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2014-05-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涎腺腮腺发病率

胡 斌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胡 斌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目的 分析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口腔涎腺恶性肿瘤患者10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结果 男女比例为1.3∶1,平均年龄为45.3岁,腮腺、腭部、舌下腺发病率最高,病理类型多见腺样囊性癌以及黏液表皮样癌。结论 口腔涎腺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腮腺、倾下腺以及腭腺是高发部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恶性肿瘤;涎腺;临床特点

涎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多为良性肿瘤,恶性涎腺肿瘤相对少见[1]。为探讨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06例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口腔涎腺恶性肿瘤患者106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59例,女性47例,年龄在4~88岁,平均为(45.3±10.2)岁。

1.2 方法

分析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肿瘤部位、肿瘤病例类型等资料。

2 结 果

2.1 年龄及性别构成

男性59例,女性47例,男女比例为1.3∶1。患者的年龄4~88岁,其中,4~18岁5例(4.7%),18~39岁11例(10.4%),40~70岁70例(66.0%),71~88岁10例(9.4%)。40~70岁为高发年龄段。2008年至2013年期间,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在性别构成方面,女性患者的构成比有上升趋势,详见表1。

2.2 发病部位以及性别组成

本组106例涎腺恶性肿瘤中,腮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颌下腺,腭部小涎腺次之,最低为牙龈。男性的倾下腺及上颌窦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舌下腺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腮腺及腭部发生率差异不大。详见表2。

表1 年龄及性别构成

表2 发病部位以及性别组成

2.3 病理类型

本组106例患者中,104例(98.1%)为上皮源性肿瘤,另2例(1.9%)为恶性淋巴瘤。病理分类中,39例(36.8%)为腺样囊性癌,22例(20.8%)为黏液表皮样癌,12例(11.3%)为腺癌,其他33例(31.1%)。

3 讨 论

涎腺肿瘤是一种特有口腔颌面部肿瘤,目前国内尚无完善的流行病学资料[2]。有研究资料显示,涎腺肿瘤多见于腮腺,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但关于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报道资料还比较少[3]。本研究资料显示,口腔涎腺恶性肿瘤中有58.5%发生于腮腺,居于各发病部位的首位,与相关研究报道接近。腭部发病率为24.2%,居于第二位,但发病率约为腮腺部位1/2,牙龈部位的发病率最低,提示腮腺是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主要发病部位。

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年龄范围分布较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4岁,最大为88岁,其中,40~70岁发病率最高,占66.0%,为本病的高发年龄段。从病理类型而言,腺样囊性癌以及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病率最高,本组发生率分别为36.8%、20.8%,此外,腺泡细胞癌以及腺癌也较为常见,本组未见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以及涎腺导管癌等。上皮源性肿瘤在这类患者中最为常见,本组高达98.1%,而恶性淋巴瘤仅为1.9%。说明口腔涎腺恶性肿瘤少见恶性淋巴瘤。从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分析,2002年至2013年,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女性患者构成比有提高的趋势,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生化趋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40~70岁发病率最高,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发展。口腔涎腺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腮腺,在腭部、倾下腺也较为常见,舌下腺、上颌窦以及牙龈也有发生,但发病率较低。病理类型多见腺样囊性癌以及黏液表皮样癌,腺癌也较为常见,在临床研究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1] 杨金龙,赵广发.浅析涎腺恶性肿瘤临床上的误诊误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106-107.

[2] 夏勇,农晓琳.涎腺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1):46-49.

[3] 霍慧萍.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与超声诊断[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5):1114-1115.

R739.8

B

1671-8194(2014)18-0243-02

猜你喜欢

涎腺腮腺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PLAG1在涎腺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