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低年级学生学练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方法
2014-05-11吴俊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200433
吴俊 (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200433)
组织低年级学生学练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方法
吴俊 (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200433)
国标项目:提供基本教法 实施有效锻炼
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是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在练习中通过采用适宜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受测部位的柔韧素质,以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成绩。
上海吴俊
一、“坐位体前屈”的动作方法
平坐在地上,伸直双腿,脚面绷直,弯曲腰部,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尽力向前伸慢慢用力,不要晃。
二、国家规定的测试规格
将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放置在平坦地面上。测试前,用尺进行校正,即将直尺放在平台上,使游标的上平面与平台呈水平,将游标的刻度调到0位。测试前,受试者应在平地上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受试者坐在连接于箱体的软垫上,两腿伸直,不可弯曲,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5厘米,踩在测量计垂直平板上,两手并拢。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中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伸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时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如为正值则在数值前加“+”符号,负值则加“—”符号。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创伤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下面以二年级学生为例,介绍一些学生学练坐位体前屈的方法。
(一)初步学练,建立动作表象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次接触了坐位体前屈的测试项目,对动作的测试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中以单双人的学练为主,可以穿插一些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游戏也可以作为学生进行家庭锻炼进行练习。课堂教学中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观察纠错,提醒学生动作到位。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巡视练习效果,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与帮助,并用适时的评价鼓励学生。在此阶段,学生练习的方法有:单人立位单腿上抬压腿、仰卧直腿后倒、坐姿分腿下压和胯下传球的游戏等。教学中采取集中示范、分散练习、集中展示和互动评价的方式,使学生建立起初步的学练方法,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二)基本学练,学会正确方法
坐位体前屈的测试中要求学生在两腿并拢伸直的状态下,上身越靠近腿部,两手前伸的距离就越远,因此在本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学练方法主要在两腿并拢伸直的状态下进行。在复习上一阶段的压腿动作后,让学生进行立位体前屈练习,这一动作简单、方便,是体育课准备活动中最常用到的动作,学生可在教师的集体口令下进行练习,用整个手掌触地,如手掌不能触地,则可以用指尖尽量触地,弹性屈伸,教师时刻提醒学生两腿伸直。对学生的动作评价后,可进行坐位体前屈练习,要求学生呈坐位姿势,双腿伸直,两脚勾起,两手手腕碰触脚尖,头触碰膝盖,弹性屈伸,如不能,则用手指尖尽量碰触脚尖。待学生动作熟练后,开展“拉小船”的游戏,动作为两人面对面、脚对脚坐,两腿并拢伸直,游戏时,手拉手弹性屈伸,每组10~12次,在每个人的最后一次时刻停留5~8秒;若学生柔韧性较差,则两腿分开,以减小练习难度,逐步减小两腿分开的角度,直至两腿并拢。在此阶段每次课后要布置回家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完成4~5组坐位体前屈(弹性屈伸),每组12~16次,每次两手要尽量前伸。
(三)技能巩固,努力提高成绩
这一阶段以巩固学生的动作为主,改弹性屈伸为保持动作,在学生压腿、立位前屈和坐位前屈的动作中要求学生动作舒缓,前屈到最大位置后能保持5~8秒,可以结合纵横叉的练习进行。学生两人一组,在练习坐位体前屈时,帮助者在其身后双手压住练习者的膝盖,上身压在练习者的背部,帮助其最大化的前屈,并能保持5~8秒,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不做超负荷的动作。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要多关注学困生,多用“双腿并拢”“绷直膝盖”等话语提醒学生注意动作规范;用“两手往前伸”“头触碰膝盖”等话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用良好的示范展示激励学生;对学生的成绩预估。在此阶段每次课后的回家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完成4~5组坐位体前屈(最大值保持5~8秒),每组4~6次,每次两手要尽量前伸。
(四)达标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测试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以从热身跑开始,压腿、立位前屈和坐位前屈(弹性屈伸)作为坐位体前屈练习的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的身体状态有良好的准备,防止韧带拉伤。测试时再次提醒学生动作的要领:两手尽量前伸、低头触碰膝盖,在前一个学生测试的时候,未轮到的学生可以继续做压腿、立位前屈和坐位前屈,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测试后要表扬那些进步明显的学生,特别是有进步的学困生。对于那些经过努力仍然没有合格的学生,在课后可以对他们进行辅导,在上报成绩前可以给他们多次尝试的机会,并最好成绩记录。
四、我的教学体会
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体积大小及韧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以及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性,而当人们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下降时,大多是从柔韧素质的下降开始的。一个人的柔韧性程度越好,表示其关节的活动幅度越大,关节灵活性越强。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坐位体前屈来评价柔韧性;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在对幼儿、成年及老年人等年龄段柔韧性监也已经采用了坐位体前屈测试。所以,《标准》设置项目时选用坐位体前屈来反映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是《标准》测试项目的其中之一,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都要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练习。坐位体前屈动作简单,又较为枯燥,因此,在教学手段上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选择一些比较传统的方法,如:让学生单人坐着或站着把手伸出去(前提是膝盖不能弯)坚持几秒钟时间。但经过几次重复的练习后,学生就觉得枯燥乏味,练习时也就能偷懒则偷懒。利用小游戏让学生练习坐位体前屈,学生顿感新鲜,如:在立位前屈的练习中,每次前屈的时候捡起一个乒乓球等小物件;坐位前屈双人对拉时,用“拉小船”“传接物比快”“拍手心”等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学生们表现得比较积极。
教学建议:1.在学练坐位体前屈的动作时,一定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防止韧带拉伤。2.练习过程以单人练习开始为宜,以便于练习者掌握自己的屈伸程度,动作幅度的循序渐进,从而防止由于过分拉伸而引起的损伤。3.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提高他们的学练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