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05-15何钢何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何钢 何明

摘要:为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特征,采用专家调查、德尔菲、实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53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评。研究表明: 1) 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指标包括高翻、30 s摔布人、400 m、10 s过头翻、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6个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5、0.23、0.21、0.14、0.09和0.08;2)构建的不同体重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标准,能反映出运动员整体运动素质发展水平及不同运动素质构成要素发展水平,可为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发展水平提供数量化依据。

关键词: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2-0086-05

Abstract:To study the physical quality profile of elite Chinese female wrestlers, this paper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physical quality indexes of 53 female wrestle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corresponding typical evaluation indexes are as follows:high-turn, 30s wrestling cloth, 400m, 10s head-kip, standing long jump and pull-ups; the weights were 0.25,0.23,0.21,0.14,0.09 and 0.08; 2) The percent digits method,the making of various body weight rank disperses the athletes movement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which could well reflect dispersed of the athletes proper motion quality level, and provide qua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wrestlers physical quality.

Key words: female wrestler; physical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1.Division of Student Affairs,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 Nanjing 210046,China;2.Shandong Sports Science Center,Jinan 250002,China雅典奥运会后,国际摔跤联合会为进一步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对竞赛规则做出重大改革,运动员若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天内必须要连续参加4~5场比赛,只有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才能适应国际大赛的要求,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运动素质水平,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发展前景。但从新规则实施后我国女子摔跤体能科研现状来看,关于运动素质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进行测评,旨在深入揭示摔跤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特征,为运动员体能诊断、训练以及比赛提供助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备战伦敦奥运会的中国自由式女子摔跤集训队和部分在北京体育大学摔跤训练基地试训的现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国际级健将13名,国家级健将1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22名,共计53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1.66±2.77)岁、训练年限(8.05±1.56)年、身高(165.82±2.31)cm、体重(64.07±8.08)kg。

1.2研究方法

1.2.1专家调查法

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家女子摔跤集训队教练员和科研人员进行访谈,重点对运动素质测试指标的甄选与评定等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1.2.2德尔菲法

运用德尔菲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专家咨询表,分别对16位专家(国家女子摔跤集训队和部分省市摔跤队教练)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建议,将每一轮同意率低于50%的指标予以剔除,最终保留了卧推、100 m和15 s摔布人等16项指标。

1.2.3实验法

在制定好测试方案的基础上,于2012年1月对53名队员进行运动素质测试。测试前,对测试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进行了预测验,以达到熟练统一的操作要求。

1.2.4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中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主要运用SPSS17.0进行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平均数等数据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运动素质指标测试结果

在众多的素质指标中,结合摔跤项目特征,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16项指标,分别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进行测试。相关测试结果见表1。

2.2运动素质的结构特征

首先,遵循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进行了球型检验(KMO)。从表2可见,运动素质指标之间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768,球形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由表3可知,根据特征值和方差百分比确定6个主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79.327%,概括了原始数据的绝大多数信息。由表4可见,采用方差极大法(Varimax)进行正交旋转得出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主因子指标分别由高翻、卧推、握力和抱蹲构成;第二主因子指标由15 s、30 s摔布人和10 s立卧撑构成;第三主因子为400 m、800 m和1500 m;第四主因子为10 s过头翻、15 s防抱腿和15 s徒手抱腿三项指标构成;第五主因子为立定跳远和100 m;第六主因子为引体向上独立构成。

2.3运动素质的典型评价指标

2.3.1最大肌力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

第一主因子构成的指标主要反映身体不同部位的最大肌力和挺伸爆发式发力的能力,命名为最大肌力因子。有研究表明,目前世界女子摔跤主要发展趋势表现在:在不断发展力量的基础上,速度越来越快,对把位的争夺和控制力越来越强。因为,摔跤大部分技术的最后获胜环节主要依靠挺伸爆发式发力,在施力环节中包括提抱和翻转等技术动作,对运动员躯干部位伸肌的大小和动员速率要求较高。高翻在第一主因子中因子载荷最高,同时,该动作主要反映运动员的整体爆发力量和躯干伸肌肌群力量,故选其为最大肌力评价指标。

2.3.2专项力量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

第二主因子包括15 s、30 s摔布人和10 s立卧撑3项指标,主要反映摔跤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该因子在素质结构中排在第二位,其贡献率为17.668%,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专项力量的重要性地位。15 s、30 s摔布人分别反映摔跤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水平,10 s立卧撑反映运动员的灵敏协调能力。从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因子载荷来看,30 s摔布人与其他两项指标显著相关,同时该指标的因子载荷最高(0.939)。因此,确定30 s摔布人指标作为专项力量评价指标。

2.3.3速度耐力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

第三主因子包括400 m、800 m和1500 m三项竞赛指标。400 m跑是一项典型的速度耐力指标,800 m指标的平均时间约为2 min 51 s,比一局摔跤比赛时间略长(2 min+30 s),是一项反映运动员在无氧、有氧混合供能状况下的运动指标。此外,1500 m的时间由于与一场比赛6 min的时间相接近。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这3项指标属于摔跤专项的速度耐力项目,故因子命名为速度耐力因子。这几项指标的提高可为摔跤专项素质训练奠定良好的耐力素质基础。然而,从这3项指标的相关系数来看,400 m与1500 m和800 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和0.48,相关性显著,同时400 m在因子载荷最高(0.842)。基于此,速度耐力因子确定400 m跑为典型评价指标。

2.3.4灵敏协调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

第四主因子分别为10 s过头翻、15 s防抱腿和15 s徒手抱腿,反映运动员的灵敏协调能力,命名为灵敏协调因子。已有研究指出:10 s过头翻对运动员颈、腰、背及腿部肌肉力量要求都较高,同时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好的肩部、腰、背、髋部柔韧性,是灵敏、柔韧和协调素质在摔跤专项运动上的直接体现。而后两个指标则突出反映运动员快速完成各种进攻、防守技术的快速起动和大幅度移动身体重心的快速应变能力。从相关系数来看,10 s过头翻的因子载荷最高(0.859),故选其为灵敏协调典型评价指标。

2.3.5爆发力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

第五主成分的爆发力因子是由立定跳远与100 m测试项目组成。立定跳远是一项全身性爆发力的检测指标,100 m是反映速度的重要指标。从相关系数来看,本因子中立定跳远因子载荷最高(0.883),故被选为典型评价指标。

2.3.6力量耐力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

力量耐力因子为第六主成分,是由引体向上独立组成。在引体向上测试中没有很好的相对力量水平、肌肉收缩的速度耐力和手臂持久抓握能力,运动员是很难在此指标上有很好的表现。而实践证明,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相比,这种能力十分突出。故选取引体向上作为评价女子摔跤运动员力量耐力第六典型指标。

综上所述,本研究最后选取高翻、30 s摔布人、400 m、10 s过头翻、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6项典型评价指标。

2.4运动素质评价标准的构建

在构建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标准中,本研究在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典型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的基础上(见表5),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权重来确定各典型指标的权重系数。首先,按运动员的实测数据单项评价标准进行评分;其次,再按它的权重系数乘以它的每个指标分数;最后,将各个分数相加得到综合评分标准。具体方法如下:

(1)分别找出所测各级别优秀运动员各单项成绩的P10、P30、P70和P90百分位点。

(2)划分不同的成绩区间(P10以下、P10~P30、P30~P70、P70~P90和P90以上)。

(3)根据不同区间界定不同等级,分别为五、四、三、二、一。

(4)用R 型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出初始因子矩阵。由于初始因子矩阵中的因子aij 是第i 个指标和第j 个主成分的相关系数,因而可以根据各指标的因子载荷的大小来确定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结果为: a1=0.25, a2=0.23, a3=0.21, a4=0.14, a5=0.09, a6=0.08。各指标等级对应的得分遵循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100:80:60:40:20的原则。由于400 m属于低优指标,因此其最高等级及对应的得分位于P10处,最低等级及对应得分位于P90处。女子摔跤各级别运动员各等级对应得分的比例分配见表5。

(5)根据上述四个步骤,确定我国不同级别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分表(见表6)。

2.5综合评价标准样本内回代检验

为验证评价标准制订的准确度,结合所有运动员的各成分典型指标测试数据进行样本内回代检验,具体检验方法如下:

第一步:对每位运动员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第二步:从运动员客观测试标准中逐项查到其相应的分数;

第三步:将每一项分数乘以该项指标的权重后,对其分数相加得到综合得分,并依据综合得分查到相应的评价等级。全样本整理后的频数分布见表8。

运动素质评价体系必须能深刻反映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水平并能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水平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对被试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进行回代检验,卡方检验结果(表8)显示,健将及以上级别运动员与一级运动员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本研究确定的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代表性,可为现阶段女子摔跤运动素质发展水平提供数量化依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采用德尔菲法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高翻、30 s摔布人、400 m、10 s过头翻、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6项女子摔跤运动员素质典型评价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5、0.23、0.21、0.14、0.09和0.08。

3.1.2以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实测数据为依据,按照百分位数法制定出了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回代检验显示,综合评价标准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不同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上的差异。

3.2建议

3.2.1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组,以其各指标的测试数据作为构建运动素质标准的基本依据,因此,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评价对象的基本条件。该标准适用于国家队或省队女子摔跤运动员选拔时对运动素质的评价过程,至于摔跤运动员的初级选材则不宜采取。

3.2.2关于运动员选拔所涉及的形态、机能以及运动素质的其他内容等若干方面的评价标准构建,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曾凡辉,王路德,邢文华,等. 运动员科学选材[M] .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许奎元.国家女子摔跤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备战形势分析以及应对策略与创新规划[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4):42-43.

[3]阎建辉,景文,朱富山.影响摔跤比赛动作成功率的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6,32(12):58-59.

[4]何强.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特点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12-115.

[5]王路德.用R型因子分析法计算综合评价的权重[J].湖北体育科技,1991,42(1):65-70.

[6]祁国鹰,张路,黄凤娟,等.体育统计应用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课证岗赛”相融合下的教学方式探析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