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政治战略与政策优惠

2014-05-07李健

软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介作用

李健

摘要: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以EMBA学员中企业高管人员为调研对象,搜集2008~2010年269家企业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对企业政治战略、政治社会资本与政策优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政治战略对构建政治社会资本和获取政治资源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的政治行为对政策优惠产生作用的路径不同;企业政治战略对政策优惠的作用是间接的,通过提升政治社会资本相关维度水平实现政策优惠的获取。

关键词:企业政治战略;政治社会资本;政策优惠;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4-0025-04

Abstract: A research was made of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269 firms based on senior manager from EMBA trainees involved in contribution from 2008 to 2010. The analysis and test based on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how that corporate political strategies can be reified to different kinds of characteristics,which affect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firms differen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ibution have indirect influence on the firms preferential policies by transferring political social capital to firms and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firms are improved.

Key words: corporate political strategies; political social capital;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termediary role

引言

中国三十多年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进程,一方面使政企关系逐渐由以往的隶属关系转变为更加市场化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完全主导经济的强势角色发生转变;另一方面,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使企业经营过程依然受到或明或暗的约束。在这种新型关系的重构中,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有意识的试图影响政府政策或进程,这种行为被称为企业政治战略[1]。然而,当前有关企业政治战略的实证研究主要依据短期面板数据分析政治战略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相对于短期的、遇到麻烦时求人办事所发生的企业政治行为,企业政治战略更加着眼于长期的竞争优势[2],因此,基于短期计量结果的结论不仅没有意义,更无法揭示企业政治战略使企业间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的根源。基于以上理论空间,本文着眼于从企业政治战略影响公共政策的目的出发,以政治社会资本为中间变量,将企业政治战略和企业获得的政策优惠联系起来,构建企业政治战略—政治社会资本—政策优惠理论模型,阐释企业政治战略通过政治社会资本进而影响政策优惠的作用机理。

1理论假设与模型建构

1.1企业政治战略与政治社会资本

Hillman等将公共政策过程描述为“需求方(企业)”和“供给方(政府)”的关系,认为企业政治战略将会有利于需求方与供给方信任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降低交易的边际成本,而由于信任关系的存续,双方会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而提升各自的社会资本[3]。叶广宇和冯惠平认为企业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的执政活动、做政府鼓励的事情以及投入固定的资源和精力都可以建立与改善政企关系[4]。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企业采取的政治战略与企业政治社会资本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目前关于企业政治战略有很多分类方法,为了简化分析,根据Hillman和Hitt的研究,将企业政治战略划分为信息策略、财务刺激策略和政绩支持策略三种[5]。相应地,依据Nahapiet和Ghosal的分类,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对政治社会资本进行定量刻画[6],进而提出补充假设:企业采取的政治战略越多,则企业政治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越强(H1a);企业政治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越强(H1b);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越强(H1c)。

1.2政治社会资本与政策优惠

依据社会资本理论,企业在与政府的关系互动、情感交汇和合作行为中会形成富有生产性的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通路(access)使企业具有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7]。大量经验研究表明,企业与政府官员及其关系网络成员建立社会资本不仅使企业避免了被侵占的可能,而且也是企业优先获得政府政策优惠的重要途径[8~10] 。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企业政治社会资本与企业所获政策优惠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根据前面对企业政治社会资本维度的划分,假设2又可以有如下补充假设:企业政治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越高,则企业所获得的政策优惠越多(H2a);企业政治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越高,则企业所获得的政策优惠越多(H2b);企业政治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越高,则企业所获得的政策优惠越多(H2c)。

1.3概念模型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和解释,可以初步建立企业政治战略、企业政治社会资本与政策优惠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型(见图1),共有12种假设关系待检验。该模型表明:企业政治战略对政治社会资本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的影响路径和政治社会资本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对政策优惠的影响路径,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企业政治战略,通过政治社会资本对政策优惠产生正向影响的作用机理。

2研究设计

2.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7所开设EMBA教育中心的高校学员发放问卷,其中一部分问卷采取电话采访的方式进行。实际发放问卷500份,回收313份,得到有效问卷2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53.8%。从所有制分布上看,国有企业97家,占36%;民营企业128家,占47.5%;外资企业44家,占16.4%。企业成立年限,初创企业(成立时间小于1年)51家,占19.1%;成立时间在1~3年的65家,占36.3%;成立时间大于3年的123家,占44.6%。企业规模分布,大型企业34家,占12.6%;中型企业131家,占48.8%;小型企业104家,占38.6%。地理分布上,调查对象覆盖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等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行业分布上,调查对象涵盖了机械制造、能源石化、纺织化纤、金融保险等14个行业。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先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对我国企业政治战略、政治社会资本和政策优惠类型进行衡量;再运用软件AMOS17.0对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所表示的结构方程进行求解和验证。

2.2变量设置

本文所涉及的变量包括企业政治战略、政治社会资本和政策优惠等。这些变量大多难以量化测定。因此对变量的测度采取李克特5级量表。要求调查对象对变量进行估计,数字1~5依次表示很差(很少)向很好(很多)过渡,其中3为中性标准。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了企业规模、所有制和成立年限等可能对政策优惠产生较大影响的3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1)解释变量

本文选择企业政治战略作为解释变量,结合有关文献研究将信息策略(INF)设置为企业向政府及政府官员游说、通过行业协会提供信息、通过专家向政府建言、向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性研究报告或文件4个题项;财务刺激策略(FIN)设置为企业向政府官员及其关系网络成员提供贿赂、赠送礼物、邀请参与活动、赞助旅游以及提供其他个人服务5个题项;政绩支持策略(POL)设置为企业做政府鼓励的事情、成为政府骄傲和依赖的单位、做政府推荐的事情、有利于政府政绩的投资和适合政治环境的事情5个题项[11~12]。

(2)被解释变量

本文中,政策优惠(PRE)为被解释变量。由于相关研究多强调多指标测度政策优惠的重要性,采用多维度指标进行综合衡量,以解决定量刻画的难题。结合相关研究,将政策优惠的范围定义为融资便利、放松进入规制、固定价格、标准降低、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6个领域,这些领域可以基本囊括企业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目的[13~14]。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所获得的政策优惠可能有一些是国家区域和产业政策而非企业政治战略所导致的结果,忽略这一差异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研究中遵循了Slinko的研究思路,用企业所受到政策优惠的集中性(在一定时间内企业相对于同行业其他企业享受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持续性(企业相对于同行业长时间享受优惠政策)作为判定标准[15]。

(3)中介变量

本文将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作为中介变量,这些变量会对政策优惠产生影响,其中结构维度(STR)包括企业与政府官员及其关系网络成员联系的频繁程度、密切程度和联系数量3个题项;关系维度(RE)包括机会主义倾向性、真诚合作的程度、信守承诺的程度衡量3个题项;认知维度(CON)包括企业与政府官员有效沟通的程度和企业与政府价值取向的相似程度2个题项[16~17]。由于企业政治战略与其所获得的政策优惠之间也是非同步的,有时甚至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观测数据,本文采用了折中办法,即均测度社会资本过去3年的平均情况。

2.3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信度一般用Cronbachs alph系数来衡量。一般而言,保留的变量对所有题项的相关系数大于0.35,并且测度变量的Cronbachs alph系数大于0.7才能满足信度的要求;效度方面包括表面效度和建构效度。问卷设计方面,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对企业高管的经验调查和访谈形成初级调查量纲,然后召开项目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对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在进行调查之前通过预测试对题项进行纯化,最终确定问卷。这样可以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对于建构效度,一般采用因子分析进行检验,如果同一层面因子载荷值超过0.5则表明区别效度越高。同时,结合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来测量各个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而言,KMO值越接近于1,表明越适合做因子分析。从检验结果来看,以上变量设置能够满足信度和效度的需要。

3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结构方程建模工具验证所预设的概念模型,采用AMOS17.0软件来实现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过程。初始模型的拟合结果为,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为1.845,小于所建议的参考值2。同时,该初始模型的RMSEA值为0.041,小于建议的参考值0.08,SRMR小于0.08,NNFI和CFI均大小0.900。因此,各项参数值的结果都处于所建议的参考值区间,模拟的拟合程度较好,初步验证了初始理论模型是成立的,各变量之间的确存在可研究的结构性关系。表1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初始路径统计检验中存在λ11、λ23和λ31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4结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政治战略的细分和量化并引入多维度政治社会资本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企业政治战略对政策优惠的微观作用机理,并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模型结果,下面围绕理论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一些重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1)不同的企业政治战略类型对政治社会资本的影响存在差异

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财务刺激策略对政治社会资本的影响力度最大,其次是政绩支持策略,这表明目前中国的政企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非制度化的手段在实现对政府官员物质和晋升双重激励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显著的边缘化特征。信息策略对政治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假设H1c未通过。并且,信息策略对政治社会资本的结构和关系维度影响力度也比较弱,分别为0.087和0.108。这一反“常识”的结论有其特定的情景。在当前立法过程并不透明的情况下,受近年来生乳、电动车国标等热点事件的影响,企业通过向政府建言影响公共政策的做法往往会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这不仅造成企业使用信息策略的成本急剧上升,而且可能弱化这一策略的使用效果,容易陷入“塔西佗陷阱”,政府出于顾忌而不愿意采纳,从而导致信息策略对认知维度没有产生作用。相比信息支持策略,财务刺激策略和政绩支持策略因其私密性较高,更容易被企业优先采用。

(2)不同的企业政治战略类型对政策优惠的影响存在差异

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识别出企业不同的政治战略对政策优惠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企业不同的政治战略对企业政策优惠均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力度不同。其中,财务刺激策略对企业政策优惠的效应最大(0.551),政绩支持策略其次(0.308),最后是信息支持策略(0.176)。这与Campos和Giovannoni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他们认为即使在不发达国家,游说和政治捐献也比行政贿赂更加有效[18]。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的财务刺激策略在特殊的社会关系文化情景下已经成为人情关系下的一种“礼物”,它与“行贿”的区别不在于交换是否有工具性动机,而在于它把发展和保持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3)政治社会资本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从表3的效应分解中不难看出,企业政治战略的三个特征分别对政治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直接效应等于总效应,间接效应为0;同时,企业政治战略特征对政策优惠的作用是间接并非直接的,两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这说明企业政治战略通过政治社会资本间接影响政策优惠的作用机理。其具体作用路径为:企业通过政治战略建立和改善企业与政府官员的关系,建立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和规范,并在频繁的互动中共享语言和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具有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研究结论支持了Windsor提出的企业政治战略链模型(political strategy chain),即“政治策略购买关系—政企关系购买影响力—影响力购买产出” [19]。此外,研究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在转轨时期,企业通过正式途径影响公共政策的成本可能十分昂贵,借助中国特色的“熟人”文化情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一成本,并通过强化“社会排斥”使本应是公共品的公共政策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

参考文献:

[1]高勇强. 企业不当政治行为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 软科学,2008,22(6):57-62.

[2]张建君,张志学.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 管理世界,2005(7):94-105.

[3]Hillman A J,Keim G D, Schuler D. Corporate Political Activity: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4, 30(6):837-857.

[4]叶广宇,冯惠平. 关系型企业政治战略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23-27.

[5]Hillman A J, Michael A Hitt. Corporate Political Strategy Formulation: A Model of Approach, Participation and Strategy Decision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24(4):825-842.

[6]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2): 242-266.

[7]Li H, Zhang Y. The Role of Managers Political Networking and Functional Experience i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8) : 791-804.

[8]马富萍,李燕萍.资源型企业高管社会资本、资源获取与技术创新[J].经济管理,2011,33(8):51-59.

[9]邹国庆,高向飞,高春婷.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机制:基于合法性与交易费用的研究视角[J]. 软科学,2010,24(2):45-50.

[10]Xin K R, Pearce J L. Guan xi: 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6): 1641-1658.

[11]田志龙,高勇强,卫武. 中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研究[J]. 管理世界,2003(12):98-106.

[12]卫武,李克克. 基于政府角色转换的企业政治资源、策略与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J]. 管理科学学报,2009,12(2):31-43.

[13]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1, 2(1): 3-21.

[14]Anderson P, Tushman M L.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 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4): 604-633.

[15]Slinko I, Evgeny Yakovlev, Ekaterina Zhuravskaya. Laws For Sale: Evidence from Russia[J].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 Review, 2005, 7(1): 284-318.

[16]田雪莹,叶明海,蔡宁. 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实证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773-778.

[17]Tsai W,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41(4): 464-476.

[18]Campos N F F, Giovannoni. Lobbying, 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Influence[J]. Public Choice, 2009, 131(1-2):1-21.

[19]Windsor D. Toward a Global Theory of Cross-Border and Multilevel Corporate Activity[J]. Business&Society , 2007, 46(2):253-278.(责任编辑:王惠萍)

(2)不同的企业政治战略类型对政策优惠的影响存在差异

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识别出企业不同的政治战略对政策优惠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企业不同的政治战略对企业政策优惠均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力度不同。其中,财务刺激策略对企业政策优惠的效应最大(0.551),政绩支持策略其次(0.308),最后是信息支持策略(0.176)。这与Campos和Giovannoni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他们认为即使在不发达国家,游说和政治捐献也比行政贿赂更加有效[18]。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的财务刺激策略在特殊的社会关系文化情景下已经成为人情关系下的一种“礼物”,它与“行贿”的区别不在于交换是否有工具性动机,而在于它把发展和保持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3)政治社会资本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从表3的效应分解中不难看出,企业政治战略的三个特征分别对政治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直接效应等于总效应,间接效应为0;同时,企业政治战略特征对政策优惠的作用是间接并非直接的,两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这说明企业政治战略通过政治社会资本间接影响政策优惠的作用机理。其具体作用路径为:企业通过政治战略建立和改善企业与政府官员的关系,建立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和规范,并在频繁的互动中共享语言和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具有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研究结论支持了Windsor提出的企业政治战略链模型(political strategy chain),即“政治策略购买关系—政企关系购买影响力—影响力购买产出” [19]。此外,研究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在转轨时期,企业通过正式途径影响公共政策的成本可能十分昂贵,借助中国特色的“熟人”文化情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一成本,并通过强化“社会排斥”使本应是公共品的公共政策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

参考文献:

[1]高勇强. 企业不当政治行为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 软科学,2008,22(6):57-62.

[2]张建君,张志学.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 管理世界,2005(7):94-105.

[3]Hillman A J,Keim G D, Schuler D. Corporate Political Activity: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4, 30(6):837-857.

[4]叶广宇,冯惠平. 关系型企业政治战略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23-27.

[5]Hillman A J, Michael A Hitt. Corporate Political Strategy Formulation: A Model of Approach, Participation and Strategy Decision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24(4):825-842.

[6]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2): 242-266.

[7]Li H, Zhang Y. The Role of Managers Political Networking and Functional Experience i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8) : 791-804.

[8]马富萍,李燕萍.资源型企业高管社会资本、资源获取与技术创新[J].经济管理,2011,33(8):51-59.

[9]邹国庆,高向飞,高春婷.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机制:基于合法性与交易费用的研究视角[J]. 软科学,2010,24(2):45-50.

[10]Xin K R, Pearce J L. Guan xi: 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6): 1641-1658.

[11]田志龙,高勇强,卫武. 中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研究[J]. 管理世界,2003(12):98-106.

[12]卫武,李克克. 基于政府角色转换的企业政治资源、策略与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J]. 管理科学学报,2009,12(2):31-43.

[13]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1, 2(1): 3-21.

[14]Anderson P, Tushman M L.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 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4): 604-633.

[15]Slinko I, Evgeny Yakovlev, Ekaterina Zhuravskaya. Laws For Sale: Evidence from Russia[J].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 Review, 2005, 7(1): 284-318.

[16]田雪莹,叶明海,蔡宁. 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实证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773-778.

[17]Tsai W,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41(4): 464-476.

[18]Campos N F F, Giovannoni. Lobbying, 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Influence[J]. Public Choice, 2009, 131(1-2):1-21.

[19]Windsor D. Toward a Global Theory of Cross-Border and Multilevel Corporate Activity[J]. Business&Society , 2007, 46(2):253-278.(责任编辑:王惠萍)

(2)不同的企业政治战略类型对政策优惠的影响存在差异

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识别出企业不同的政治战略对政策优惠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企业不同的政治战略对企业政策优惠均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力度不同。其中,财务刺激策略对企业政策优惠的效应最大(0.551),政绩支持策略其次(0.308),最后是信息支持策略(0.176)。这与Campos和Giovannoni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他们认为即使在不发达国家,游说和政治捐献也比行政贿赂更加有效[18]。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的财务刺激策略在特殊的社会关系文化情景下已经成为人情关系下的一种“礼物”,它与“行贿”的区别不在于交换是否有工具性动机,而在于它把发展和保持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3)政治社会资本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从表3的效应分解中不难看出,企业政治战略的三个特征分别对政治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直接效应等于总效应,间接效应为0;同时,企业政治战略特征对政策优惠的作用是间接并非直接的,两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这说明企业政治战略通过政治社会资本间接影响政策优惠的作用机理。其具体作用路径为:企业通过政治战略建立和改善企业与政府官员的关系,建立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和规范,并在频繁的互动中共享语言和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具有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研究结论支持了Windsor提出的企业政治战略链模型(political strategy chain),即“政治策略购买关系—政企关系购买影响力—影响力购买产出” [19]。此外,研究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在转轨时期,企业通过正式途径影响公共政策的成本可能十分昂贵,借助中国特色的“熟人”文化情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一成本,并通过强化“社会排斥”使本应是公共品的公共政策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

参考文献:

[1]高勇强. 企业不当政治行为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 软科学,2008,22(6):57-62.

[2]张建君,张志学.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 管理世界,2005(7):94-105.

[3]Hillman A J,Keim G D, Schuler D. Corporate Political Activity: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4, 30(6):837-857.

[4]叶广宇,冯惠平. 关系型企业政治战略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23-27.

[5]Hillman A J, Michael A Hitt. Corporate Political Strategy Formulation: A Model of Approach, Participation and Strategy Decision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24(4):825-842.

[6]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2): 242-266.

[7]Li H, Zhang Y. The Role of Managers Political Networking and Functional Experience i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8) : 791-804.

[8]马富萍,李燕萍.资源型企业高管社会资本、资源获取与技术创新[J].经济管理,2011,33(8):51-59.

[9]邹国庆,高向飞,高春婷.组织间关系的作用机制:基于合法性与交易费用的研究视角[J]. 软科学,2010,24(2):45-50.

[10]Xin K R, Pearce J L. Guan xi: 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6): 1641-1658.

[11]田志龙,高勇强,卫武. 中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研究[J]. 管理世界,2003(12):98-106.

[12]卫武,李克克. 基于政府角色转换的企业政治资源、策略与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J]. 管理科学学报,2009,12(2):31-43.

[13]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1, 2(1): 3-21.

[14]Anderson P, Tushman M L.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 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4): 604-633.

[15]Slinko I, Evgeny Yakovlev, Ekaterina Zhuravskaya. Laws For Sale: Evidence from Russia[J].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 Review, 2005, 7(1): 284-318.

[16]田雪莹,叶明海,蔡宁. 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实证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773-778.

[17]Tsai W,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41(4): 464-476.

[18]Campos N F F, Giovannoni. Lobbying, 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Influence[J]. Public Choice, 2009, 131(1-2):1-21.

[19]Windsor D. Toward a Global Theory of Cross-Border and Multilevel Corporate Activity[J]. Business&Society , 2007, 46(2):253-278.(责任编辑:王惠萍)

猜你喜欢

中介作用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对物流外包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
动机调控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
社会影响、认知互动与微博互动数字广告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组织支持、自主性与民警心理健康服务者工作
双元学习与创造力对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