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的易读性评价

2014-05-16卢水林郭苏颖

关键词:人情味英语教材趣味性

卢水林,郭苏颖

(闽南师范大学 外语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一、引言

国内外在教材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上面。Sheldon[1]提出以定性的方式就理论性、易读性、选材与排序等17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评价。程晓堂(2012)、方红峰(2003)、何安平(2001)等提到教材难度的把握问题,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很具体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手段。本研究将运用英文易读性公式,对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进行评价。

中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主张教材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尽可能多样化,即所谓“一纲多本”,一个教学大纲,有不同特色、不同品种的教材,供不同地区使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教材逐渐呈现多元化,教材内容逐步贴近时代,但是如何评价和选择英语教材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合理地使用教材必须基于对教材的科学评价,科学的评价方法往往是采取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通过一定程度的量化描述来反映教材的真实面目[2]。英语教材材料难度更需要一个比较客观、量化的标准来评价。

二、易读性的相关研究

(一)易读性性及其公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了英文易读性的研究。易读性(readability1)指文本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和性质,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难度”。Dale和Chall[3]指出,易读性是影响读者成功阅读材料的因素,成功阅读指读者能以最快的速度理解文本。国际上公认的弗雷奇(R.Flesch)的易读性公式,用来估量读者阅读和理解能否成功的一种测量方法。

易读性全称“Flesch易读性公式”(Flesch Readability Formula)。弗雷奇(Flesch)易读性测量[4]包括两个公式:阅读易读性公式、人情味公式。阅读易读性公式如下:R.E=206.835-0.846 wl-1.015sl(此处R.E.=易读性的分数,wl=每100字的音节数,sl=每一个句子中的平均字数)。R.E.全称为Reading Ease score,指的是易读性分数,所得分数在0~100之间,如表1所示。

易读性的参考量表分为七个等级,分数从高到低,代表着从非常容易到非常难。分数高,说明易读性小,阅读材料简单。例如:易读性分数在60-70,表明阅读材料难度一般,这一类比较典型的阅读材料是Digest,读者需要达到7年级或者8年级水平,而能有阅读这种材料能力的人在美国成年人中的比例为75%。

表1 易读度参考量表

除此之外,弗雷奇公式还包括人情味公式和量表,即H.I.(Human Interest)(人情味)=3.635pw+0.314ps。此处H.I.=人情味的分数,pw=每100字中的人称词数目,ps=每100句子中的人称词数目。得分在0~100之间,得分越高文章越有趣(表2)。目前,人情味公式大多用在新闻题体裁的文章中,较少运用在教材评估这方面。

表2 人情味量表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Flesch(1949)出版的《易读性作品的艺术》(The Art ofReadableWriting)一书中推出了易读性公式,通过计算影响文章的音节、词汇和句法长度来得出文章难度,除此之外还包括了相应人情味(通常所说的趣味性)的计算公式。Miller[5]在对比大学教材和阅读文本是否符合学生输入需求时,也将易读性(采用Flesch易读性公式)作为其中一个量化的参考标准。Alderson[6]认为易读性是能够影响阅读本质的一个变量因素,在他的著作《阅读测试》(Assessing Reading)中也指出研究者在过去已长时间地关注如何识别文本可读性的特点,尽可能地符合阅读者的身份。Kasule[7]探讨了关于文本易读性和二语学习者两者相关性,认为教师如果能提高对文本易读性方面的认识,可以有助于学习者阅读能力发展的需要。

国内很多学者对易读性公式用于教学也进行了研究,如辜向东、关晓仙[8]探究了大学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和四、六级考试中阅读材料的易读性。邓微波[9]使用Flesch易读公式测定新、旧《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的读写教程难易度,作为分析教材优、缺点的一个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对教材的易读性调查大多倾向于大学教材及英语考试中篇章部分的内容效度。辜向东[10]在分析改革后CET听力语篇效度时将易读性作为一个参考因素。随着新课标的制定,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不断从新的视角出发,阅读材料也逐步贴近生活获得了众多教师的赞许,但高中英语教材易读性情况如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

三、人教社高中教材的易读性评价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易读性公式对人教社高中教材(NSEFC)必修1至必修5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探讨如下问题:(1)必修教材阅读文本的易读性如何?阅读材料的难易度和趣味性是否相关?(2)单元阅读材料是否遵循从易到难原则?

为了体现不同年段教材的易读性,选择高一年段的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和高二年段的必修5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分为以下3个步骤:第1步,统计出教材每单元阅读部分每100词的音节数和每个句子的平均词数;第2步,将计算结果代入Flesch易读性公式,得出此阅读材料的易读性;第3步,对照Flesch阅读能力量表确定课文的难度等级。

(二)人教社英语教材的易读性评价

将每一必修册的单元阅读部分的电子文档整理出来后,通过MicrosoftOffice的word文档统计了单词和句子总数,并且转换成音标后,统计了音节,之后根据上述步骤,得出易读性指数。得出表3数据。

表3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和必修5单元阅读易读值

根据表3,依照弗雷奇易读性量表,可知其必修1、必修2和必修3整体阅读水平保持在较容易,阅读等级相当于第6级,必修4阅读部分处于第7级标准阶段,必修5课本里阅读文本难度则属于容易,相当阅读等级第五级。

表4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2、3、4、5单元阅读易读值曲线图

束定芳[11]指出,外语教材编写的难度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将表3的相关数据输入excel生成表4。从表4看,每本必修教材的阅读篇章难易度主要在50到90之间,即较难到容易之间,整体上体现出由易到难的趋势,也符合中学生学习的规律。

因必修5教材是教材必修内的最后一册,内容也比之前丰富很多,故选取必修5作为人情味计算的样本,计算出每100词的人称数、每100个句子中的人称数,将前两步计算所得的数据代人Flesch的人情味公式,即 H.I.=3.635pw+0.314ps=3.635pw+0.314ps,得出表5数据。

表5 必修5每个单元Reading部分的人情味

从表5和表1中可以看出必修5中单元1、单元2和单元3文章风格属于非常有趣,单元4的文章风格是生动的,单元5则是有趣的。单元4的Reading部分是采取剧情对话的形式,学生反映普遍觉得生动有趣。而单元5的文本侧重的是描述急救措施的,文体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生动性不如前面的几个单元。

为了探究NSEFC阅读难度和文章趣味性是否相关,用SPSS计算必修5易读性和趣味性相关系数,得出表6。根据表6,也不难发现,两者相关性系数为负数且绝对值接近1(绝对值越小表明相关性越弱,这里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显著性为0.725在0.4到0.75之间(数值小于0.4显著性是弱相关,数值在0.4-0.75中间弱中等相关,数值大于0.75为强相关),说明人情味和易读性呈现负相关,显著性不强。可见,文章的趣味性和易读性相关不是特别大,阅读起来可能比较难的文章,趣味性不一定就很高,而比较有趣的文章,文章易读性可能不高。

表6 人情味和易读性相关性

(三)讨论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教材每一册的易读性相当,大致处于容易、标准和较容易之间,符合学生难度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表4的易度值曲线排列,发现每个单元难易度在60到80之间(即标准和简单之间)波动起伏,可见不同单元的阅读文本的难度差异稍有显著,文章难易程度在单元分布上有待改善。通过计算高中英语教材必修5单元阅读部分易读性和人情味指数,结合表5和表6发现文章的趣味性和难度相关性呈负相关,且显著性不强。

四、结语

上述研究表明,教材的编者对高中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把握得比较一致,没有太大的波动,比较均衡,此教材的阅读文本较好地遵循了易读性原则。但不同单元的阅读文本排列顺序存在不足,依照循序渐进的教材编写原则,每单元的阅读文本易读性指数曲线应是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接收文章的难度不断加大。此外,研究发现,文章难度和趣味性的相关性不是很显著,说明难度大的不一定趣味性就低。易读性公式量表能很好地对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的难度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在教授相关课文时候,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将文章的难易度和趣味性不同地结合起来。

对中学英语教材进行易读性评价,可以很好地弥补教材评价过程中缺乏客观量化标准的不足,有助于教师更加科学、有效地评价和选择教材,推进高中英语教材评价体系的完善。今后可以在此基础上,综合多种调查研究方式,计算出更符合学生实际难度需求的易读性文章,在外语阅读测试与教材评价中广泛运用。

[1]Sheldon L E.Evaluating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J].ELT journal,1988,42(4):237-246.

[2]何安平.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Dale E,&Chall J S.A formula for Predicting Readability[J].Educational research bulletin,1948:11-28.

[4]FleschR.TheArtofReadableWriting[M].New York:Harper,1949.

[5]Miller D.ESL reading textbooks vs.university textbooks:Are we givingour students the input theymay need?[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1,10(1):32-46.

[6]Alderson J C.Assessing Read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7]Kasule D.Textbook readability and ESL learners[J].Reading&Writing,2011,2(1):63-76.

[8]辜向东,关晓仙.CET阅读测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材易读性抽样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39-42.

[9]邓微波.新老《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对比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23(1):118-121.

[10]辜向东,李亚果.改革后CET听力测试语篇输入与预期回答任务特征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4):71-74.

[11]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

【责任编辑 王凤娥】

猜你喜欢

人情味英语教材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充满人情味的雅量
人情味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人情味与人情风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