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辐射合成小檗红碱的工艺研究

2014-05-17刘丽贤周东斌李卫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檗产率反应时间

刘丽贤,袁 晓,高 英,周东斌,李卫民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510006;2广州牌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000;3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广州510006

小檗碱(Berberine,BBR)与小檗红碱为异喹啉生物碱,均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降压、抗心律等作用[1,2]。此外,BBR 还具有降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药理活性[1],但因溶解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制约其临床应用。BBR结构中不存在制备前药的“抓手”,如羟基(-OH)、羧基(-COOH)等基团,而高温下小檗碱(C9-CH3)易脱甲基生成小檗红碱(C9-OH)。为此,小檗碱C-9位的修饰,大部分以小檗红碱为中间体进一步衍生,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 HIV 等多种活性[3,4]。

目前,小檗红碱传统合成方法是真空热解法。Jwasa K[3]将 BBR 在真空 190 °C 加热 15 min,粗品用乙醇/甲醇重结晶,产率69%;而 Hardik S[4]等,则反应1~2 h,粗品用氯仿/甲醇9∶1硅胶柱层析,产率90%。本课题组对上述反应方法进行重现,未经纯化,产率约为84%。

其次也有2篇微波法合成的报道。2002年,Das[5]等首次提出微波合成法,以氧化铝浴中微波反应5 min,收率98%。2010年,张明晓[6]等则直接将BBR放入微波炉中600W反应5 min。本课题组通过重现试验发现,按方法[6]即使反应1 h,BBR也基本不发生转化;而方法[5]的重现结果则是BBR受热十分不均,往往只有局部发生转化,或局部反应过剧而碳化,未能达到98%的收率。

由此可见,现时的微波合成法虽比真空热解法节能省时,但两种方法均存在受热不均、产物纯度低,产率低的问题。为此,本课题组创新选择高沸点稳定的极性介质DMF为溶剂,采用微波法合成小檗红碱,具有受热均匀,反应时间短,产物纯度、产率高,纯化方法简单等优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微电脑微波化学反应器WBFY-201(800W),有机合成装置,隔膜真空泵YH-700,X-5显微熔点测定仪,低温冷却循环泵DLSB-5/25(均购于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HITACHI高效液相色谱仪(含HITACHI 1110泵,1410紫外检测器,1210自动进样器);UV-1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Bio-Rad Merlin红外谱仪;Agilent 1100 LC/MSD系统;AVANCE-300超导核磁共振仪(德国BRUKER公司);分离纯化系统Dr Flash-S(江苏利穗科技);PiPo-02大孔树脂(广州牌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酸小檗碱(BBR,96%);小檗红碱对照品(自制,≥98%);N,N-二甲基甲酰胺(DMF,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

1.2.1 反应原理

1.2.2 实验步骤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料液比为1∶25(g∶mL)的BBR和DMF,数颗沸石,回流冷凝,在400 W 微波辐射下,反应15 min。取出反应瓶,趁热加入1.5倍水稀释冷却,冷藏过夜,使析晶完全,抽滤,干燥,得红色针晶,收率约72%;滤液另以PiPo-02大孔树脂柱分离,依次用 40%、45%、50%、55%、60%、65%及70%甲醇洗脱,收集70%甲醇洗脱部位,浓缩,得红色针晶,收率约21%;产品总收率约93%,纯度≥98%。

1.2.3 单因素实验

1.2.3.1 反应功率的考察

在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数颗沸石,小檗碱100mg(0.27mmol),DMF 5mL,即料液比为1∶50(g∶mL),分别在 240、400、640、800 W 微波辐射下,回流冷凝15 min,反应重复3 次,按“1.2.6”项下计算产量及产率,取平均值。

1.2.3.2 料液比的考察

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数颗沸石,小檗碱1 g(2.69 mmol),分别加入 DMF 5、10、15、20、25、30、50 mL,400W 微波辐射下(即“1.2.3.1”项下的最佳反应功率),回流冷凝15 min,反应重复3次,按“1.2.6”项下计算产量及产率,取平均值。

1.2.3.3 反应时间的考察

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数颗沸石,小檗碱1 g(2.69 mmol),DMF25 mL,即“1.2.3.2”项下的最佳料液比1∶25(g∶mL),400W 微波辐射下,回流冷凝,分别反应 5、10、15、20、25、30 min,反应重复 3次,按“1.2.6”项下计算产量及产率,取平均值。

1.2.4 HPLC分析条件及方法学考察

1.2.4.1 色谱条件

YMC-Pack ODS-AQ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水溶液(25∶75);柱温:30°C;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65 nm。在此条件下,小檗碱与小檗红碱的色谱峰可达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对照品、反应物HPLC色谱图见图1。

1.2.4.2 对照品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小檗碱及小檗红碱对照品25.0 mg置于200 mL量瓶中,以甲醇定容,配成浓度为0.125 μg/μL 的对照品液。

1.2.4.3 供试品的制备

①100 mg BBR反应液:往反应液加入适量甲醇,超声溶解,补加甲醇定容至20 mL,摇匀,吸取5 mL转移至200 mL量瓶定容,摇匀,即得。②1 g BBR反应液:往反应液加入适量甲醇,超声溶解,补加甲醇定容至200 mL,摇匀,吸取5 mL转移至200 mL量瓶定容,摇匀,即得。

1.2.4.4 标准曲线制备

吸取小檗红碱对照品 2、4、6、8、10 μL 进样,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1.2.4.5 精密度试验

取小檗红碱对照品,进样6μL,连续6次,测定小檗碱与小檗红碱峰面积,计算RSD。

1.2.4.6 稳定性试验

取檗红碱对照品,在 0、2、4、8、16、24、48 h,分别进样6μL,测定小檗红碱峰面积,计算RSD。

1.2.4.7 重复性试验

投料小檗碱 1 g,按“1.2.2”项下方法反应及“1.2.4.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6 份,进样6 μL,测定峰面积计算小檗红碱含量,计算RSD。

1.2.4.8 样品含量测定

反应液按“1.2.4.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6μL。按标准曲线法以峰面积计算小檗红碱的含量。

1.2.5 结构鉴定

对纯化产品采用 UV、IR 、ESI-MS、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

1.2.6 产率的计算

产物产率y=产品实际质量/产品理论质量×100%

式中:产品实际质量按“1.2.4.8”项下方法测定;产品理论质量=(W×96% ×M1)/M2,W为小檗碱投料量,M1、M2分别为小檗红碱、小檗碱的摩尔质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实验

2.1.1 辐射功率对产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产率逐渐提高,增到400 W达最大,后产率逐渐下降,故选用400 W功率辐射。

表1 微波辐射功率对产率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microwave power on yield of berberrubine

2.1.2 料液比对产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DMF溶剂量的增大,产率逐渐提高,增到 BBR∶DMF=1∶25(g∶mL)达最大,后产率基本平稳,这是因为BBR在该比例的热DMF中可完全溶解,故选用料液比1∶25(g∶mL)反应。

2.1.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产率逐渐提高,辐射15 min时产率达最大,而后产率趋于稳定。这是由于反应已基本达到平衡所致,故选用辐射15 min为宜。

表2 料液比对产率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the solid-liquid ratio on yield of berberrubine

表3 微波辐射时间对产率的影响Table 3 Effectofmicrowave radiation time on yield ofberberrubine

2.2 与真空热解法的比较

按文献[4]操作,并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见,当反应时间为1 h时,基本稳定,最高产率为83.9%,而微波法最高产率是98.4%,反应时间为15 min,与真空热解法相比,微波法产率提高近15%,反应时间缩短近4倍。

表4 真空热解时间对产率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vacuum pyrolysis time on yield of berberrubine

2.3 HPLC分析及方法学考察结果

2.3.1 对照品及反应物的HPLC图

图1 小檗碱(A)、自制小檗红碱对照品(B)及反应物(C)的 HPLC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berberine standard(A),internal berberrubine standard(B)and the crude reaction product(C)

2.3.2 标准曲线制备

小檗红碱回归方程:y=3887678.8x-21327.3,r=0.9999,线性范围为0.253 μg~1.254 μg。

2.3.3 精密度试验

以峰面积计算,小檗红碱RSD为0.68%,表明精密性良好。

2.3.4 稳定性试验

以峰面积计算,小檗红碱的 RSD为2.44%,表明它们在48 h内稳定。

2.3.5 重复性试验

含量计算小檗红碱平均 RSD分别为1.40%,表明重现性好。

2.4 结构表征

小檗红碱 红色针晶(MeOH);mp.280.3 ~281.5℃;UV(MeOH)λmax232,271,351,440 nm;IR(KBr)νmax3408(s,-OH),1250 cm–1(vs,C-O);ESIMS m/z 322.2 [M-Cl]+(calcd for C19H16NO4,322.2);1H NMR(CDCl3,300 MHz)δ:7.35(1H,s,H-1),6.76(1H,s,H-4),3.04(1H,t,J=5.8 Hz,H-5),4.53(1H,t,J=5.8 Hz,H-6),9.20(1H,s,H-8),6.83(1H,d,J=9.1 Hz,H-11),7.46(1H,d,J=9.1 Hz,H-12),7.97(1H,s,H-13),5.95(1H,s,H-15),3.81(1H,s,H-16);13C NMR(CDCl3,75 MHz)δ:106.27(C-1),121.81(C-1a),151.42(C-2),149.97(C-3),109.14(C-4),131.16(C-4a),57.04(C-6),143.72(C-8),134.21(C-8a),147.84(C-9),147.84(C-10),120.21(C-11),123.21(C-12),131.16(C-12a),124.22(C-13),136.23(C-14),103.68(C-15),55.94(C-16);与文献[5,7]基本一致。

3 讨论

小檗红碱的合成一直以真空热解法为主,由于真空热解法,是固体直接反应,易受热不均,产物纯度较低,重现试验收率80%左右。而应用微波合成法的研究报道仅有两篇[5,6]。本课题组对微波法的两篇文献也进行了重现试验,按文献[6]操作,BBR直接微波5 min后,根本没发生转化,即使延长时间也不能顺利转化;按文献[5],加入氧化铝做热传导介质后,反应5 min也只有极少量的BBR发生转化;延长反应时间至10 min,局部BBR发生转化;而反应15 min则有碳化现象,存在很明显的受热不均的问题。

由于BBR转化小檗红碱的临界温度在160℃左右,而微波辐射在极性介质中效率高,为此本课题组选用高沸点稳定的极性溶剂DMF作为反应介质,进行辐射反应。本课题组也曾尝试以低成本的水作为溶剂,但发现以水为介质并不能达到热解温度,BBR不转化。另外,也尝试了以DMSO为溶剂,但反应液产物复杂,可能因DMSO高温下易分解所致。

4 结论

本文首次以DMF为反应介质微波合成小檗红碱,较系统地考察了反应功率、反应时间、料液比三个影响因素,并与传统的真空热解法进行了比较,相对于真空热解法而言,微波法具有快速、节能、产率高的优点,为制备小檗红碱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

1 Li B(李波),Zhu WL(朱维良),Chen KX(陈凯先).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erberine and its derivatives.Acta Pharmacol Sin(药学学报),2008,43:773-787.

2 Yang Y(杨勇),Lei ZY(雷志英),Zhou XG(周细国),et al.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berberrubine.Prog Mod Biomed(现代医学生物进展),2013,13:977-979.

3 Kim SH,Lee SJ,Lee JH,et al.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9-O-acyl-and 9-O-alkylberberrubine derivatives.Planta Med,2002,68:277-281.

4 Bodiwala HS,Sabde S,Mitra D,etal.Synthesis of9-substituted derivatives of berberine as anti-HIV agents.Eur J Med Chem,2011,46:1045-1049.

5 Das B,Srinivas K.Conversion of Berberine into berberrubine by selective demethylation undermicrowave irradiation.Synth Commun,2002,32:3027-3029.

6 Zhang XM(张明晓),Li C(李聪),Zheng J(郑静),et al.Microwave synthesi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9-alkoxy-berberine derivatives.CCS·The Thir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ganic Synthetic Chemistry and Process(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2010-10-18.

7 Lv DX(吕道锡).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from berberis agricola ahrendt.Chongqing:Southwest University(西南大学),PhD.2007.

猜你喜欢

小檗产率反应时间
污水厂污泥产率随季节变化研究
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CeCl3和CeO2对松木屑的催化热解作用研究
贵州野生小檗属植物土壤与植株微量元素相关性及富集特征
原煤深度解离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黄芩苷-小檗碱复合物的形成规律
除有机物除磷系统中好氧反应时间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