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98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2014-05-05李佑钊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胸腺肽斯汀荨麻疹

李佑钊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卫生院,重庆 401231)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98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李佑钊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卫生院,重庆 401231)

目的 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96例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胸腺肽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方案,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痊愈44例,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61%。对照组中痊愈33例,显效30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4.28%。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有更好的疗效,明显优于依巴斯汀联合胸腺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荨麻疹;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依巴斯汀;胸腺肽

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病因不明且发病机制复杂的临床常见皮肤疾病,目前认为50%以上为特发性的[1],与皮肤免疫功能及过敏有关。而反复发作≥6周以上的荨麻疹称为慢性荨麻疹,现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96例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对其使用两种不同药物联合胸腺肽进行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50例,女48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1.3岁;病程6周~5年,平均2.3年;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男48例,女5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1岁;病程8周~4年,平均2.1年;采用依巴斯汀联合胸腺肽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2]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门诊,临床诊断符合慢性荨麻疹,可见风团,伴瘙痒,病因不明,排除物理性、胆碱能性、血清病性、血管炎性荨麻疹、遗传血管性水肿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荨麻疹,病程≥6周,年龄12~65岁,男女不限,无其他脏器疾病,无醛固酮及低钾血症,1个月内未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调节药物,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对本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除外。

1.3 治疗方法

①药物来源: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浙江万马制药有限公司;依巴斯汀为日本卫材(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胸腺肽肠溶片,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②具体服药方法: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胸腺肽治疗方案,口服10 mg依巴斯汀,1次/天;口服20 mg胸腺肽肠溶片,3次/天。观察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口服60 mg盐酸非索非那定片,2次/天;口服20 mg胸腺肽肠溶片,3次/天。6周为1个疗程,两疗程后对比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1.4.1 荨麻疹的临床体征及分级见表1。由表1可根据,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来衡量治疗效果。

表1 荨麻疹的临床体征分级表

1.4.2 疗效诊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痊愈,皮疹积分下降指数>90%以上,各项体征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疹积分下降指数70%~90%,各项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轻微改善,皮疹积分下降指数30%~70%,辅助检查指数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瘀斑消失20%以下,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皮疹积分下降指数<30%,风团数目、直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瘙痒程度均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对比见表2。

从表2结果可得出观察组中痊愈44例,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61%。对照组中痊愈33例,显效30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4.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3 讨 论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且反复发作的风团样皮损,几乎每天都发生风团和瘙痒,病程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可能是因免疫或非免疫介导等原因导致的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织胺引起的。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化学介质常为组织胺,所以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组胺药。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就是临床上较为常用抗组胺药,它是第2代H1受体拮抗剂[3],能选择性地阻断H1受体,具有良好的抗组胺作用,同时能延迟白三烯的炎性反应,从而起到很好的抗过敏、抗炎作用,但无抗5-羟色胺、抗胆碱和抗肾上腺素作用。胸腺肽是由胸腺的组织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其主要生物学活性是连续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发育的各个阶段,放大并增强T淋巴细胞对抗原或其他刺激物的反应,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并促进淋巴细胞表达IL-2高亲和力受体[4]。

本次调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效果比较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1%,对照组总有效率64.2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研究显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詹姆斯.伯杰.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M].10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54.

[2] 张东红,温武坚.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2):27-28.

[3] 陆琪.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J].中国药业,2012,21(20):97.

[4] 朱兴采.胸腺肽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3):221.

R758.24

B

1671-8194(2014)18-0149-02

猜你喜欢

胸腺肽斯汀荨麻疹
枪口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荨麻疹预防效果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