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与监控研究
2014-05-15刘书芳钟少亭杜鹏远
刘书芳 钟少亭 杜鹏远
摘要:在广东省女子400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运用Hb、CK、T指标进行监测,探讨其独特的“平台+模块”训练特征。认为,广东省女子400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在突出个性化训练的基础上,同时能注重速度训练和一般耐力训练,强调专项耐力的实战性,重视速度耐力训练,取得较好效果。运用Hb、CK、T指标进行监测,能够较好反馈训练效果,发掘运动员的最大潜能,并可防止过度训练的发生。
关键词:赛前训练;训练监控;女子400米跑;第12届全运会
中图分类号:G80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2-0091-04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game training for 400 m female runn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monitored the indexes of Hb、CK and T, the authors want to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unique “platform + module” training. The pregame training of womens 400 m in Guangdong province when preparing for the 12th National Games, i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focusing on speed and general endurance training;emphasizing real game scenarios in event specific endurance training;valuing speed and endurance training;and on the basis of highlighting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The indexes can nicely reflected the training effects, exert the potentials of the runners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over training.
Key words:pregame training; training monitoring; womens 400 m;the 12th National Games
1.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 2.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ort,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 3.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女子400米跑是距离最长、难度最大的女子短跑项目,它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技术、身体素质、体力分配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它特别强调女子运动员必须有快速奔跑能力、良好的速度耐力和极强的肌肉快速力量(爆发力、启动力、反应力量),对速度及速度耐力的要求相对较高。我国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1]。要想迅速提高我国女子400米跑成绩,在学习和研究国际先进训练理论与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完善的赛前运动训练监控体系[2]。通过建立运动员机能状况评定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为训练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运动员在赛前恢复到最佳竞技状态。
第12届全运会广东省女子田径400米赛前训练中,教练员勇于创新,改变以往的训练思路,大胆将“板块训练理论”运动用到实践中去。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针对性、专项训练为主要方向,突出训练的个性化。目前“小周期”和“板块理论”等训练理念在国内外研究的相对较少,如何选择常用的监控指标进行合理监控更为少见。本研究将以广东省女子400米跑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其赛前训练及监控为主要内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期望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400米跑赛前训练监控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女子400米跑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如表1),运动员级别均为运动健将,实验前均未有影响训练的运动损伤情况。
1.2研究方法
1.2.1 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方法
1.2.2样本的采集
样本采集于运动员赛前训练6周时间,静脉采血,第一次采血为训练第1周周一,其余采血时间为每周五清晨6:30-7:00,共采血7次。
1.2.3测试指标及方法、仪器和试剂
血红蛋白(Hb) :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标准液(上海市医学化验所);XK-Ⅱ型血红蛋白仪(江苏)。
血清睾酮(T):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睾酮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XH-6010γ放射免疫计数仪(XH-6010型 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血清肌酸激酶(CK):用酶动力学法测定;肌酸激酶试剂盒(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EPPENDORF ECOM-F61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用Microsoft Excel对各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一,t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我国专家余维力等提出,短跑项目赛前训练的时间一般为4~6周;过家兴等也提出,短跑赛前训练的时间平均为39.5天。广东省田径队女子400米跑教练员根据现行赛制要求,在“小周期”和“板块训练理论”指导下[3],摸索并形成了一套赛前训练强化模式。把赛前6周作为赛前训练,每周分为2个训练板块,共计12个训练板块。其中每周的第1个板块为集中针对性训练,主要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每周的第2个板块为分散个体性训练,主要发展运动员的“薄弱能力”。
板块中安排了7个集中针对性训练板块和5个分散个体性训练板块(考虑到体能状况的恢复,第1周只安排了几种针对性训练板块)。集中针对性板块训练安排如下:第1、2周进行消除乳酸能力的板块训练;3、4周进行耐受乳酸能力的板块训练;第5、6周进行消除乳酸能力的板块训练。速度训练的安排一直贯穿于整个赛前训练中。
2.1Hb监测结果(表5)
从检测结果来看,运动员整个赛前训练的Hb值较为稳定,第6周与第1周测试结果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反映出赛前 6周的“板块式”训练负荷安排基本稳定,各周检测结果均与训练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温××的Hb值在第2、3、4周持续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到1.0 g/l,表明机体对负荷的增加有所不适,出现疲劳的迹象。第4周的测试结果引起教练的注意,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营养补充,第5周Hb值有所回升,表明身体对运动量适应,是机能改善和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在第6周时有所回升,但尚未达到本人的峰值水平,说明该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并非最佳状态。其他的运动员Hb值平稳,且第6周较训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身体机能为最佳比赛状态。
2.2CK监测结果(表6)
监测结果的标准差相对于其他指标的标准差比较大,最大的是第2周100.97,最小的是第6周为12.77。一方面说明了运动员身体条件不完全一致,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发展运动员“薄弱素质”期间,采用了不同的分散个体性板块训练的结果。如陈××相对于其他运动员的CK值较高,是由于分散个体性板块中的训练,主要是发展她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乳酸能),引起平均训练负荷强度提高对机体刺激增强。运动员第6周与训练前测试结果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P=0.001),说明运动员总体上进入良好状态,训练负荷的设计有利于运动员调整、恢复和参加比赛。
2.3T监测结果(表7)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血清睾酮值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这与谢敏豪[4]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血清睾酮值高度相关。谢敏豪统计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项目不同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者血睾酮平均值高于低水平者,部分差异存在显著性。本次研究的5个对象中,血睾酮的差异较大,最高平均59.64 ng/dl,最低平均值为36.11 ng/dl。第3周T值达到最低平均值,说明第3周安排的乳酸耐受力板块训练对机体产生了较大影响,而第6周与第1周检测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其中4人的血睾酮在第6周都有不同幅度上升趋势,最高陈静×达到66.1 ng/dl。这与其12运会上的表现相一致,取得了全运会女子400米亚军,女子4×400米接力的最后一棒,并取得冠军。本研究的5名运动员比赛成绩充分证明了高血清睾酮值可能与成绩存在高度相关性。而温××的测试结果显示为最低,最后在全运会上 的成绩也说明了这一点,没能达到最佳状态参加比赛。
3讨论
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计划与以往赛前训练计划比较,可以看出本次训练计划在一般耐力、专项耐力(混合供能)和速度训练方面比重有所减少,但在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乳酸能)方面的训练比重有所增加[4]。在发展各方面素质的训练手段上,变化也较大。
和国内一般的比赛有所不同,由于全运会比赛中运动员要参加400米跑单项和接力的预决赛,要求运动员在6天时间内完成4~8次的高强度比赛。针对以上情况结合以往国内外比赛经验,在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上紧密围绕专项,突出运动员耐受乳酸和消除乳酸能力训练。主要表现在一般耐力训练方面和以往训练安排负荷量相差不大,负荷强度有所提高,并采用高质量的变速跑、无氧阈强度的重复跑来发展一般耐力,主要解决运动员消除乳酸的能力。因为据文献报道,采用无氧阈强度的重复跑有利于提高机体缓冲系统的能力。
在专项耐力的训练安排上,增加了乳酸能训练的比例,降低了混合供能训练的比例。第12届全运会前的专项耐力训练更接近专项距离,以200~300米重复训练和间歇训练为重点[5],使专项耐力课无论是在供能特点、神经负担还是在技术、速度要求上都更趋于实战性。此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200米和300米跑时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较小,训练中能重复调动运动员的练习积极性,对提高训练质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速度耐力训练的安排,美国教练员温特认为,短跑训练主要是解决保持速度,使速度不至于下降的问题。德国娇兰元穆依勒认为,速度耐力比绝度速度更为重要[6],针对这一方面,速度耐力训练由原来的50米短距离跑变为150~200米较长距离的间歇跑。短距离的间歇跑训练对于400米跑运动员来说,不足以达到耐受乳酸的效果,采用150~200米较长距离的间歇训练,可以更好地发展400米跑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7]。另外对于400米跑运动员,速度耐力提高空间更大。
速度训练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训练手段上,训练安排上距离和练习次数有所减少,主要是为了提高速度训练的质量,明确发展磷酸原系统的目的。
从训练结果来看,广东省女子400米跑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以3分31秒21的成绩获得了4×400米接力跑冠军,陈静×获得全运会女子400米跑亚军,在随后2013年10月8日的第6届东亚运动会女子400米决赛中,陈静×又以53秒76的成绩获得冠军。这说明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合理有效,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对其训练进行指导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证明。
4结论与建议
4.1广东省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特征表现为保证速度和一般耐力的高质量;强调专项耐力的实战性;重视速度耐力训练。
4.2Hb、CK、T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反馈训练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发掘运动员潜能,并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为训练计划的实施与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4.3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运用不同的能力板块和负荷来指导高水平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黄毅,王宇红,等.高水平400m运动员有效训练负荷研究——兼论中美400m训练理念之异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991-993,996.
[2]何建伟.常用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建立的整体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5):11-14.
[3]倪峻葆,杨威.从运动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2):60-63.
[4]刘庆清.对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冬训期间组合训练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93-995.
[5]克莱德哈特,等.美国田径训练指南[M].刘江南,等编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49.
[6]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81.
[7]张建武.400m跑速度耐力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