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背景下船舶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04-30郭欣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工学结合

郭欣

摘要: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定义入手,分析高职院校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怎样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训、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实现专业外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外语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船舶专业外语;工学结合;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110-03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2006年,我国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以船舶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我不断探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船舶专业外语课程中的应用,期望以此增强我高职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船舶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以往的专业外语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缺乏能与职业岗位需求紧密衔接的专业性实践课程。很多高职院校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培养模式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

其次,我的专业外语课程设置没有根据船舶各具体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分析,在实训课程开发上缺少设计,如实训课程的内容安排、校企合作开发比例、实训学时比例等脱离职业岗位需求,缺乏足够深入的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教学研究。

再次,在校企合作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训基地建设障碍重重。船舶企业没有太多途径提供相应的船舶英语实训环境,即使学生走进企业,也没有机会将专业英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也存在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实训设备场地不够、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限制了专业英语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专业外语课程中的应用

(一)构建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教材体系

我尝试打破传统教材的选编模式,由企业专业人士、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撰写教材。教材编写目标贴合课程培养方向,充分利用船舶企业的资源,结合多媒体资源库及网络途径获取充足的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资料,注意难度适中、循序渐进,既注重船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锻炼,又兼顾语言的掌握。在编写专业英语教材时,要贴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深入浅出。

我所尝试的教材编写思路如下:

1.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编写思路,以企业要求、岗位标准为编写目标,以与企业专家沟通合作为编写方式,围绕职业活动,在教材中模拟工作情境,提出工作任务,着眼于完成任务的方法与过程。在内容设计上突出岗位操作技能,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2.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新优化内容体系,将教材从原有的10个单元删减为8个,并根据教学需要重新调整单元顺序安排。每一单元的内容设置不能超出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同时增加自主学习内容及实训操练内容的设置比例,构成“教—学—练”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专业外语教材体系。

为此,我们创新采用了“教—学—练”三位一体的专业外语教材体系,如图1所示。

(二)建成专业外语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以任务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与方式 我们深入船舶企业内部调研,了解船舶行业对船舶人才的需求状况,对船舶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总结人才需求标准。根据船舶企业要求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中。(1)实验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注重培养我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2)实训教学。是对我学生的船舶专业英语语言操作技能、船舶知识与英语语言相结合的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我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3)实习教学。尝试对我的船舶专业外语教学开展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船舶专业外语课程中加入毕业设计环节,此外还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活动。我对船舶专业外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职业,将校内所学的船舶理论和技能与船舶英语知识相结合,并应用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我的船舶专业外语设置突出“职业性”,目标岗位能力突出“技术性”;另一方面,我的船舶专业外语教学在内容上注重“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要通过船舶专业外语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采用可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尝试对专业外语教学实施“学生主体、任务驱动”的工学项目派遣实训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其依托基础是校企合作,实施方式是任务驱动,组织方式是项目派遣。基于此组建工学作业团队,联系工学项目派遣对口企业。如此一来,专业外语课程带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也可以成为骨干校建设中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出发,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SECP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船舶为背景,以英语为平台,以能力为主线,以技能实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往我讲授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很大,一般由各系自主安排,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整合学院各系英语教师资源,做好教材使用的统一规划,同时对基础课部的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培训,负责讲解船舶专业英语的基础课程,尽可能地解决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过渡与衔接问题。

2.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我作为骨干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大量的社会实践,让我学生到企业中去,才能真正熟悉企业的制度和文化,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在船舶企业的岗位实践中受到职业素质的训练。船舶骨干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依托实训基地建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我的人才培养质量。由学院进行硬件投资,建立专业英语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的设置与管理要配合专业外语教学内容,配置船舶模型和大量英文船舶资料图片,模拟船舶企业岗位环境,提供学生英文会话实践情境,使学生可以在实训教室中用英语介绍船舶的类型﹑船舶的结构﹑重要的船舶设备,练习船舶专业英语词汇,并模拟船舶商务谈判情境或船舶企业生活情境进行英语对话。要与船舶企业做好沟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企业实训基地,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分配实践教学课时,给学生提供船舶英文资料翻译及与国际船舶企业管理人员交流的机会。endprint

3.研究各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设置情况,引进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系统,开发网络英语视听说课堂,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目前,我引进了先进的朗曼英语自主学习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众多情境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4.建立校内英语证书培训基地,做好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船舶岗位能力培养的培训工作。我已经有针对全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设置的培训中心,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并开展了多期授课。今后还要尝试开展专业外语的岗前培训和职业能力培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证书和能力保障。

5.我们参照其他专业的做法,对我的外语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95%,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提高具有教授及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同时,利用“季节差”实现校企精英互通的弹性“双兼职”,以打造一支高品质的“行家能手”兼职教师队伍。还要鼓励英语教师利用暑假参加企业挂职锻炼活动,到实践中学习船舶理论,撰写挂职锻炼心得。我有部分讲授专业英语的教师在暑期深入船舶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了解船舶企业,学习船舶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6.在专业外语考核模式中,要摒弃常模参照评价,采用标准参照评价。职业英语专业教学采用标准评价的依据就是获得职业情境下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评价结果。对于船舶高职院校而言,测试情境要求尽量与实际的船舶工作情境相似,使评价证据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还要根据学生在船舶外语的职业情境中所完成的相应的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推断他们是否获得了相应的英语运用能力。工学结合的专业外语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将船舶企业评价、船舶岗位实训评价纳入期末考试测评中,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我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过程中,要有人性化评价,以此促进每个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要针对我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定个别化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如客观测试与口语测试相结合,现场船舶外语职业情境测试与知识测试相结合等。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场景模拟、口头和书面提问、实训演练等来评价和认定我学生船舶英语的运用能力。

船舶专业外语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可以加强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及课程的准确设置,可使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由此可以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体现。因此,这项改革的研究还应继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蒋文.以工学结合模式推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2011(27).

[2]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

(责任编辑:王恒)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工学结合
三位一体的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策研究
现行高校师资培训体制问题剖析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一体化教育实践基地模式构建研究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独立学院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