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祠品字形戏台的声学效应初探
2014-05-10杨阳,高策,丁宏
杨 阳,高 策,丁 宏
(1.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 音乐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3.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山西省万荣县后土祠品字形戏台是后土祠建筑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我国清末神庙剧场多样化的具体展现。此品字形戏台可以分别进行单台戏、双台戏甚至三台戏的演出。中华梨园学会会长李尤白先生考证,后土祠的品字形戏台将晋南民间的过厅台与并字台巧妙地搭配在一起,构思奇巧,匠心独运,可与颐和园三层戏台相媲美,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国内冯俊杰等学者从历史渊源、文化寓意、建筑特色等研究视角对此戏台进行了研究。[1]36-42事实上,它至今仍然具有“一台两台人看,三台神看”的声学效应,此处的“看”具有“看”和“听”两层意思。“一台两台人看”指站在后土祠内一定的位置可以分别观赏品字形戏台上单台、双台戏的演唱;“三台神看”指在主殿供奉神灵的位置可以同时观看并听清三座戏台同时唱戏的美妙声学效果。同时,在主殿到并字台之间后土祠中轴线附近也具有相同的声学效果。很少有学者从光学和声学角度,尤其是声学角度对该品字形戏台独特的声学效应进行探讨。本文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重点从声学角度对此声学效应进行探析。
一 后土祠及品字形戏台的历史沿革
后土祠是中国古代帝王之社留存的重要典型之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帝王在郊外祭祀后土的祠庙。它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南约7.5公里的庙前村,此处西临黄河,北濒汾水,距离汾河与黄河的交汇处约5公里。由于黄河水和汾河水的长期冲刷,形成了一块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5公里的狭长地带,就像人体的“脽”部,因此又称“汾阴脽”,是传说中女娲娘娘“抟土造人”的地方。因此,为了表达对后土圣母的尊敬,在此处修建了后土祠,又称“汾阴庙”。
据《资治通鉴·汉纪七》记载,后土祠是宋代之前朝廷祭祀后土皇的地祗,它始建于汉文帝后元元年(前163),扩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①据杨高云先生考证,清乾隆版《蒲州府志·坛庙》、民国版《荣河县志·古迹》等地方史志记载后土祠建于汉文帝后元元年。在《史记·孝武本纪》《汉书·郊祀志》等典籍中有后土祠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的说法。在《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卷二十·汉纪十二》等典籍有后土祠建于元鼎四年的记载。这里最早的年代应为汉文帝后元元年,杨先生认为汉元帝所立后土祠是为了“欲祠出周鼎”,因此,后土祠应该是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从后土祠庙貌碑的记载“汉文帝十六年诏更以明年为元年治汾阴庙”中,本文认为后土祠始建于汉元帝元年,扩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杨云高《汾阴后土祠兴建原因探究》,见《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第26-29页。据《蒲州府志》记载,汉武帝一生多次亲临脽上祭祀后土,汉宣帝、汉元帝等汉代帝王也均到此亲祀后土。汉代之后,唐玄宗、宋真宗等7位皇帝,共17次到汾阴亲祀后土。[2]
汉代后土祠的原貌已不可考。汉代之后,后土祠经唐明皇修建,宋真宗扩建,成为一个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在我国历史上,北宋王朝特别崇尚祠祀,祠庙建筑甚多。因此,北宋王朝对后土祠特别重视,宋真宗对后土祠的扩建,使得后土祠成为当时的“海内祠庙之冠”。大中祥符三年(1010)八月,宋真宗命当时的经度制置使兼户部尚书陈尧叟为河中府,主持重修后土祠。大中祥符四年春(1011)二月,发陕西、河东卒共5 000人赴汾阴,宋真宗亲祀后土,并留下了《汾阴二圣配飨铭》碑。从现存于祠内,始刻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重刻于明嘉靖年间的后土祠庙貌碑“南北长七百三十二步,东西阔三百二十步”的记载看,宋大中祥时期,后土祠规模宏大。当时后土祠不仅面积宽广,而且等级森严,建筑标准极高。祠内庙居中部,坛处后部,前部为数重四合院,祠内建筑全部严格对称地布置在后土祠的中轴线上。刘敦祯指出“宋朝的祠祀建筑分为三个等级,后土庙是按照最高级的标准建造的。”[3]
金、元以后,皇帝不再亲赴汾阴祭祀后土,后土祠开始衰落。明代之后,汾阴后土祠不再列入祀典,后土祠的祭祀逐渐变为民祀。清代,后土祠变为乡社之所。清顺治十二年(1655)及康熙元年(1662)黄河水泛滥,后土祠内的建筑被彻底吞没。同治年间两次重修后土祠,同治初年,黄河河道东移,重修后土祠。同治九年(1870)荣河县知县戴儒珍再次重修后土祠。[1]37-38清代修建的后土祠不及宋代后土祠那样的规模和辉煌,并且功能发生改变。正如上文所说,清代后土祠变为乡社之所,这一需求的改变使得戏台在后土祠建筑群中凸显出了独特意义,正是出于民众对乡社之所的需求,当时的戏台设计者综合考虑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以及当时的光学和声学知识设计了品字形戏台,这一独特的戏台形式折射出古人的智慧。
二 品字形戏台的结构及声学效应
1.品字形戏台的结构
现存后土祠的古建筑群主要包括秋风楼、正殿、献殿和品字形戏台。其中秋风楼为明代建筑,正殿、献殿以及品字形戏台均为清代建筑。[1]37(祠内现存后土祠内建筑布局简略图如图1所示。品字形戏台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山门戏台和两座并列但不相连的并字台构成,这三座戏台都是坐南向北,形式独特,前一后二,结构巧妙。从主殿的位置看,三座戏台就像“品”字一样,故名品字形戏台。
有学者称,这种品字形结构贯穿了道家学说[4]。东西两座并列戏台,东为午,为阳,为天;西为末,为阴,为地。开启山门,其寓意为开天辟地分阴阳。山门闭合,在山门过亭搭一座戏台,是阴阳两座戏台相冲(相合),整个后土祠便产生一个和气。当地学者指出,三座戏台分别象征儒家、道家和佛家,集合了我国古代主要的学术流派,表明后土祠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地理位置看,后土祠位于黄河和汾河的交汇处,处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地带,是个鸡鸣三省的地方,三座戏台可能分别象征了秦、晋、豫三省。同时,清代时期的晋南民众喜欢戏剧,尤其喜欢观看戏班名角之间的“争戏”。现存河津龙门、蒲县东岳庙的对台戏等戏台,尤其是运城神庙的连台戏等戏台遗存都反映出这一特点。从《万荣县志·民情风俗》的记载“荣河人思想比较活跃,敢闯敢冒,争强好胜,人称‘勇气’,实为‘争气’,现今形成一种争上游,创一流的性格。……民众看戏就要看对台戏,所以同时邀请两三家戏班进行比赛,看谁是真正的赢家,亦是民风使然”。可见,万荣“民风”使民众更喜欢观看“争戏”。也许正是出于“争戏”的考虑,当时的设计者融合了过厅台和并字台的特点,设计了这一独特的戏台形式。
图1 现存后土祠内建筑布局简略图
图2 品字形戏台正面图
后土祠品字形戏台的上“口”,俗称“儒家台”,它借助了后土祠山门这一建筑,在其上搭建木板构成(如下页图3所示)。现存后土祠的山门属于连三门,均为单檐歇山顶,中间高两边低,绿琉璃瓦件,圆木柱,鼓墩础,檐下是“檁三件”。正门高4米,外观为二层,有护栏,可远眺黄河。山门前1.4米处各立一根1.5米高的石柱,柱头留有纵向槽口。后金柱和两山墙等高处,凿有槽眼,两侧八字墙也在等高处宽出。该戏台平日可以供行人行走,唱戏时在后土祠山门门洞上搭建一层3厘米厚的木板,安装上隔扇,即成戏台。①现存山门戏台的木板为2003年重新购置。见李英才撰写的《后土祠的民间传说》一书,本书还未出版,为内部资料。隔扇上面可以演戏,下面可以供行人行走。山门戏台台宽9.9米,其中明间宽4.55米,木柱在台上的高度仍有1.75米。戏台进深10米,前后台的空间都比较宽阔。山门内檐下特加一檐,起遮蔽戏台的作用。楹联曰“优哉游哉,头上生旦净丑;演也艳也,脚下仕农工商。”此戏台距离下两“口”戏台44米,距离主殿134米。
图3 品字形戏台山门戏台图
“品”字形戏台的下两“口”是由两个高低、大小、式样、风格都一样的戏台排列成并字台的形式(如图4所示)。为了描述方便,按当地老百姓的俗称,将并字台东边的“道家台”称为东台,将西边的“佛家台”称为西台。这两座并字形戏台均为硬山顶结构,各宽三间,两座戏台的台基均为砖混结构,高度在2米上下,进深6.9米,台宽8.05米,其中明间宽4.55米,两侧台宽2米,两座戏台相距2.4米,形成并列之台。中间有瓦顶相连,遮蔽过道,过道上面的瓦顶前后有檐分别向内倾斜。
图4 品字形戏台的并字台图
西台正中匾额题“歌舞楼”,上、下门额分别为“古往”、“今来”。台上圆木柱三排,檐下为“檁三件”,不施斗拱,大额枋上布满木雕。戏台前石柱楹联为“色即空,空即色,我闻如是;画中人,人中画,于意云何?”西台内柱上的另一副木刻联曰“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作真情。”正好可作为上副对联的注释。东台为“春雪台”,与戏台的匾额“歌舞楼”相对。意为演出的剧目皆为雅品,阳春白雪。上、下场门额分别为“镜花”、“雪月”,即镜中花,水中月,都是虚幻美妙的意境。前檐平柱对联有“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
2.品字形戏台的声学效应
万荣后土祠主要是为了祭祀后土修建的,后土就是传说中的后土娘娘,传说后土娘娘的“圣诞”是农历三月十八日,同时,由于农历十月初五是丰收的日子,因此每年的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会在此举行庙会。一般来讲,经费短缺时唱单台戏,经费宽裕时唱对台戏,经费富足时三座戏台同时演唱。就品字形戏台而言,有“一台两台人看,三台神看”的声学效应。
“一台两台人看”指品字形戏台可以分别进行单台戏、双台戏的演唱,站在后土祠内一定的位置可以分别观赏到单台、双台戏的演唱。进行单台戏、双台戏的演唱时,从主殿位置来看,这两种表演方式都比较简单,观众听戏也比较简单,与其他地方的单台戏和双台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理论上,后土祠品字形戏台,三座戏台都可以分别进行单台戏的演唱。事实上,单台戏主要在山门戏台上表演。能观看到山门戏台戏剧表演的空间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山门戏台到并字台之间的空间。第二部分,为并字台墙面到主殿之间的空间减去并字台正前方山门戏台声影区的部分。
后土祠的双台戏主要是在并字台上举行。它讲究东起西落火炮戏。东起就是东台先开始,西落就是西台最后完,火炮戏主要是开戏之前,以点炮为号,互相联络,双方都做好演出准备。理论上讲,站在主殿到并字台之间的观众都可以观看到并字台上的戏剧表演。
“三台神看”指在主殿中供奉神灵的位置可以同时观看并听清三座戏台同时唱戏的美妙声学效果。当重大庙会时,分别表演蒲剧、秦腔、豫剧三个剧种的三座戏班在品字形戏台的三座戏台上同时唱戏,由于品字形戏台的独特设计,可以同时观看并听清三座戏台上不同的戏剧表演和戏剧声音的空间非常小,主要为主殿以及主殿到并字台之间的中轴线附近的空间。就直接感官而言,处于这一位置的观众可以享受到非常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一方面,并字台到主殿之间中轴线附近的观众可以同时观看三座戏台上不同的戏剧表演。另一方面,此处的观众不仅可以听到离此处较远的山门戏台的演戏声音,还能分辨清楚三座戏台不同的演戏声音。
当三座戏台同时进行戏剧表演时,山门戏台前方的观众1,只能看到山门戏台这一座戏台的戏剧表演。并字台前方的观众2、3分别能看到西台和东台这两座戏台的戏剧表演,但看不到山门戏台的戏剧表演。只有站在并字台与主殿之间中轴线附近的观众4、5才能同时看到三座戏台同时进行的戏剧的表演(如下页图5)。
三 品字形戏台的声学效应分析
后土祠独特的声学效应在于“三台神看”。也就是说,站在主殿与主殿与并字台之间中轴线附近的观众在观看三座戏台上不同的戏剧表演时,能听见并分辨清楚三座戏台不同的演戏声音。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看见,二是听见并听清。就看见而言,主要是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因此站在后土祠主殿与并字台之间中轴线的位置均可以看清三座戏台上的戏剧表演。就听见并听清而言,声音的传播比较复杂,可以分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就听见而言,主要受戏台直达声的影响。山门戏台的演戏声音可以传递到并字台与主殿之间中轴线附近的空间,也就是说来自山门戏台的直达声声强要大,可以传播的足够远。另一方面,就听清而言,受整个后土祠内建筑物反射声和衍射声等的影响。站在主殿以及并字台与主殿之间后土祠中轴线附近的观众还能分辨清分别来自三座戏台的不同的演戏声音,也就是说三座戏台上各具特色的不同剧种同时演出,其声音的频率接近或重合的概率低,且声强大致相同,不易被掩蔽,观众可以听清不同的演剧声音;再者就是后土祠的建筑结构提供了分辨各种演戏声音的声场环境。
图5 品字形戏台声学效应图
1.测量数据
为了测出品字形戏台的直达声,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应用了当地的大鼓①对其他频率的声学测量,我们将另文分析。,在山门戏台和西台上分别以160Hz的固定频率击鼓,运用瑞士NTi Audio公司生产的XL2手持式音频和声学分析仪为音频接收器。此次测量分布点如图6所示:
图6 后土祠声音测点分布图
表1 在山门戏台上以160Hz击鼓,所得数据
表2 在西台上以160Hz击鼓,所得数据
以上两表的测量数据显示出如下特点:
(1)在1,2,3点的测量数据表明,山门戏台的击鼓声,在戏台正前方的声压级要高于侧面的声压级,测量过程中,由于2、3点分别位于西台与东台中间位置的正后方,这里可以听到比较大的反射声;
(2)在7,8,9点的测量数据表明,8点的声压级要略高一些;
(3)10,11,12点的测量数据表明,在山门戏台上击鼓,在西台的正前方接收到的声压级较小;
(4)12至21点的测量数据表明,山门戏台上的声音沿中轴线的声压级较大;
(5)14、15点的测量数据表明,在献台前方的平地和献台上的测量数据有较大差异;
(6)A,B点的测量数据表明,在西台上唱戏,在东台和西台后面接收到的声压级较低。
对比表1和表2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1)山门戏台的两侧,西台和东台的后方存在回音区;
(2)并字台之间的过道可使山门戏台的声音直达主殿;
(3)在西台和东台的正前方是山门戏台的声影区,西台和东台的正后方是并字台的声影区;
(4)山门戏台的中轴线和庙院的中轴线重合,山门戏台发出的声音在后土祠中轴线附近效果最佳;
(5)献台上的声压级比献台前方平地上的声压级略高;
(6)西台和东台后面的空间是它们自己的声影区。
2.品字形戏台声学效应分析
从后土祠的建筑结构分析形成上述声学现象的原因,影响观众听觉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台基、八字墙、西台与东台之间的过道,以及祠内建筑等周边环境。
(1)台基
山门戏台石柱上1.5米的地方留有搭建木板的纵向槽口,唱戏时在此处搭建木板,表明山门戏台的台基为1.5米,同时并字台的台基也都在2米上下。万荣县志等书籍上记载山门戏台的建造方式是为了让来后土祠的成年人通过山门时弯腰曲背,告诫民众要谦虚诚恳,不要妄自尊大。同时,让成年人在进后土祠时弯腰低首,以表示对后土圣母的虔诚和尊敬。事实上,就戏台形式而言,从明代就开始将戏台与山门合二为一,进入清代后,这种山门戏台的剧场形式被广泛推广。[1]205后土祠内的山门戏台属于清代戏台的典型之作。从戏台台基来看,从平地到高台意味着,戏剧表演与生活之间多了一层距离。[5]它从最初堆土为台、砌石为台,再到固定高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山西现存金、元时代户外古戏台遗址台基高度大多在1.4米以上,明、清时期的戏台遗址中超过1.8米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的达到3米。从声音传播的角度看,台基高度由l米增加至3米后,直达声的受益范围扩大很多。[6]就后土祠品字形戏台而言,在戏台上演戏时,声源位于2米左右的台基上再加上演员身高的高度,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这个高度超过大多数观众的身高,观众不会阻挡声音的传播,从而减小了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增加了直达声的传播范围。上页表2中15点比14点的声压级大,就说明了这一原理。
(2)八字墙
后土祠品字形戏台上的声音传的较远,与戏台两侧的八字墙也有关系。同台基从平地到高台的过程一样,戏台周围的围墙也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方向性,它受到声强、风向、反射面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戏剧本身的要求,即(1)戏剧表演有明确的方向性;(2)戏剧表演的画面性;(3)戏剧表演需要增强声响效果;(4)戏剧表演手段复杂化和戏剧演出活动中戏台的要求。[5]在没有现代电声设备扩音的古代社会,早在元代后期,古人就将四面敞口的戏台改建成一面敞口的戏台,使声音反射后向预定方向传播,增大了声音强度,改善了观众的听闻效果。古人还在戏台顶部使用圆穹形的天花藻井“拢音”并将声音反射到观众席的同时,又将戏台台口的墙面砌成八字影壁,这实际上起到将从台口两边散逸的声波反射到预定方向的作用。[7]到清代,八字墙已成为戏台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土祠品字形戏台的三座戏台台前八字墙都高至墀头之下,起到汇聚声音到预定方向的作用。山门戏台台基下部搭建木板后形成的空腔,可扩音,增加声强,改善演出效果。其八字墙从戏台台基下部到墀头下方,可将台上和空腔发出的在台口两侧散逸的声波全部反射。
(3)西台(歌舞楼)与东台(春雪台)之间的过道
后土祠品字形戏台上的声音传的较远,与西台与东台之间的过道也有关系。对比上页表1和表2的实测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表2显示在并字台上击鼓时,9点的测量值要比7点高近10dB,说明并字台的声音通过过道后迅速衰减,而表1显示从山门戏台上击鼓时,从7点到9点,测量值反而略有增大,说明山门戏台的声音通过过道后没有衰减,至少没有像并字台声音那样大的衰减。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山门戏台还是并字台上击鼓,过道中间8点的测量值要略高于通道前方7或通道后方9点的测量值。这说明并字台之间的过道既可以保证山门戏台的声音穿过过道直达主殿,还能起到汇聚声波的作用,这也正是品字台设计的巧妙之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过道位于后土祠中轴线上,同山门戏台中轴线是重合的,山门戏台的声音通过毫无阻拦的过道时是直达声,声能损耗低;过道位于西台或东台的东面或西面,通过过道的声音不是并字台的直达声,属于并字台的衍射声,当声波到达7点时,几乎处于并字台的声影区,所以它衰减的就特别快。第二,通道上面人字形的房顶,可以将声波进行一定程度的汇聚。
(4)周围环境
后土祠品字形戏台的设计者不仅考虑了声音直达声的现象,他们还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对声音影响。具体而言,表现为在中轴线附近和戏台前方尽量减少修建可以使戏台声音发生反射的高大建筑物;在戏台正前方没有修建具有吸音作用的高大建筑物,三座戏台正前方都没有高大建筑物,西台的西面和东台的东面分别有两个偏殿,偏殿的台基为80厘米,高度较低,它们均在西台和东台的侧面,不会对并字台上的声音产生影响;在戏台正前方没有栽植可以起到吸音作用的树木,三座戏台前方,只有并字台前方的龙凤柏为高大的树木,龙柏高25米,凤柏高23米,这两棵大树的树冠远高于戏台台基加上演员的身高,不会对戏台的声音传播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为了能使得三座戏台的声音比较清晰的分开,后土祠几乎没有可以对声音起到扩音作用的窑洞和大缸等建筑和设施;后土祠的围墙高度为3米,距离三座戏台均较远,对演戏声影响较小,有效的隔断外部声音的传入,降低了背景噪声。从实测效果来看,当声源从后土祠山门戏台上发出时,只是在山门戏台两侧并字台的正后方的2、3点能听到回声。
四 结论
清代,后土祠变为乡社之所,突显了戏台在后土祠内的独特作用。在匠人的精心设计下,品字形戏台形成了独特的声学效应,即主殿同主殿到并字台之间后土祠中轴线附近的观众,不仅能同时观看三座戏台上不同的戏剧表演,还能听清三座戏台上不同的戏剧声音。原因在于设计者既考虑了人的视觉特性,又考虑了声音的传播特性,通过台基、八字墙、并字台之间的过道及后土祠周边环境,将晋南民间的过厅台与并字台巧妙地搭配在一起,既扩大了山门戏台直达声的传播范围,又减少了山门戏台和并字台上戏剧声音的反射面,还提高了整个后土祠内戏剧声音的清晰度。
[1]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车文明.后土祠庙貌碑中两方台的考释[J].考古,2001(1):70-73.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97.
[4]孟恒恩,吕泉录.品字台[M]//万荣县地方志办公室,万荣县史志研究学会编.后土文化渊薮.内部刊号:2002:55—56.
[5]景李虎,苏玉春.剧场的演进与戏剧的发展[J].艺术百家,1993(4):21-28.
[6]王季卿.中国传统戏场声学问题初探[J].声学技术,2002(1):74-79.
[7]黄维若.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农村戏台对音响效果的若干追求[J].戏剧,2000(4):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