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申遗”:路径的选择
2014-04-29张连君何源
张连君 何源
[摘要]永顺老司城遗址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终跻身于申报世界遗产行列,经历了长达五十三年的准备期。老司城遗址申遗个案表明:土司遗产走向申遗,主要是能够揭示价值、凸显价值、宣传价值和肯定价值。申遗准备的周期可以缩短,关键是要有效地整合地方考古、高校调研、权威媒体报道、大型会议肯定和政府的决心等五大优势。
[关键词]老司城;申遗;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C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1-0070-06
近年来,随着土司研究已成热点之势,土司遗产引起了学者、政府的高度关注,一些土司遗址如湖北省咸丰县的唐崖土司遗址、鹤峰县的容美土司遗址、贵州省遵义市的海龙屯遗址和湖南省永顺县的老司城遗址,开始走向申报世界遗产的道路。然而,土司遗产如何才能迅速走向申报世界遗产之路,以前却无专文探讨。有鉴于此,本文试以湖南永顺的老司城为个案,拟以土司遗产“价值发现”的史实为依据,从地方的考古发掘、高校的调查研究、权威媒体的大型报道、学界与政府的大型会议和政府组织最终决定申遗五个方面切入,逐一揭开这个迷团,试图有效服务于中国中西部各省的土司遗产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一、以地方的考古发掘揭示土司遗产的价值老司城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城东十九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它是永顺土司及其前身溪州剌史经营了八百余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址与文物。
1959年,永顺老司城因其大量的历史遗存而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前后,由于客观的经济困难,老司城文物破坏严重,为此,湖南省人民委员会专门下发文件,提出三点意见,对老司城现有的文物进行保护。①当时尽管重视老司城文物的保护,但对于老司城遗址的价值却没有进一步的探讨。即使是1984年,《文物》杂志刊登的一篇以《湖南永顺出土土司官印》为题的文章,也仅止于对出土官印进行表面形态的介绍。该文是这样描述的,“该印制作精细,印文系阳刻,一半篆刻‘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印,一半篆刻着相同内容的满文。印背刻楷书小字‘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印,礼部造,康熙十九年二月日康字五千二百六十号和满文……”,认为它“为研究土家族地区历史上的土司制度提供实物资料”。[1]可见,1962年前后至1984年这个时期,地方政府及文物工作者只是认为老司城遗址的文物有价值,值得保护。类似现状,一直持续到1995年。
1995年至1998年,老司城迎来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这三次考古发掘,是永顺县文物局邀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队进行的,具有省、州、县三级单位联合发掘的特点,持续时间达四年之久。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除发掘老司城遗址之外,还调查了与“永顺土司相关的桑植土司、保靖土司辖下的其他一些土司遗址”,调查范围已大大超出永顺老司城。二是,全面发掘,清晰轮廓。1995年10月到12月,着重是对老司城城区进行全面的勘探与测绘,并对宫殿区和墓葬区进行局部发掘,基本查清了城区内城墻、宫殿区、衙署区、街巷以及其他的遗址分布情况;1996年9月,对老司城外围遗址进行调查;1998年10月至11月,集中对宫殿区和墓葬区进行重点发掘。[2](P.305)这种全面地考古发掘,使得老司城的轮廓慢慢的清晰起来。
这四年之间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的作用。第一,提高了老司城遗址在国内的地位。三次考古发掘之后,2001年,老司城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一来,老司城遗址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跃而成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内的文物保护地位得到迅速提高。第二,其考古发掘报告使得社科界对老司城遗址的价值,有了进一步认识。2004年,三次考古发掘的总结性成果《湘西永顺老司城考古发掘报告》,被公开出版。该《考古发掘报告》明确指出,“永顺老司城及其相关遗址是各方面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一个。如果以它为对象进行细致的微观研究,通过史学、民族学和考古资料的有机结合,将对于土司时期历史这一重大课题,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次,彭氏土司的出现,土司对于辖区内通知局面的形成,尤其是历史上‘汉不入洞、蛮不出洞的政策,又与民族这一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的产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讲,老司城作为土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显示出无法替代的意义”。[2](P.332)这表明,考古工作者对老司城价值的认识,已经从它“为研究土家族地区历史上的土司制度提供实物资料”,提高到了“对研究土司制度时期的民族关系、民族文化”产生重要意义的层次。
从上面的个案可以看出,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有助于发现土司遗产的价值,提高其保护规格。换言之,考古发掘是发现、研究土司遗产的第一步,没有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就无法对土司遗产的价值进行系统地研究。考古发掘带来的大量考古资料被公开以后,具有一定科研眼光和实力的高校与研究机构会深入到土司遗产进行调查研究。二、以高校的调查研究凸显土司遗产的价值老司城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三次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湘西永顺老司城发掘报告》的发表,引起了吉首大学的重视。之后的2004年秋,吉首大学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老司城亦被挂牌为吉首大学民族学田野工作基地。这就意味着,吉首大学为老司城遗址搭建了一个调查研究的平台。
2005年7月17日至8月上旬,吉首大学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杨庭硕教授的具体指导下,组织了一次以老司城为中心的田野调查。这次调查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拓展了考古调查的重点范围。本次调查不仅重点调查了老司城遗址上文物资料,而且还重点考察了羊峰地区(重点在青龙村,包括了向家院子、瞿家湾、上甘溪、下甘溪、杜家湾等地)和不二门地区。其二,扩充了考古调查资料内容。这次考察内容包括:1.搜集口述史料。包括土司渔业管理、彭氏土司进入五溪以及“改土归流”,结束彭氏土司的口述资料、老司城及周边区域的军事防御、军事组织活动。2.搜集民间文本。主要包括调查区域内的族谱、档案文献和宗教科仪文书。3.拓制金石碑刻。包括土司施政、纪功碑刻、庙宇中的碑刻,主要是祖师殿和不二门一带的礼器和宗教建筑碑刻。4.考古测绘。主要对老司城城区建筑布局进行测绘。5.搜集土司遗物。主要是在土司生活区、街署区搜集瓷片以及追踪土司时期留下的饮食生活遗迹。据统计,考察搜集到的“口述史料有97种,拓片资料79种,族谱及宗教科仪文书有20余种,族谱及宗教科仪文书有13种以上”。[3]可见,本次的调查研究是对以往考古发掘的重大补充,尤其是老司城城区建筑布局的测绘,它是20世纪90年代考古调查工作未曾涉及的。其三,扩大了老司城遗址在国内社会科学界的影响。暑期调查所获得材料得到了及时地分析研究,成果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同年10月,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六届会员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召开,该调研成果《国家与社会之间:五代以来南方土司区的开发与社会变迁——以永顺宣慰区为例的历史人类学观察》一文,被确定为大会主题发言材料进行重点交流,结果“引起了大会的很大反响”。[4]这表明老司城遗址借助高校,初步进入了学术会议平台。
可见,高校搭建调查研究平台、进行调查研究与发表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组织在考古调查工作与考古发掘工作方面的不足。高校的调查研究,能够使全国学者认知土司遗产的价值,从而使该价值在全国相邻学科的学者心中得以迅速凸显。三、以权威媒体的专题报道宣传土司遗产的价值2010年5月至12月,永顺县人民政府委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老司城进行第四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此时的老司城,因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土司遗产而引来众多的关注。考古发掘期间,10月9日,老司城获得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②29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等考察老司城。考察老司城期间,单霁翔指出,“一定要慎重制定保护方案,严密保护措施”,并表示对老司城成为真正的大遗址保护典型“充满期待,充满信心。”[5]一时之间,全国百余家媒体纷纷聚焦永顺老司城,展开报道。这些报道,引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视。
11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派《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前往老司城,对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进行专题报道。采访期间,吉首大学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臻铭教授一道前往,他一路上回答记者的提问,并向记者详尽介绍老司城遗址的情况。紧接着,《中国社会科学报》划出专版,设置专栏,以“独家报道”形式发表《中国的马丘比丘——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调查》一文,[6]向中国社会科学界深入宣传了老司城遗址。与其他媒体比,《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此次报道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报道的规格高。《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其报道具有学术权威性。其二是,报道的版面大。围绕老司城遗址,《中国社会科学报》使用了四个多版面进行报道,其报道形式多样,展示的内容具有独家性。尽管全国有百余家媒体聚焦老司城进行报道,但它们的报道多是新闻转载式的,字数被控制在简短的两、三百字以内,因而,无论是字数版面还是内容详尽程度都无法与《中国社会科学报》抗衡。《中国社会科学报》这种大型的独家专题报道,进一步提高了老司城遗址在中国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度。
总之,权威媒体采取专题报道的形式宣传土司遗产的价值,有助于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认知土司遗产,并为他们最终会集一堂探讨土司遗产以及土司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四、以学界与政界的大型会议肯定土司遗产的价值老司城遗址获得《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大型独家专题报道后,2011年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在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柴焕波研究员介绍了老司城遗址的发掘成果,认为老司城遗址是“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土司遗址”,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复原土司社会内部结构和中国城市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实例”。[7]12日,老司城遗址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为“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8]这表明,老司城遗址的文物考古价值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充分肯定。
老司城遗址入选为“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之后,地方政府开始了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探索。3月,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带领省文物局、省考古所、永顺县领导及专家一行前往英国、秘鲁、意大利等国考察,他们对秘鲁马丘比丘、意大利庞贝古城等世界遗产进行重点考察。6月9日,永顺老司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认证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考古项目”。[9]7月1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前来考察老司城,明确指出“老司城遗产独特,价值重大,保存现状非常好,应该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0]29日,湖南省省长徐守盛专程考察老司城遗址,指出“老司城是珍贵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瑰宝,一定要把老司城遗址保护管理好,规划建设好”。[11]上述材料表明,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初步变成政府的意志。
当老司城遗址申遗初步成为政府的意志之后,永顺县迎来了第一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8月20日至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吉首大学共同主办,吉首大学与永顺县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吉首大学和永顺县召开。“永顺老司城土司遗址与土司历史文化”,成为大会的重要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广西等12个省市区代表,包括中国边疆实地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四川民族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广西忻城县人民政府、恩施州博物馆、湘西州文物局、《光明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40多家海内外学术研究机构、高校、新闻媒体及政府管理部门领导、专家教授和记者,加上部分嘉宾和旁听者共计150多位代表。[12]在大会总结时,成臻铭教授指出,本次会议具有“与会代表分布地域广、参与人数较多、参与层次较高、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四个特点,认为会议的重要成果是形成了“土司研究大视野”、“引入了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展拓了研究的领域”、“发现了许多新史料”。 ③这次会议,最终确立了老司城遗址在学界的研究地位,湘西由此成为“研究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土司学”这门专学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不难发现,学界和政界创建的大型会议平台,不仅能够一步步地发挥着肯定土司遗产价值和确定土司遗产地位的功能,而且其产生的学术支撑力足以使政府坚定土司遗产申报世界遗产的信念。五、以土司遗产突出的价值促成“申遗”老司城遗址的价值得到几次会议高度认可之后,老司城“申遗”被迅速提上地方政府的工作日程。2011年8月26日,《中国文物报》发表文章表示,湖南省人民政府今后将“积极筹备申报世界遗产”,湖南省文物局直接将老司城的保护、申遗及相关问题确定为近期的各阶段工作,这些工作包括老司城申遗的范围及申遗专家的名单,尽快准备好上报国家文物局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所需的资料,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编制保护规划,尽快组建申遗的领导班子,明确职能职责等。[10]11月1日,湖南省召开永顺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会上,时任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就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老司城大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规划,土司学或是土家文化学的学科建设,遗址公园的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④该工作会议的召开,表明永顺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乃至今后土司学学科建设,已经提上政府工作日程。
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之后,与老司城申遗相关的准备工作进入具体操作阶段。12月7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颁发《老司城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件》,确定研究专题,请求委托方提供申遗文本编制所需的基本资料。2012年2月10日,永顺县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前往吉首大学,找到吉首大学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臻铭教授,请求提供急需的参考资料。3月28日,著名文博考古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原故宫博物馆馆长张忠培教授应邀“四进”老司城,为申遗作现场指导,指出老司城要“边挖掘、边保护、边建设、边申遗”。5月15日,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被派往永顺县,挂职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老司城申遗工作。[8]6月9日,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湖南永顺县举办“2012中国文化遗产日·相约老司城”系列活动,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老司城国家考古公园遗址规划组组长郭伟民和考古队队长柴焕波,向公众公开阐释老司城遗址的核心价值。[13]7月13日,湖南省成立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副省长李友志任组长,领导小组在湖南省文物局设办公室,由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兼任办公室主任。⑤8月3日,永顺县县委县政府与吉首大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达成《有关湖南永顺老司城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意向》,启动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基础研究。9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的申遗文本获准通过,老司城遗址由此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⑥10月13日,永顺县城召开有申遗专家陈同滨教授参加的“老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座谈会”。在会上,湖南省和湘西自治州考古专家、吉首大学土司学者分别发言,阐述老司城遗址的价值以及对申遗的认识,最后促成申遗专家陈同滨改变观望态度,代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宣布正式接手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委托。新的申遗专家正式接手老司城遗址申遗后,吉首大学的基础研究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7月中旬,与老司城遗址申遗的基础研究任务悉数完成,新的申遗文本进入编制阶段。据悉,老司城遗址目前已经进入国家文物局的《中国遗产申报世界遗产候选名单》,将于2015年代表中国参与加入《世界遗产名录》前的答辩。这表明老司城遗址“申遗”再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后,将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可见,是土司遗产突出的价值被逐渐发现促成了土司遗产的最后“申遗”。进入申遗筹备和准备阶段后,接下来的工作才是按照申报世界遗产的程序进行具体操作。六、结语老司城申遗路径的选择,其实是一种本能的自然选择。它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以地方的考古发掘揭示土司遗产的价值,以高校的调查研究凸显土司遗产的价值,以权威媒体的专题报道宣传土司遗产的价值,以学界与政界的大型会议肯定土司遗产的价值,以土司遗产突出的价值促成“申遗”的道路。这之中,关键是要能够“发现价值”,赢得认同。从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个案可以看出,土司遗产从一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跻身到准备申报世界遗产(2011年)的行列,需要长达五十三年的准备时间。这之中,经历了揭示价值、凸显价值、宣传价值、肯定价值等一系列过程,最后才以土司遗产突出的价值促成“申遗”。其中,地方的考古、高校的调研、权威媒体的报道、大型会议的肯定和政府的决心等要素缺一不可。长达五十三年的准备期,显然不利我国中西部各省的土司遗产申遗。因而,有必要考虑地方考古、高校调研、权威媒体报道、大型会议肯定和政府的决心等优势的整合,加速推进土司遗产申遗的进程,使当地的土司遗产尽快顺利获得“世界遗产基金”的保护与援助,使遗产地变成世界级名胜,进而成为全球旅游目的地。
注释:
①《湖南省人民委员会转批省文物局关于永顺老司城历史文物被破坏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1962年9月11日会文孟字第287号。
②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物保发[2010]35号)》(2010年10月9日)。
③见成臻铭《第一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总结》(2011年8月24日),网页:成臻铭博客——中国土司学界,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d0da40100vsn9.html。
④参见《郭开朗副省长讲话录音记录》(2011年11月1日)。
⑤《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湘政办函[2012]118号)》(2012年7月13日),网页:湖南人民政府,网址:http://www.hunan.gov.cn/zwgk/tzgg/swszf/201212/t20121210_697476.html。
⑥李韵:《国家文物局重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网页:光明网,网址:http://culture.gmw.cn/2012-11/18/content_5722654.htm。
参考文献:
[1]向渊泉.湖南永顺出土土司官印[J].文物,1984,(7):78.
[2]湘西永顺老司城发掘报告[A]//.湖南考古2002(上)[M].长沙:岳麓书社,2004:305.
[3]成臻铭.《湘西地区文史资料系统收集整理研究》专案第一期工作进展[J].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6-04-15(43):49.
[4]成臻铭.清代土司研究(序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张伟.国家文物局领导考察老司城[N].中国文物报,2010-11-03(2).
[6]杨天波.中国的马丘比丘: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21(2).
[7]付兵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纪要[J].考古,2011,(7):49.
[8]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事记[N].中国文物报,2013-06-07(25)
[9]覃遵奎.永顺老司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N].团结报,2011-06-11(1).
[10]何春平.湖南积极做好永顺老司城遗址保护工作[N].中国文物报,2011-08-26(2).
[11]唐婷.徐守盛在永顺考察老司城遗址“一定要保护管理好,规划建设好”[N].湖南日报,2011-07-30(1).
[12]李跃平.第一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族学刊,2011(5).
[13]龙军.中国土司王“故都”老司城冲击“世遗”[N].光明日报,2012-11-27(5).
收稿日期:2013-11-25责任编辑: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