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东南亚战略
2014-04-30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和经济商贸伙伴。中国与东盟关系历经“黄金十年”,正处于共同努力创造“钻石十年”、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关键历史时期;同时,对中国而言,这一地区又与生俱来地存有变数和不确定性,内外部环境复杂,存在各方面挑战和风险,如中国与某些国家存在的南海争端问题,又如西方国家无所不在的渗透和干预,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无论从历史渊源、文化传统还是地缘政治、经贸往来、民间交往看,都是难以割裂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加深对东南亚国家的了解,形成和提升对东南亚地区的整体战略,全面展开相关学术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发展道路上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成功的东南亚战略,必须基于对东南亚地区形势复杂性的深入分析。作为亚太地区秩序的传统主导者,美国正强势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出于自身战略需要,也都在不断加强与东盟的经贸、政治与安全联系,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虽然离不开中国的崛起和繁荣,但也难免为这些强大的外在政治力量所干预、左右,因此就始终面临战略上的两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需要以新的战略思路,进一步巩固与东盟之间业已存在的紧密联系。
成功的东南亚战略,又必须基于对东南亚国家自身发展状况、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及演变趋势的精准把握。虽不乏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但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仍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追赶者,而且面临着历史、宗教、种族、产业结构、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因素的障碍、制约,在中国—东盟互动关系中,中国能为东南亚国家提供哪些战略机遇,能从东南亚国家借鉴哪些发展经验、得到哪些教训警示,也都需要不断进行战略上的梳理和思考。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2+7”战略等,事实上已经构成了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大战略”思想,将这些思想有效“落地”,需要学术研究和各领域实践同步推进。如果在具体政策环节上规划得当,周边关系稳步改善,则中国周边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可少一分肘腋之患,而多一分切身之利。这正是我们组织本期“中国的东南亚战略”专题策划的本心初衷。若能为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和国家整体安全战略贡献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则与有荣焉!
——《学术前沿》编者
中国同发达国家经济合作迅猛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而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却处于迅猛发展和飞跃的时代,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差距还很大,而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为接近,因此,中国与东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依据对东南亚的大战略的指引来推动全面的经济合作。
——周永生
泰国的政治危机呈现出一个逐步恶化的趋势,两大政治势力对抗从最初的暂时妥协联合直到最近的对立对抗,泰国社会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缝,国家陷入政府不存、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的困窘局面。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在先天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民主制是一场灾难。
——刘 霞
新加坡在法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化确保了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政治运作的民主机制、人才管理中的有序竞争、政治参与的理性进取、反腐机制的独立公正、执政过程的联通“地气”,为其政治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制度上的基础。凡此种种,都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
——黄 靖
要想让权力不被滥用,不被用来谋取个人私利,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这就要求有某种相对独立的政权形式。然而,印尼的现代化,恰恰是在以苏哈托为首的军人政权下开始的,在这种政体下,权力集中于苏哈托之手,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因而一旦统治者堕落蜕变,腐败即肆意横生,无法遏制。
——刘金源
越南所体现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与亚洲经济体有相似之处,在出口导向型战略作用下,经济增长率、开放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呈现出小国开放型工业化特征。不过,越南也有其独特因素,如转型国家特征使其产生了快速推进市场化的意向,力图迅速成为市场化的国家。
——赵江林
在长期的对外交往实践中,东盟国家认识到,只有发挥中小国家集团的“智慧”,巧妙实施大国平衡战略,才能最大限度维护自身的安全与繁荣。但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日本推动“自由与繁荣之弧”战略的双重压力下,东盟面临着自成立以来最困难的“两难”选择。
——胡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