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帕罗西汀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2014-05-05程玉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帕罗西绝经期综合征

程玉超

(济南市济阳县太平镇卫生院,山东 济南 251407)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帕罗西汀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程玉超

(济南市济阳县太平镇卫生院,山东 济南 251407)

目的 对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帕罗西汀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评价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72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0 mg的帕罗西汀,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定情况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SAS和SDS的评定情况,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对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症状,提升治疗的疗效,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心理护理干预;帕罗西汀;围绝经期综合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72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0 mg的帕罗西汀,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年龄为41~58岁,平均年龄为(49±7.54)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3±1.74)年;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2± 5.76)年。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年龄为42~57岁,平均年龄为(49±6.48)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3±2.31)年;受教育年限4~16年,平均(10±5.62)年。所有患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焦虑、抑郁等症状,无严重的肝、肾、心疾病病史。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均给予20 mg帕罗西汀进行药物治疗,每天1次。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身体变化等,以便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的情绪。②研究组:所有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情绪状况、性格特征、自身需求,采取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社会家庭的支持与干预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想法,帮助患者排解内心的困惑,不断的鼓励患者宣泄和表达内心的情感,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讲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原因、机制、治疗方法、主要表现和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充分认识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社会家庭的支持与干预:家属应调动社会家庭的力量,获取更多人关心和同情的愿望,并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减少家庭对患者的刺激,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以GQOLI-74的生活质量来评定其生活质量,并评分,如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未发生不良反应,且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较好;有效:部分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且身体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无效:心理和身体未恢复,且出现较多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血清学的调查中,首先要选取被检的血清。474份被检血清分别来自西州的几个养殖场,采集时均空腹颈静脉采血,摆成斜面,放在室温下待血液自然凝固析出血清后,离心取血清,冷冻保存待检。在进行选取被检血清时,要小心保存血清[1]。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组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且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的评定情况

比较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SAS和SDS的评定情况,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的评定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的评定情况比较[(),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研究组 36 39.17±6.34 43.51±7.24对照组 36 30.31±5.21 31.47±6.48

2.2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情况

对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 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主要指妇女绝经前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或波动致使植物性神经出现紊乱的现象,且伴有神经性心理症状的症候群,以抑郁、焦虑最常见,是女性重新建立生理与心理平衡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女性卵巢的功能会迅速减退,且雌激素水平下降和波动比较明显,再加上心理、社会等因素,导致其身心功能出现失调。

大部分女性都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通常焦虑、抑郁的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2]。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常以帕罗西汀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抑制脑神经原5-TH再摄取而发挥药效,从而达到控制和缓解焦虑抑郁症的目的。

帕罗西汀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药物,而心理护理是手术治疗中较为重要的护理方法,对疾病的康复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心理护理主要以心理支持作为基础,并结合健康教育、应对技巧、应激处理等方法,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降低其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进康复与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应尽量排除内心的负面情绪,经常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勇敢说出内心的想法,以乐观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3]。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药物与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表明,比较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SAS和SDS的评定情况,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对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综合征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主要的表现症状有焦虑、抑郁,通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疗效,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还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

[1] 杨根花.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2,4(1):133-134.

[2] 许云.心理护理干预对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9):146-147.

[3] 朱香红.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34例[J].中国药业,2011,7(19):153-154.

R473.74

B

1671-8194(2014)18-0375-02

猜你喜欢

帕罗西绝经期综合征
N-甲基帕罗西汀脱N-甲基的催化剂研究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Chandler综合征1例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