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设计 层层推进课时目标
——以五年级《耐久跑》教学为例

2014-05-10范德举钱亢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213017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耐久跑队形情趣

范德举 钱亢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213017)

优化教学设计 层层推进课时目标
——以五年级《耐久跑》教学为例

范德举 钱亢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213017)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总导向,可将其分为课时目标、过程目标、练习目标三个不同层次。在教学设计时,要在明确课时总目标的基础上,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细节过程,将总目标分布于课的各个环节,融入每项练习中,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最后实现课时的总目标。笔者根据自身教学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队形巧妙变化,逐步推出整体价值

队形是体育课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合理设计和运用对目标的实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现阶段有些教师存在一些误区:注重队形的形式、队形与教学脱节等。所以,设计运用要做到三个“性”:场地布置的科学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练习目的实现的有效性。在考虑学生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灵活多样地设计队形,使每个练习都融于队形之中,通过每个环节的逐步推进,逐渐呈现出队形由部分到整体的全部价值,并将参与、技能、健康、心理等目标巧妙地融于队形的每一部分之中,最后在队形整体推进中实现课时总目标。

队形设计图

以同心圆和斜切线的方式布置场地,宛若齿轮状(见下图)(小☆:学生;大☆:教师;●:标志桶;大圆半径为11米,小圆半径为6米),将学生平均分成8个小组(图中只标出1组学生,其余7组同该组),便于教师讲解示范,缩小了场地的纵向广度,利于教师课堂调控。根据本课每个过程的练习,对该队形的运用分四个层次:

层次一:运用小部分队形

运用方式:小组内练习,每组绕本组3个同色标志桶迂回跑。

推进意图:小范围、单一性的局部场地,学生容易理解,小组人数少,避免干扰,斜方向,便于学生听、看,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和呼吸的学习体会上。

层次二:对“层次一”的拓展

运用方法:在层次一的基础上,采用穿插跑、“8”字跑、领头羊跑等。

推进意图:耐久跑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一大关键,充分利用3个标志桶,增强趣味性,队形便于小组成员形成互动、交流的情趣,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定的乳酸积累,对下一环节的推进奠定基础。

层次三:进一步运用部分队形

运用方法:分两大组练习,男、女生分别绕大、小圆作圆周跑。

推进意图:学生在一定疲劳的积累下,突然的场地变化,加大了跑动的距离和量,将学生注意力由身体疲劳转移到队形上,乐于尝试新挑战,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为进一步身心刺激奠定基础。

层次四:运用整体队形

运用方法:关注差异,将学生分成4个等级,分别作4个不同层次的圆周跑(以3层标志桶为界)。

推进意图:此时学生已感觉到疲劳,急需新颖刺激。进一步的队形变化,巧妙地将学生分成差异等级的四组,深挖学生竞争和相互比强的对比性心理。多层次跑,完成不同挑战,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实现感受“极点”、挑战自我的目标。

二、运用多样手段,层层推进课时目标

每个过程目标都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实现。依据系统理论,将课中练习可看做:分练习的有机综合→整体的过程性练习。各个练习不是分割、独立的个体,而是彼此关联的整体。那么,在设计课堂练习中,就要考虑分段练习目标的设定,是否有利于总目标的推进与实现。

传统耐久跑的教学内容枯燥且练习形式单调,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没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需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来带动学生参与其中。本节《趣味性耐久跑》针对主体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4个环节,环环相扣、承上启下的趣味性练习。每个分练习目标的实现都是对总目标的积累。当整个过程完成后,总目标就各个分目标逐渐推进中显现出来(见表1)。

三、媒体巧妙介入,适时调控情趣、负荷目标

随着体育课程不断地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融入到课堂之中,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多媒体的运用,要做到有“选择”:针对学生水平选择、针对练习目的选择、针对教材特点选择。同时,还应本着及时反馈和快速调动兴趣的原则运用多媒体。如,在技能性较强的项目中,可引入ipad等拍照和摄像功能,将动作细节及时反馈给学生,促进技能掌握。本课巧妙地选择音乐作为媒体,考虑教材特点,通过对音乐的设计和使用来推进负荷变化和情趣调控。

表1 耐久跑教学中有效推进目标下的练习设置

表2 耐久跑教学中音乐搭配下学生情趣、负荷的调控

耐久跑具有单调、枯燥特点,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身体能力和心理品质,若不能激发学生兴趣,那么课的效果将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笔者用四段不同节奏的音乐来带动学生情趣,达到负荷不断变化的目的,四段音乐背景下的练习呈现出小强度,总之,课时总目标的达成要依靠过程目标和练习目标的层层推进,过程目标和练习目标的设定也应与总目标紧紧相扣。课的每个环节的设定、每种方法手段的运用,都应充分考虑其目的性,并合理巧妙地将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握好前后的衔接和要素的递进,逐步推进,形成系统,促成课时总目标实现。中等量、中强度较大量、中强度大运动量、小强度中等量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心肺功能的适应性。并且,前一环节的目的正是下一环节的基础,下一环节的达成正是对前一环节的延伸,承前启后,相互渗透(见表2)。

总之,课时总目标的达成要依靠过程目标和练习目标地层层推进,过程目标和练习目标的设定也应与总目标紧紧相扣。课的每个环节的设定、每种方法、手段的运用,都应充分考虑其目的性,并合理巧妙地将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握好前后的衔接和要素的递进,逐步推进,形成系统,促成课时总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耐久跑队形情趣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队形
诗词要有情趣
提高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小议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案例分析高中体育生耐久跑教学模式
将枯燥变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