评,能够接受Ⅱ-1没有患病,应将患病概率的1/4去除的道理,很容易得到2/3的答案。但是重复犯错的学生,他们审题就不会很仔细,会一而再地得到1/2的答案。
1.5 题意没理解,解题没思路
教学中,学生题意没理解,解题没思路也是重复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类学生大多学习没有主动性,基础知识点掌握模糊,各个概念容易混淆,任凭教师如何讲解,不该错的题目还是要错。由于基础不好,他们学习缺少信心和耐心,也就不能理解试题的意思,做起题来也没有思路。为了“学习”,他们还是能够完成考试,但答案大多也是错误的,给教师造成一种重复错误的假象。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讲解是无效的,回归教材,回归基础知识才是出路。endprint
2 重复错误现象的纠错策略
2.1 加强磨课与磨题的备课组活动
到了中年后,一些教师已经评到了高级职称,没有多大的动力,表现为职业倦怠,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看,应该加强磨课与磨题的备课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可以定内容选择一些主要课程进行重点磨课,如选择细胞呼吸、光合作用、遗传的基本定律、染色体变异、神经调节等内容,每位教师分别先上课,然后全组教师评课。这一方式有利于各年龄段的教师对主干知识的处理,可以使“倦怠”的教师集体的力量下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在备课组活动加强磨题也是一种良好途径。备课组成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题,如高考题,在备课组活动中进行说题、议题和评题活动。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些试题时,就可以使课堂高效。
2.2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答题习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教师应该将规范答题纳入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强调规范答题也是增分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教师从自己教学进行反思,规范自己的解题习惯,不将自己的随意行为传递给到学生。像学生书写Cell膜等情况,大多是教师教学中就出现过的。
针对一些重复错误的知识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纠错工作。如叫学生拿出一本本子,专门做好自己学习过程中一些重复错误的一些试题,然后写上自己的体会。通过抄题、议题后,学生基本上对这类试题也就消化了。如果今后再复习时,效果会更好。
2.3 自主学习,回归教材
现在高考已经抛去了以往那种精英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一种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查的平民教育模式。其中,基础题为试卷的主体,能力题只是为了不同层次高校的选拨而设定的少部分“难题”。因此,正确解答基础题,回归教材巩固基础是避免重复错误的有效手段,也是这类学生尝试突破能力题的重要途径。
自主学习也是巩固基础、避免重复错误的主要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目的自主,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对一些重复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减少盲目听从导致理解不深刻的错误发生。此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
2.4 因材施教,逐一突破
高三复习是一个以复习课为主,学生归纳总结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要让学生在易错点上少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就应该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针对性地辅导。比如一些学生对“遗传的基本定律”一节内容和试题比较陌生,甚至害怕。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找到那些学生,通过交流,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将问题逐一“降解”,减少学生重复错误现象的发生。
生物教学中,学生出现重复错误现象,从积极的角度看,也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少点埋怨,多点理性思考,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找出自己重复错误的原因,及时地破解,少犯相同错误,化错误为突破口,将错误变成自己的学习资源与动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教育现象的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