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
2014-04-29原志青
原志青
最近,在《小学教学》上读到李文广老师的一篇文章《简,是为了丰》。文章讲他从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中发现了于老师的教学内核——简单。真巧,很有幸,我聆听、欣赏过于老师执教的这节语文课——《给予树》(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一、课前:热闹中显才气
上午十时整,该于老师登场上课了。可是,他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朝音响师一摆手:“music!”随即音乐响起,他要给大家唱一段京剧选段,真是出乎大家的预料,字正腔圆的京戏一出口,在场的师生掌声四起,连连叫好,不觉从内心深处更加佩服于老师:于老师太有才了!有人说过:老师就该是一位艺术家,一位演员。也有人说:于老师真是个“人来疯”。我想:这样的“人来疯”是需要有资本的。于老师几句戏词唱下来,老师们的手掌已经拍麻了。看来,语文就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学语文。
二、导入:细节中有大文章
上课了,于老师用传统的方法导入新课。第一,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一块儿写题目《给予树》,强调“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予”独体字,没有撇。然后齐读课题。“给”,强调第三声;“予”,强调第三声;“给予”连起来读,强调“给”变成第二声。告诉学生,这是变调。再一次齐读课题。第二,了解学生预习情况。问学生预习了吗?一生答读了五遍;一生答读了二十遍,于老师说自己读了十遍,强调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这看似平淡的导入中,体现了小细节中有大文章: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课前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三、学词:品词中导学法
在这篇课文中,需要学生正确读写理解的词有十几个,如:给予、试探、仁爱等,于老师没有把每个词都挖地三尺,把每个词都挖得冒出火星子来。而是抓住两个重点词“并不宽裕”、“如愿以偿”大做文章。问学生“并不宽裕”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一些数量词:一百、五个、二十、四份、八岁,连成一句话:一百美元分给五个孩子,每人二十美元,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会怎么做?这句话对理解“并不宽裕”一词有很大的帮助。于老师就是用这种方法一箭三雕:不但使学生理解了“并不宽裕”的意思,也让学生领悟到了小女孩儿金吉娅的美好心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法(数量词的作用)。
四、读文:品读中悟真情
在读文这一教学环节中,共有四读。一读:指名让学生分段读课文。这样做是对学生预习的检查,结果学生都能读得正确、通顺;二读:于老师的范读。奇怪的是,于老师没有让学生看着书仔细听读,而是让学生合上书,看老师的表情听读。于老师声情并茂读着课文,一会儿欣喜若狂,一会儿伤心难过,一会儿又感动高兴……此时容纳四五千人的体育馆内鸦雀无声,都在凝神注视着于老师。或许是被于老师充沛的感情朗读感染了,学生更是看得入神、听得入迷。于老师范读一结束,现场又报以热烈的掌声;三读:学生自由读。于老师强调学生个人读个人的,与此同时,于老师巡回指导。从学生的表情中不难看出,学生好像走进了金吉娅的家中,或者自己就是金吉娅;四读:指名读重点段落。一女生读到第四段金吉娅和妈妈的对话时,入情入境,妈妈的内心情感变化,通过她的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在场的老师都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又为这位女生送上了热烈的掌声。继续指导朗读,朗朗的读书声在体育馆内持续了十多分钟。
五、练笔:轻松中有睿智
于老师的课几乎堂堂都有小练笔。他倡导读写结合,因文而练,让学生在练笔的实践中习得书面表达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读”是写的基础。就这篇课文而言,学生多则读了二十几遍,少则读了十来遍,人人都能读出感情,读出氛围,读得身临其境,读得由此及彼。这时,学生不吐不快呀!正像赵本山在小品中所说的一样:“都给那儿憋着呢!”接下来,于老师让同学们按课后的最后一个要求替收到布娃娃的小女孩儿给金吉娅写一封短信,希望同学们在这封信里必须用上“并不宽裕”和这些数字,而且告诉同学们:当你用上这些数字时,你就能进一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数字交代得这么清楚。同学们心领神会,头不抬,笔不停地写了起来。于老师巡回指导。几分钟后,同学们写完了,于老师指名三位同学上台读自己的作品,边读边共同修改。
纵贯于老师的这节语文课,从时间上粗略计算,导入五分钟左右,学词五分钟左右,读文十多分钟,练笔十多分钟。一节课下来,于老师的说话、提问、范读,加到一块儿不足十分钟,给人感觉于老师很轻松,学生们很充实。究其原因:没有繁琐的课文分析。他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轻松,使语文变得简单,使课堂变得高效。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