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63例临床观察
2014-04-29许玲
许玲
【摘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不一[1],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气促,劳动耐力下降。我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至2012年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63例,取得很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63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56至83岁。由高血压心脏病引起者25例,扩张型心肌病所致者21例,风湿性心脏病所致者13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者4例。所有患者均经心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心功能Ⅲ级者30例,Ⅳ级者8例。Ⅱ级者36例。
1.2治疗方法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者在西药治疗,控制血压于135/80mmHg以下。所有病人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西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者不用洋地黄类强心药)治疗。口服地戈辛0.125mg一日两次。卡托普利12.5mg一日三次。阿司匹林100mg一日一次。双下肢浮肿者给予口服氢氯噻嗪25mg螺内酯20mg一日三次。合并有肺部感染者给予抗菌素消炎治疗。所有患者在西药治疗后胸闷、心悸、气促有所减轻。但活动后喘促明显。生活不能自理。在服用西药基础上加服生脉饮合五苓散加减。方剂组成:红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丹参30g、桂枝10g、杭芍15g、当归15g、檀香5g、茯苓30g、白术15g、木香15g、酸枣仁15g、泽泻15g、猪苓15g、甘草5g.、肺气虚耗,咯痰清稀,自汗畏风者加川贝黄芪。阳虚水泛,水肿较甚,四肢厥冷者加附子、干姜、车前子。胸闷、心痛者加瓜蒌皮、薤白。每日一剂,早晚服用。四周一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严则》拟定,临床近期治愈:心功能纠正至1级,症状体征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2治疗结果
治愈5例,显效25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65%。
3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在中医上属“胸痹、水腫、心悸、怔忡”等范畴内,病位在心,关乎脾肾,病机主要为:心气两虚本虚标实,心阳不振,血脉运行受阻,心阳亏于上,不能下交于肾,肾失气化,水饮停心,在临床上有心肾阳虚水泛等症状,中医治疗上宜标本兼治,主张采用益气养阴,行水化痰为主[1-2]。而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末期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3]。目前治疗主要有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等为治疗方案。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慢病情进展速度,改善生活质量[4]。有的患者在单用西药治疗,心功能有所改善。但运动耐力差。活动后喘促明显。加服中药后心功能较前明显好转。且现代药理研究檀香有负性肌力作用而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檀香油有利尿作用。人参具有强心作用,在心功能衰竭时更为显著。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应激反应能力,能增强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提高脑力劳动功能,抗疲劳,促进蛋白质、DNA、RNA的合成,促进造血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丹参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损伤的恢复,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集聚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中医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心气血阴阳亏虚,或感受外邪,七情所伤,体虚劳倦,水饮、痰火、瘀血阻滞心脉,使心失所养。治疗上益气活血,养阴安神。通过临床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取得理想效果。临床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振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45例[J].光明中医,2012,27(5):982-983.
[2]谢建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66-67.
[3]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165.
[4]赵萍,张钦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50例疗效观察[J].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