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生心理状态调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2014-04-29杜宏杨萌萌
杜宏 杨萌萌
【摘要】目的探索护生实习期间各期心理变化的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对36名中专学历的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及测评。结果调查发现护生实习期间由开始的新鲜感、好奇感转为自信、自满心理,最后对实习了产生厌倦心理。结论掌握其心理变化特点并加以具体分析,有利于对处于不同临床实习期间的护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管理,达到实习预期目的,提高管理效果。
【关键词】实习护生;心理调查;应对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59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89-02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阶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由于环境、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心理活动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及时发现并分析护生的心理变化特点,果断采取措施消除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护生角色,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保证实习顺利结束,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调查了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36名护理中专生,年龄为18-23岁,平均约19±0.56岁,其中男性1名,女性35名;来自城市家庭16名(占44.4%),来自农村家庭20名(占55.6%);独生子女19名(占52.8%),其中城市13人、农村6人。
1.2方法自设问卷调查法,对在不同科室实习的护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6份,回收率100%,要求实习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实填写,对36名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特点进行评估并预期干预。
2.1实习初期护生存在兴奋、陌生、紧张、求知欲强的心理。此期护生从学校走向实习医院,开始扮演护士角色、有抑制不住的兴奋,激动情绪,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老师,护生有众多的期望和要求,不知如何沟通和表达;虽然护生开始进入临床,但对护士角色认识模糊,对实习生角色任务不明确,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了即兴奋又紧张、无从下手的心理,对许多问题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同时他们急于去了解实习医院,希望尽快掌握各种操作技术,有独立操作的机会,这时护生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有较强的求知欲。
2.2实习中期护生存在自信、自满的心理。随着对医院环境的熟悉,此阶段护生基本掌握了护理工作的基础知识和一般技能,对临床护理工作已有初步的了解,能比较从容自如地独立完成一些护理工作,特别掌握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大大增强了其对护理工作的自信心。但此期护生不再对护理工作抱有神秘感,心理上开始松懈,操作时不希望老师跟着,有时甚至自作主张,错误的认为护士工作简单,只需要机械地执行医嘱,能处理日常工作就行,而且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1]。对护理工作不再勤于动脑筋,缺乏进一步思考的意识,得过且过,以致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2.3实习后期护生存在厌倦、忧虑心理。此期护生掌握了一定的护理技能,能应付日常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实习的热情逐渐淡漠。调查中52.8%的人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而护理工作三班倒,生活不规律,社会地位低、待遇低,产生了怕脏、怕累和自满的心理,甚至个别人有改行意图[2]。此外实习期的最后1个月,已有部分护生被各个医院聘用,还有部分护生仍在寻找就业机会,已聘用的护生会表现出心情舒畅、而未找到就业单位的护生则忧虑、心情烦躁,心理易产生失落、不平衡感。
3护生临床实习不同时期的应对策略
3.1实习初期此期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基础阶段,重点是帮助护生尽早适应实习环境和科室结构,了解所在科室的特点和布局、工作人员、各班职责、工作程序、规章制度,进入护士角色,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护生在进入临床科室前,61.1%的护生已进行岗前培训,护理部分批安排给实习生介绍医院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让护生进入病区前就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护生进入科室后,科室的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向她(他)们介绍病区的工作环境和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帮助其尽快进入实习角色。83.3%的护生刚进入临床时充满着新鲜感,在带教老师介绍完病区环境后,将各个护生分配给年资较深的老师,采用“一对一”式的带教。为满足护生的好奇和渴求的心理,在评估护生的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为护生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并适当的给与肯定和指导,增强自信心。同时带教老师还要与病人沟通好,因为很多病人都不愿让护生为其进行护理操作,病人的拒绝和不满使护生产生胆怯心理,从而影响护生的积极性[2]。带教老师要耐心启发,并告诉护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临床上,技术操作的带教采取老师示范—护生操作—老师纠错和点评的流程,在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遵守操作规程,对护生实习早期的操作质量不能要求过高,达到了解规程的目的,并适时给予鼓励,自强信心。
3.2实习中期此期重点是提高护生的学习难度,增加护生的压力,使他们有紧迫感,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根据实习要求,护生抓住在各科实习的特点和学习重点,掌握实习大纲要求的理论和操作内容,培养护生的实际工作能力[3]。同时让护生参与一定难度、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护理实践,满足其心理需求。例如:下午下班前都要和夜班交班,此时带教老师会让护生练习着交班,第一次先看,先听老师怎么交,自己在心里默记,下次老师指导着让护生来交班。指导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善于发现某个疑点或者在病人身上寻找问题,然后去搜索、寻找答案。同时护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去获取书本以外的知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头脑。
3.3实习后期此期主要是稳定护生情绪,巩固所学知识。对护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通过各种方式与护生进行沟通,使护生以良好的心态完成实习。
当护生进入实习后期,对护理工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加上程序化的护理运作和有的老师带教的不足,容易产生自满、厌倦心理,认为护理工作平凡而琐碎,净是些伺候人的活,不需更深层的理论和技能。另外护生接触病人及社会上各种人的机会多,看的、听的、自己体会的多了,调查中55.6%的护生来自农村,由于受农村思想的影响,工作又不包分配,中专学历低,就业难,对个人的前途、职业自然产生各种想法。此时带教老师让护生多参加各科室組织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多给护生讲一些与科室疾病密切相关的知识,克服厌倦心理。指导护生正确对待就业,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多与科室老师交流、让她们给提供一些参考,这样有助于成功就业,与此同时,也建议医疗机构能否将招聘放到护生实习结束后,以降低护生紧张失措、心神不定的心理,帮助护生正确处理就业和临床实习的关系。同时对于护生的毕业考试及执业资格考试,应多督促复习,帮助制定计划并实施。
4讨论
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课堂走向医院,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角色发生了转换,如何使护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使一张白纸绘画出绚丽的色彩,是护生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对护生的心理指导。带教老师应把握护生实习阶段的心理特点,分析护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各期心理变化,才能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提高带教质量。带教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中专生的心理,由于其年龄较小、学历较低、心理各发面都不稳定,情绪很容易出现波动。实习过程中,碰到较忙的科室,护理部会安排两个组在一块实习,两个组由于学历不同、中专生由于学历低、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老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处理她们的心理问题,实习过程中多关心中专生,多提问、老师组织与同组学历较高的同学交流,提高他们的知识层面,增强其心理素质,对护理产生厌倦心理的护生,及时给予纠正和正确的引导,调动她们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帮助她们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地做下去,同时使她(他)们在临床实习中既学到知识又能让自己得到锻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春荣,郑惠新,侯秀琼.护生临床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教学指导[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41-42.
[2]陈丽贤.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心理特点及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10,132(2):132.
[3]倪芹.中专实习护生的心态与带教[J].当代护士,200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