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弹丸”质量比较

2014-05-02姚少红蒋炳辰杨晓明肖国有

海南医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注射法三通弹丸

姚少红,蒋炳辰,杨晓明,肖国有

(1.北海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广西北海536000;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广西 南宁 530021)

三种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弹丸”质量比较

姚少红1,蒋炳辰1,杨晓明1,肖国有2

(1.北海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广西北海536000;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研究核素肾动态显像中三种不同“弹丸”注射法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中的质量优劣。方法将180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三组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相同,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进行“弹丸”注射,采用肾动态显影图像质量合格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三种方法穿刺质量和“弹丸”显影质量。结果三者穿刺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3.3%、三通管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8.3%,直接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95.0%,三种“弹丸”注射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直接注射法形成的“弹丸”质量最好。结论加强直接注射法技能演练,提高“弹丸”注射质量,在肾动态显像中才能更好地判断肾功能。

弹丸注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99mTc-喷替酸;肾动态显像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4.19.1158

“弹丸”注射是临床核医学显像中的一项主要技术之一,“弹丸”注射即以快速的方式让活度足、容积小的放射性药物注入血管,使药物基本保持“聚集”而不扩散的“团块”通过相关血流灌注区域,有助于我们观察相关区域血流灌注状况。“弹丸”注射质量也是核素肾动态显像成败关键因素[1]。肾动态显影前首先要将放射性显像剂99mTc-DTPA尽可能短的时间快速推入静脉内,使显像剂在静脉内形成“弹丸”,“弹丸”的质量影响到腹主动脉血流灌注、分肾功能的显像判别及GFR的测定。本文对传统直接注射法、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进行“弹丸”注射进行比对,探讨他们在肾动态显像中“弹丸”质量的优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2013年在我科进行肾动态显像的180例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78例,年龄(53.4±14.8)岁,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各60例,三组患者的体重、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仪器、药物及显像准备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显像仪(SPECT/CT)Philips Precedence 16,CT为16层诊断级;配低能通用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64×64;99Mo-99mTc发生器由北京原子能高科公司提供,喷替酸(DTPA)标记药盒由江苏原子能研究所江源制药厂提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标记显像药物99mTc-DTPA,99mTc-DTPA放化纯度>95%,静脉注射99mTc-DTPA,活度剂量110~296 MBq,药物体积0.5 ml。先详细记录患者本次检查相关的病史和资料,包括患者的身高(cm)和体重(kg),检查前30 min嘱患者饮水300~500 ml,检查前排尿,先把注射药置于预制架子上靠近探头中心测量活度(检查完同样测定注射器内残余放射性药物活度),随后让患者背部紧贴探头,使双肾和膀胱包括在探头视野内,保持检查体位,将显像剂“弹丸”注入,立即行连续双肾动态采集。肾动脉灌注显像:2S/帧,共30 s,肾功能显像:30S/帧,共20~30 min。每例患者均由一名技术熟练的护士选择右侧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操作,选用2 ml注射器,7#针头,患者注射侧的衣袖不应过紧,以能塞入两指为宜。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独立分析,取得共同结果。

1.2.2 “弹丸”注射方法(1)Ⅰ组常规消毒皮肤后,于肘上6 cm处扎好压脉带,注射者见回血后推药,迅速松开压脉带,同时嘱患者松拳,将其手臂抬高,药液以“弹丸”注入。(2)Ⅱ组检查前穿刺好静脉留置针,先把内装3 ml无菌生理盐水接上留置针,回血证明静脉穿刺成功后,换接内装99mTc-DTPA注射器并迅速把药物推完,马上换回生理盐水并迅速推完。(3)Ⅲ组准备约10 ml无菌生理盐水。将7#头皮针、放射性药物注射器与生理盐水注射器分别连接三通阀。显像检查时,常规消毒皮肤后于肘上6 cm扎好压脉带,先将放射性药物推注完在三通阀与静脉之间,同时迅速松开压脉带,再将生理盐水10 ml加压推注,冲击三通阀中的显像剂,使其以“弹丸”形式注入。

1.3 “弹丸”质量评价标准以肾血流灌注曲线表现为一个光滑的放射峰,为“弹丸”注射质量佳(良好);表现为一个复合的或锯齿状的放射峰,为“弹丸”注射质量欠佳;表现为“双峰”样灌注曲线、相应肾脏功能曲线呈持续样上升型[2]表示“弹丸”不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注射法穿刺成功率Ⅰ组穿刺成功58例,2例穿刺后由于血管脆微引起渗漏水肿造成穿刺失败,成功率为96.7%,Ⅱ、Ⅲ组穿刺后可观察片刻,见回血畅通才胶布固定针头,成功率为100%,但三者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45,P=0.132)。

2.2 肾动态显像中“弹丸”质量Ⅰ、Ⅱ、Ⅲ组间的“弹丸”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P=0.000),Ⅰ组分别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Ⅰ组质量最佳,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弹丸”注射方法的质量比较[例(%)]

3 讨论

核素肾动态显像是一种简单、安全评价肾脏功能的核医学检查方法[3]。其对肾动脉血流灌注、准确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早期发现肾功能不全、评价肾功能状态,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4]。其中要想获得良好肾动态显像结果,必须保证“弹丸”注射的质量。良好的“弹丸”注射技能与方法一直是核医学护理技术所寻求,工作中我们未断过寻求与探索新方法、持续改进。传统的直接注射法方法简便,但要求术者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过硬操作技能;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确实容易做到弹丸注射时无渗漏,但99mTc-DTPA药物体积本身少,留置针和三通管附置管道又长,推完放射性药物后又推注盐水清洗管道,这无疑把“弹丸”拉长成“火箭”。本研究对“弹丸”注射传统直接注射法与留置针法、三通管注射法进行比较,后两者注射成功率均为100%、略高于传统直接注射法的96.7%。但“弹丸”成型质量判别时,传统直接注射法良好率为95%,明显高于留置针法和三通管注射法的33.3%和38.3%。

影响“弹丸”注射法成败主要有三种因素,检查者血管、年龄及操作者技术[5]。核素肾动态显像中操作者技术和检查者血管对传统“弹丸”注射质量是关键考验,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大部分是慢性肾炎或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尿毒症的患者,这些患者肾功能衰弱、心肌受损等,肾排毒力差、毒性物质蓄积、酸性代谢产物增多,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全身毛细血管、静脉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弹丸推注药要求速度一定要快,这对有一定的脆性及渗透性增强的血管造成一定的压力,更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和外渗。碰及此类检查者,选择的血管应尽量大、直、容易穿刺的,回抽有血,经验判断针头己在血管里,即决定推注药物;静脉窦的生理特点往往是弹丸注射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6]。肾动态显像中1例患者肘正中静脉处一较明显的静脉窦,注入的药物由于静脉窦的阻隔而导致弹丸前进速度明显变缓,体积由球形变长卵圆形而被拖长,达不到弹丸注射的效果。由此可见,为提高弹丸注射的成功率,应避免在有静脉窦的静脉行弹丸注射或跳跃静脉窦在其前方,这要考验我们护技人员血管识别能力与过硬的穿刺本领[5]。当然,在碰到血管极度微小、质地脆的患者,没有一针见血的把握时,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才是我们最后的选择。7#头皮针操作较直接用同等型号注射器针头穿刺容易,操作者穿刺血管成功率高,根据血管走向平行进针,更不容易穿破。7#头皮针连接着硅胶管的长度在3 cm不影响弹丸注射效果。

总而言之,传统的“弹丸”注射法,其方法简便,“弹丸”成型好。需要核医学护理技术人员练造过硬的注射技能、把持微小环节不忽略,则可提高“弹丸”注射质量,为核素肾动态显像提供有力支持。

[1]雷蕾,张莉,杜涛.3种“弹丸”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1)∶106-107.

[2]杨宝军,李险峰,赵德善,等.弹丸注射质量与Gates法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5)∶426-427.

[3]黄祝娇,黄爱银,关则雄.两种弹丸式注射方法在肾检查对比的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9)∶1352-1354.

[4]杜晓英,李林法,何强,等.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5)∶266-270.

[5]艾慧芳,张铁利,王芬,等.弹丸注射影响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2(3)∶199-200.

[6]何值聪.弹丸注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 12(11)∶3069.

R452

B

1003—6350(2014)19—2946—02

2014-02-03)

肖国有。E-mail:jyq12398@126.com

猜你喜欢

注射法三通弹丸
一起热压三通开裂失效机理研究
超高速撞击下球形弹丸破碎特性仿真研究
神秘的『弹丸』
空化槽对弹丸水下运动特性的影响
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挥发酚影响因素探讨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三通两平台”推动下的我国在线教育出版发展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流动注射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方法差异性检验
弹丸对预开孔混凝土靶体侵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