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风汤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临床观察

2014-05-05闫安平吕晓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8期
关键词:面神经患侧急性期

闫安平 吕晓娟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胃风汤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临床观察

闫安平 吕晓娟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目的观察胃风汤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57例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1例给予胃风汤加减治疗;其中西药组26例,给予弥可保口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瞬目反射的影响。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后中药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经治疗后,中药组的H-B面神经分级构成比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患侧ENOG波幅损失轻的病例多于西药组(P<0.05);患侧B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风汤加减可明显改善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H-B面神经功能分级等,其疗效优于弥可保口服。

面神经麻痹 急性期 胃风汤

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 “面瘫”、“口僻”、“口眼歪斜”,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麻痹[1],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和恢复后期。本病多急性起病,数小时或3~5 d达到高峰。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认识不明确,因此治疗上无特效治疗方法,本院应用中药对本病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1)面神经麻痹发病初期1~7 d患者;(2)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中枢性病变所导致的面神经麻痹;(3)无糖尿病及其他影响神经功能恢复性疾病的患者;(4)就诊前未采用其他治疗措施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神经科和急症科门诊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面神经麻痹患者5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31例,年龄18~56岁,平均(36.78±5.42)岁;西药组26例,年龄21~61岁,平均(38.12±7.4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对本试验知情,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中药组应用胃风汤为主方,方药组成:葛根10 g,升麻6 g,柴胡10 g,蔓荆子6 g,干姜6 g,草豆蔻10 g,黄柏10 g,羌活10 g,蒿本10 g,麻黄6 g,当归10 g,苍术10 g,白芷6 g,炙甘草6 g,大枣10 g。乏力者加黄芪 15 g,人参6 g;恶寒者加麻黄 4 g;头痛较重者加川芎10 g;面部抽搐者加全蝎3 g。水煎150 mL,分2次温服,日1剂。西药对照组应用弥可保500 μ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两组治疗期间注意避风、保暖。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观察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以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3-4]为准: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级。观察瞬目反射情况。瞬目反射测定:于治疗结束后记录双侧面神经电图(ENOG)潜伏期及振幅,计算患侧波幅损失比=(正常侧波幅-患侧波幅)/正常侧波幅×100%。记录双侧瞬目反射(BR)的R1、R2、R2′潜伏期、双侧差值,波幅目测比较低于50%为异常。

1.5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就诊时伴随的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均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显效:患者就诊时伴随的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面肌运动时仍伴有轻微的口角偏斜。好转:患者就诊时伴随的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轻微,面肌静止时伴有明显口角偏斜。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经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构成比比较见表2。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分级情况比较(n)

2.3 两组面神经电图ENOG与瞬目反射BR比较 见表3。经治疗后中药组患侧ENOG波幅损失轻的病例多于西药组(P<0.05);患侧B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后ENOG结果比较(n)

3 讨论

李东垣属补土派,师从易水张元素,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认为诸病皆从脾胃而生,贼邪不能独伤人,两虚相得才能致病[3]。胃是元气的源头,脾为胃行其津液,脾外有所主而内无所受,依靠其运化功能将胃吸收的营养输布全身,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亦从而病矣。脾胃元气不足则脉络空虚,易致虚邪贼风乘虚而入,面部是阳明胃经的分布区域,如果胃阳气不行,卒然受风邪则“邪气纵缓,正气即急”,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为主要症状。其用药治疗注重药物的升降浮沉之理,根据疾病的情况采用“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之法。

胃风汤出自《脾胃论》中调理脾胃治验篇。方中用葛根为君,以升脾胃之阳、且可祛风散寒解痉;升麻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两经,使行阳道,清阳自脾胃中右迁;柴胡引清阳上行春令、滋春和之气,使诸经之气右迁,以生阳明之气,万化之根蒂。二药共为臣药,有“从下上者引而去之”,“在经者宜发之”之义;干姜温脾、草豆蔻温胃以升阳散寒,以助脾胃清阳,利枢机,为使药;蔓荆子、白芷、麻黄、羌活、苍术升阳散风;黄柏有反佐之义,可制约药物过于温燥,且可制阴分之火,可避免脾胃虚弱引起的相火偏亢,所导致的“壮火食气”;当归养血活血和血,以补脉络空虚,且“治风必治血,血行风自灭”;炙甘草、大枣缓中补虚以安胃。综上所述,本方着眼于升发胃的清阳以散侵入经络的虚邪。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胃风汤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能够明显改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的构成比,证明应用该方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但在其电生理方面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验证。

[1]田艳亚.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34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6(6):739.

[2]石春辉,刘兴琼.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574-575.

[3]王兴林,黄德亮.面神经麻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0-86.

[4]何瑞峰,郭瑞兰,何逸均.针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1):116-117.

[5]刘洪.《脾胃论》用药规律探讨[J].河北中医,2009,33(8):1235.

R745.1+2

B

1004-745X(2014)08-1552-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8.070

2013-12-08)

猜你喜欢

面神经患侧急性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更 正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