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拉克索与溴隐亭治疗帕金森病的对照研究

2014-05-04张雪玲

中国药业 2014年15期
关键词:普拉克激动剂多巴胺

杨 永,张雪玲

(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2.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治疗包括外科治疗、深部电刺激、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药物治疗等,但目前主要还是药物治疗[1]。左旋多巴(L-dopa)是临床常用的PD治疗药物,其复方制剂美多芭(madopar)可提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利用率,并可使不良反应减低,已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多巴胺(DA)替代疗法主要用药。溴隐亭是临床应用最早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而普拉克索是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的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僵直及震颤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疗效,且由于半衰期长,可长时间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从而起到减少美多芭用药次数与用药剂量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笔者对普拉克索与溴隐亭联用美多芭用于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来鼓楼医院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124例,根据英国Brain Bank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排除标准:创伤、化学药物、脑血管病及其他病因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者;PD手术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分裂症、癫痫发作或药物滥用患者;对普拉克索、溴隐亭、美多芭或其他产品中任何其他成分过敏;有严重的心、肾、造血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其中男76例,女 48例;年龄56~75岁,中位年龄63岁;病情分级(Hoehn-Yahr分级)为Ⅱ~Ⅲ级;病程为 2~5年;正接受稳定剂量至少30 d的美多芭或其他PD药物(非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且就诊前至少15 d未服用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普拉克索组(A组)和溴隐亭组(B组),各6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1.2 治疗方法

A组最初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片(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0069,规格为每片 0.25 mg)0.375 mg /d,分3次口服,作为最低治疗剂量,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安全性每7天增加0.375 mg,至症状达到稳定,即以此作为维持量,最大剂量不超过4.5 mg/d;B组给予甲磺酸溴隐亭片(匈牙利吉瑞大药厂,国药准字 H20020335,规格为每片 2.5 mg)1.25 mg /d,分2~3次口服,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安全性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2.5 mg/d。两组患者均给予美多芭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30198,规格为每片 0.25 g)口服62.5~500 mg,2 ~4 次 /日(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增减),疗程持续3个月。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2]

观察记录主要疗效评定指标PD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的运动检查总评分、第Ⅱ部分(UPDRSⅡ)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评分相对基线的变化;观察记录次要疗效评定指标:PD评定量表第Ⅳ部分(UPDRSⅣ)的治疗并发症总评分、美多芭每日剂量相对基线的变化;观察并记录药物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指标:用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厌食、上腹部不适、便秘、头晕、嗜睡、视觉异常、体位性低血压、失眠等,记录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对症治疗或与调整用药剂量的关系,判断药物的影响;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HAMD 24项评定抑郁症状,总分超过35分为重度抑郁,20~34分为中度抑郁,9~19分为轻度抑郁,未超过8分为无抑郁。

采用改良Webster量表及UPDRS评分,将治疗前后评分进行比较,评价药物疗效。计算公式:有效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疗效判定标准:100%为痊愈,50% ~99%为显效,20% ~49%为进步,小于 20%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进步。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5。A组62例患者中,出现3例头晕,4例恶心,2例嗜睡,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B组62例患者中,3例出现头晕,4例恶心,2例便秘,2例下肢可疑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均为轻度且都能坚持治疗,对研究进程无影响,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表2 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 B组治疗后比较,△ P<0.05。

组别A组△△△B组UPDRSⅣ0.39 ± 0.08 0.08 ± 0.03 0.37 ± 0.06 0.12 ± 0.09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UPDRSⅢ32.08 ± 6.25 21.70 ± 4.21 32.79 ± 5.14 26.93 ± 3.98 UPDRSⅡ12.93 ± 4.06 8.28 ± 3.04 12.89 ± 4.13 10.13 ± 2.51

3 讨论

PD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临床表现以抖、僵、硬为主,并伴有认知、情感功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等症状,常见的伴随症状为抑郁障碍,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近40%的PD患者合并抑郁障碍,而其中严重抑郁约占50%[3]。因PD临床具有多样性、异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使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难度加大,故PD防治成为了神经内科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4]。

表3 两组患者美多芭日平均剂量比较(,mg)

表3 两组患者美多芭日平均剂量比较(,m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组别A组(n=62)B组(n=62)治疗前653.16 ± 261.25 662.17 ± 298.13治疗后493.18 ± 211.04 501.19 ± 301.21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5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mg)

表5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m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 B组治疗后比较,△ P<0.05。

组别A组(n=62)B组(n=62)治疗前22.78 ± 4.56 22.87 ± 3.71治疗后15.95 ± 3.72 22.78 ± 3.26△

PD的治疗可分为外科治疗、深部电刺激、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药物治疗等。见效快,但长期疗效不佳且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的传统外科手术现已近淘汰;深部电刺激远期效果不确切且无法逆转PD的进程,费用高昂,普及存在困难;而干细胞移植治疗和基因治疗也仍处于研究阶段,普及推广尚需时日,因而目前治疗PD的主要方法仍是药物治疗[5]。

左旋多巴是临床常用的PD治疗药物,其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直立性低血压、尿失禁、尿潴留、失眠、幻觉等。但其复方制剂美多芭可提高了同等剂量下丘脑内左旋多巴的浓度及其利用率,并可将其在外周转化为DA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减低,已逐渐成为临床上常用的DA替代疗法主要用药[6]。但无论是左旋多巴还是美多芭,都对伴抑郁症状者无效,常需合用抗抑郁剂[7]。

溴隐亭是传统的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主要为D2受体激动剂,兼有轻微拮抗D1受体的作用,是临床应用最早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用治疗PD效果不明显,而与左旋多巴制剂合用可减轻运动波动、开关现象等,主要机制是通过激动突触前膜自身受体D2使多巴胺的释放减少而达到治疗舞蹈样多动的效果[8]。而溴隐亭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肢体浮肿等,有时可出现低血压、运动障碍、多动症和精神障碍等[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不断研制成功为PD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10],普拉克索(pramipexole)属于非麦角碱D2类受体激动剂,以往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而它不同于以往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的D2受体激动剂,对PD患者的运动不能、僵直及震颤等症状具有明显的有效性,而且由于其半衰期长,可长时间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从而起到减少美多芭用药次数与用药剂量的作用[11]。既往有研究表明,适量的普拉克索具有抗焦虑、抗抑郁和抗快乐感消失的作用,甚至较传统抗抑郁药起效更快[12]。

结果表明,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评分UPDRSⅢ及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组下降更明显(P<0.05),说明普拉克索组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对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评分的改善优于溴隐亭组;两组UPDRSⅣ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对治疗并发症评分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两组均能降低美多芭日平均剂量(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 组 HAMD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B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说明A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为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用于PD的治疗能明显改善运动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和治疗并发症评分,降低美多芭日平均剂量,治疗总有效率高,且能改善患者抑郁状况,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为轻度,安全性高,与溴隐亭联合美多芭比较,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颖琳,史美甫.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J].中国药业,2005,14(12):19-22.

[2]钱若兵.帕金森病的UPDRS评分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0(2):92 -94.

[3]张运仓.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30):185 -187.

[4]张医芝.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姚亚妮.普拉克索添加治疗帕金森病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9.

[6]王文峰.美多芭方案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0(7):21 - 22.

[7]张深山,叶凯文,高镇松.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0(7):908 - 910.

[8]江丽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2):232 - 234.

[9]孙 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2(3):137 - 140.

[10]刘 凌,李 娟.关于普拉克索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16):59 - 60.

[11]刘 洋,张雅西,李 倩,等.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Meta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45 -48.

[12]朱宝霞.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45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610 - 611.

猜你喜欢

普拉克激动剂多巴胺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饲料中β-受体激动剂检测方法前处理方式改进研究
Can We Ever Stop Thinking? 我们能够停止思考吗?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有种降糖药每周只需打一针
基于TRPV1和P2X3交互作用的大鼠外周痛感觉调控机制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