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小学书法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4-04-29陈华
陈华
中小学书法的兴衰,源于生活的变迁。笔者认为,要做好教育部《纲要》的贯彻落实,我们有必要依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审视我们的行动。努力发掘书法的生活元素,营造书法的现代生活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积极性的重要抓手。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书写、书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多多,它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成长和生活品质。书法教学的推进,虽然受到了生活的制约,但可以通过思维的创新来突破。
一、生活依然需要书法
首先,书法作为一门技能和艺术,具有现实的职业、事业追求价值。在人们追求现代文明、文化,追求生活品质高雅过程中,书画元素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在家庭装潢,还是办公、会议、服务经营场所,字、画上墙的布置到处可见。由于书画作品的档次可衬托主人的修养和身价,名家书画作品广受人们追捧和收藏,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也不断攀升,让我们不难发现它所具有的价值取向。
其次,书法作为一种高雅文化活动,对人的素养提升和身心健康影响积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它可以让学习者饱览名家名帖名作的同时,了解、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书法是线条艺术,具有最淳朴的艺术美。提按、顿挫、轻重、快慢、枯润、疾徐等,是对立统一的形式美法则体现;严正、端庄、均衡、对称、流畅是初级阶段追求的美;在运动、节奏、意境、神采、气息、格调、情感上显功夫,则是高级阶段追求的美。书法艺术集文字意境美、形态造型美、趣味神韵美、气势力度美于一身,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书法受到生活制约
首先,关于教师队伍建设。从《纲要》明确的实施建议与要求来看,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那么,教师的组成可以定位在以语文教师为主体,并发挥拥有书法爱好、特长、专业的教师作用,同时可以聘请校外能手、高手、书法家到校开展提高性指导。综上分析,小学书法教师队伍建设,不必大呼紧缺。在强调按编制配备教师的今天,加强语文教师为主体的培训、学习,是最有效的建设策略。
其次,关于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确实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走上社会后,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书写几乎都可以靠键盘输入取代,大中小学生书写能力大大削弱,书法学习越来越越受人忽视。对此,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观点告诉我们,我们要联系生活,用生活的依然需要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第三,关于毛笔教育的生活制约。毛笔教学之所以在各地中小学教学中漠视,笔者认为:一是在于它缺乏实用性。现在,硬笔字都远离了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毛笔字就更缺少生活实用。二是在于它书写环境的制约。在普通教室,课桌面小,学生人数多,书写空间不够,书写不舒畅;同时,由于笔、墨携带不便,学生自理能力普遍较差,练习中容易弄脏衣服、地面,更让老师顾虑重重。
三、知难而进重在实践
首先,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指导纲要》,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度不大,关键是需要加强培训。
其次,关于学习热情激发。1.写字可以创新列入各校语文能力考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要素,这写除了写文章,应该还包括写字。2.在校内外组织更多的书法比赛。虽然《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但在校内组织学生书法比赛,组织书法展览和作品上墙布置,营造浓烈的书法文化氛围,应该是激发促进学生学习书法热情的良策。3.切实有效的评价激励。《纲要》关于评价,不仅明确了评价的目的、重点,还列举了多种方式、方法的评价,只要教师灵活运用,一定能取得很好促进效果。4.多管齐下的学习途径。《纲要》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其三,关于制约突破。1.针对普通教室课桌桌面小的问题,我校专门开设了几个书法教室,配备了大台面桌。2.针对笔、墨携带困难,易脏身、脏地,清洗不便,我校购买了大量、多种(描笔画、描字、空白米字格)水写布和普通毛笔,一般练习使用毛笔蘸清水在水写布上练习,既整洁,又可反复,还节约纸张,受到老师和学生欢迎。3.发挥信息化教育优势,购买书法教学光盘,提供教师播放指导学生,既专业,又形象生动。
综上思考和实践,笔者认为,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剖析书法教育兴衰,再回原生活,深挖生活中有助于强化、提升促进书法教育推进的正能量,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能以积极的推动。同时,对生活中制约书法教学的实际问题,依据其创新的思想,去积极实践、探索,必将对《纲要》的贯彻落实产生积极的推动。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