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溶解性阴道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外阴假丝酵母菌病的鉴别要点
2014-05-08杨淑华李淑霞张月香
杨淑华,李淑霞,张月香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300100)
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是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不明原因过量生长,造成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溶解,引起外阴瘙痒、灼痛和性交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1]。但CV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阴道感染性疾病相混淆而造成误诊、漏诊。我们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阴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CV在阴道炎反复发作中的临床意义,并对CV与外阴假丝酵母菌病(VVC)进行鉴别诊断,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阴道炎反复发作(复发次数≥4次/年)而就诊于我院的患者249例,年龄21~54(34.44±3.29)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分泌物增多等。排除阴道出血、30 d内进行过阴道药物治疗或阴道冲洗者。
1.2 检查方法
1.2.1 妇科检查 检查外阴、阴道壁有无充血、水肿,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1.2.2 阴道分泌物检查 标本采集前3 d内禁性生活、阴道冲洗及使用抗菌药物。由临床医师以一次性窥阴器扩张阴道,用无菌棉拭子自患者阴道后侧壁取分泌物。取阴道分泌物制成生理盐水悬滴片和干涂片,悬滴片直接于光镜下检查阴道分泌物有无滴虫及阴道分泌物一般情况,干涂片行革兰染色,油镜镜检观察有无菌丝或芽孢,评定菌群分布、溶细胞的证据以及查找假线索细胞,并作Nugent评分。取pH值为3.8~5.4的精密pH试纸测定阴道pH值。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1.3 诊断标准 ①CV:采用 Cibley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排尿困难或性交痛等,阴道检查可见阴道黏膜红肿,甚至有酸性侵蚀白膜,中量到大量白色乳状分泌物,分泌物pH值3.5~4.5,镜检少量白细胞,可出现假线索细胞,未见其他病原体,细菌培养乳酸杆菌大量生长且无其他致病菌生长,排除滴虫性阴道炎(TV)、细菌性阴道病(BV)、VVC。②VVC:可有外阴瘙痒等症状,阴道分泌物呈豆渣样,阴道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充血红肿,革兰染色可见真菌假菌丝,培养出现酵母样菌落,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为酵母样真菌。③TV、需氧菌性阴道炎(AV)、BV:分别按相应诊断标准确诊[3~5]。
1.4 观察项目 ①临床诊断情况:记录CV、VVC、AV、BV、TV确诊例数并统计构成比。②CV患者的年龄分布。③CV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生理周期阶段。生理周期阶段包括滤泡期(排卵前1周)、排卵期、黄体前期(排卵后1周)、黄体后期(月经前1周)。月经期不进行妇科检查,故不统计此期数据。④CV与VVC的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阴道炎反复发作性的病因构成、CV患者年龄分布及发病时生理周期阶段分布采用构成比表示,CV与VVC的临床特征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249例阴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中单纯感染共238例,包括VVC 89例(37.4%),CV 64 例(26.9%),AV、BV、TV 共计 27 例(11.3%),其他情况(如非特异性瘙痒、癔症、卫生状况不良)共75例(24.4%)。其中 CV及 VVC共 153例(64.3%),CV 占二者总和的41.8%。
2.2 CV患者的年龄分布 64例CV患者中,25~30岁 23例(35.9%)、31~35岁 26例(40.6%)、36~40岁8例(12.5%)、41~49岁6例(9.4%)、50岁以上1例(1.6%)。76.5%的患者集中在25~30岁和31~35岁年龄段。
2.3 CV患者发病时所处生理周期阶段分布 CV患者发病时处滤泡期(排卵前1周)8例(12.5%)、排卵期19例(29.7%)、黄体前期(排卵后1周)26例(40.6%)、黄体后期(月经前 1周)11例(17.2%)。
2.4 CV与VVC的临床特征比较 CV患者灼烧感、外阴痛、性交痛的发生率高于VVC患者(P<0.05),外阴红肿发生率低于 VVC 患者(P <0.01)。CV患者阴道分泌物呈乳状的发生率高于VVC患者(P<0.01),阴道 pH 值 <4.0的发生率高于 VVC患者(P <0.01),见表1。
表1 CV与VVC临床特征比较[例(%)]
3 讨论
乳酸杆菌是阴道微生态系统的优势菌,可产生有机酸及过氧化氢从而抑制致病菌大量集中繁殖[6,7]。但有些育龄妇女阴道内乳酸杆菌可出现不明原因的过量生长,造成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溶解甚至破裂,引起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排尿困难和性交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称之为CV。
目前国内外对CV的研究报道较少,文献报道的CV发病率多数是统计其在普通阴道感染患者中所占的比例[8],大多在 10%以下[9~12]。阴道炎反复发作患者阴道感染症状一年发作4次以上,症状明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由于病情迁延不愈,易与多种妇科疾病及产科异常如异位妊娠、不孕、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等相互影响。本研究发现,CV在反复发作阴道炎患者中的所占比例为26.9%,其临床症状并不具特征性表现,与VVC极为相似,如中量至大量乳状或干酪样分泌物、外阴瘙痒或灼痛、性交痛等,故极易误诊为VVC。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CV治疗中多采用碳酸氢钠冲洗或坐浴以提高阴道pH值,缓解患者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成为导致CV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CV与乳酸杆菌大量生长有关。乳酸杆菌是阴道微生态中的正常优势菌群,对抑制致病菌大量繁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过度生长是否与年龄、雌激素水平及内分泌状态等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64例CV患者中,25~35岁患者最多,提示CV主要集中于雌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龄期妇女中,与王冲等[12]的研究结果相符;对CV患者发病时生理周期的分析发现,处于排卵期及黄体前期的CV患者共45例,占总数的70.3%,提示雌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与CV的发病相关,考虑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使阴道上皮细胞含糖量增加,乳酸杆菌通过酵解糖原产生乳酸含量增多,使阴道酸性增加导致pH 值下降[13]。
本研究发现,与VVC患者相比,CV患者更多表现为阴道烧灼感、外阴痛、性交痛等症状;阴道有特征性的酸性侵蚀白膜,阴道分泌物量较少,且性状多为乳状,相对稀薄,而VVC多呈豆渣状甚至块状;CV患者分泌物的pH值较VVC患者更低,多在4.0以下,提示在CV诊治过程中要重视pH值、分泌物性状,将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价,有助于其正确诊断。
综上所述,CV是导致育龄妇女阴道炎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症状、体征易与VVC混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评价,以做出正确诊断。
[1]Suresh A,Rajesh A,Bhat RM,et al.Cytolytic vaginosis:a review[J].Indian J Sex Transm Dis,2009,30(1):48-50.
[2]Cibley LJ,Cibley LJ.Cytolytic vaginosis[J].Am J Obstet Gynecol,1991,165(4 Pt 2):1245-1249.
[3]李田.518例妇科门诊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0(8):133-134.
[4]刘朝晖,董悦.需氧菌阴道炎菌群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18(3):832-834.
[5]张婷,许飞,臧嘉,等.细菌性阴道病快速诊断法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6):51-52.
[6]吴春燕.孕妇和育龄妇女阴道微生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3,5(10):326-328.
[7]贺锐,张翀,赵翠生,等.1500例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12):1130-1131.
[8]郜正美,黄爱武.女性阴道单纯感染和多重感染的鉴别诊断[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25):206-207.
[9] Demirezen S.Cytolytic vaginosis:examination of 2947 vaginal smears[J].Cent Eur J Public Health,2003,11(1):23-24.
[10]Cerikcioglu N,Beksac MS.Cytolytic vaginosis:misdiagnosed as candidal vaginitis[J].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2004,12(1):13-16.
[11]Batashki I,Markova D.Frequency of cytolytic vaginosis-examination of 1152 patients[J].Akush Ginekol(Sofiia),2009,48(5):15-16.
[12]王冲,曾忠铭.细胞溶解性阴道病92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2):136-138.
[13]肖冰冰.细胞溶解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