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与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2014-04-29李永政王李霞
李永政 王李霞
[摘要]文化融合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也是现今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是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的概念则是近现代才从西方国家传入的新鲜产物,是生活在其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对其所在国家的认识、评价与情感,主要表现于国家政治共同体和结构层面以及共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层面的认同。国家认同于国家本身、于个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而国家认同教育是国家认同构建中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学校教育是建立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有力保障、表现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高级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我国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吸收了中国历来坚持“和而不同”处理民族关系的宝贵经验与优秀传统,制定出了相应的民族政策,坚定地保障民族文化融合,加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教育,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团结。
[关键词]文化融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1-0088-04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学。 山东 潍坊261000 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多元文化主义影响,国家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而国家认同教育是国家认同构建中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当前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作为一种发展演变的历史现象和客观的社会存在状态,文化融合是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乎生活在这个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对其所在国家的认识、评价与情感。本文将具体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意义与影响。
一文化融合是一种发展演变的历史现象。文化融合是指不同群体间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既有被动的接受,也有主动的适应。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分裂、大战乱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个时候的融合主要是被动的,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强迫性的统治与同化,在短时间里对强势文化包括信仰、政治、艺术、道德、习俗、法律等方面的被迫性接受。同时,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更有各民族间民族文化持续地主动吸收与利用。比如,元代茶文化的传播与盛行便是少数民族主动民族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
文化融合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状态。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就连长期以来被认为民族成分简单的国家日本,也有少量的琉球人、阿伊努族、日籍朝鲜族、日籍汉族,它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而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信仰、艺术、历史、道德、习俗等文化。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班及院校都已得到普及以及完善。这些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与交流。因此,文化融合是现今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
文化融合是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得以发展的途径。各民族平等、共同繁荣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目标,民族文化融合是其题中之义。纵观历史,只有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才能保障民族关系的团结与稳定,无论是汉代的昭君出塞、唐朝的都护府,还是元代的宣政院,都是一种以加强民族文化融合来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表现,也是在各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保障。横观世界,宗教文化排斥、文化隔绝的南亚半岛由于宗教问题,因为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间的冲突从而分割出了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欧洲也因为宗教文化问题分割出来众多小国家。相反,推崇文化包容、加强文化融合的中国,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国内各宗教得以和谐共处、源远流长。二根据不同的专家与学者的观点,国家认同一般来讲包含了客观的政治共同体本身的统一性、自己对政治共同体的归属、对其政治共同体有何期待三个层次。然而,政治认同虽然与国家认同有众多契合与联系之处,二者相辅相成,又存在着差异。政治认同一般来讲是对其国家疆域内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强烈的政治认同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提升;而国家认同在某种层面上也包含了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比如,近代以来对于“中国”、“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豪感才有了对政治共同体的思考。同时,国家认同还包含了对于这个疆域内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的强烈认同和热爱,以及对国家利益的强烈维护。
国家认同一般来讲被界定为:“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灵性活动。” [1] 它包含了两个层次,一个是领域、主权、人口等表层次的问题,一个是代表着某种亲缘关系,也就是由地缘和血缘构成的具有相应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态度和方式、风俗等,也就是包含了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2]国家的概念是在中原华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民族国家的概念,由梁启超到孙中山等爱国人士从“一民族一国家”到以“小民族”为联合基础的“大民族”概念不断发展而来的。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认为:“学校教育是民族形成过程中一件强有有力的武器。”教育就涵盖了以民族、国家为内涵的各种教育内容。与美国的“熔炉理论”,希望按照英式强势文化来改造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理念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以“教育公平”为核心思想。这就包括了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机会的政策倾斜、少数民族地区师资的投入、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保护等方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教育公平,进而加强全国范围内各民族的平等发展、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上的共同发展,文化上的共同繁荣,政治上的稳定,保障了国民对于国家的强烈认同感。三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30多个民族是跨境民族,拥有80多种语言和近40种文字。少数民族的人口虽然少,只占了总人口的8.41%,但却分布在了我国63.75%的国土面积上。我国的少数民族不论是从民族差异还是数量上都有着各种不同的独特、复杂的情况。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历来都重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其中,教育又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建国以后,我国也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并把培养少数民族的新一代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突出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3]
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与国家认同有关的关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宗教、法律、习俗都是我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吸收与发展的产物,国家认同教育本身的形成前提就是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另一方面,只有在各民族不断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各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才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教育提供了可能,这也就是说国家认同教育的途径,也依赖与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比如,民国时期,我国广西实行的“特种部族教育”,改善了广西各族间的民族关系,加强了民族融合,尤其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其国家认同感、国家凝聚力的提高都提供了可能,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在教育上表现为,培养了大量的师范生,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在经济上,改变了其过去“自耕而实,自织而衣。生活简单,交通阻绝。故其工商事业绝无发展。” [3]的局面;在政治上,大多数学生毕业以后都回故乡担任村长、学校行政人员等,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因为他们的思想一般都比较进步,从而促进了当地政治的进步,国家认同感的提升。
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有力保障。国家认同感的构建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方式方法,其中,教育是最持久的一种方式。其中,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教育就是一种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共同政治共同体认同感、共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活习俗等各方面进行的教育。它不仅保障着国家稳定,而且促进着全国各民族公平、共同繁荣。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与交流就使各民族在民族生活习性、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等方面有着更多的沟通与了解,尤其是较弱势文化主动向较强势文化的一种学习与借鉴,有利于少数民族对于共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就保障了依赖中华民族认同而形成的国家认同。同时,文化融合也从我国的民族政策这个角度,增进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向心力的凝聚。文化融合是民族政策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民族政策也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具体体现。因为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才使各民族的来往、交流与融合得以畅通运行,也正是各民族的不断交流才要求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因为民族文化的融合,才正凸显了不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也就有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现实需求。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力保障。
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表现形式。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文化融合要求着,也体现着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正因为各民族的相互交流、文化融合,才有了对国家教育的强烈要求,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聚居区,或者一些特殊的汉族地区的民族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由于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就导致了我国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教育资源发展的差异性。我国的历史发展历程表明,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历来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也就是如果能做到各民族教育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即便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能够在保障各民族在共享同等权利的基础下,拥有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文化融合便直接提出了少数民族对于教育的需求,以及对教育资源公平的诉求。反过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也就通过各民族的文化融合表现出来。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的民族文化融合,尤其是每一次大的分裂或者战争之后,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与欧洲历史上的很多民族,越战争越分裂的情况成鲜明的对比。在多种文化冲击、并存的情况下,中国历来都注重以宽容的姿态,接纳多种文化形态,和而不同,在国家大一统的前提下,推进民族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高级目标。我国共同的中华民族心理保证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上的“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而构成的民族结构上的“多元一体”的思想基础。正如唐代韩愈在其著作《原道》中所评论的那样:“孔子做《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之进于中国者,则中国之。”春秋时期的孔子以一个统一的文化标准来区分民族界限,也就是“行周礼者为华夏,拒斥周礼者为夷狄。”,这也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人们把心理、宗教、语言、礼俗、服饰等作为区分民族界限的标志。按照这个标准,孔子在修《春秋》时,就把后来因为奉行华夏礼乐的原本的一些夷狄国,视为中国的诸侯国,比如原本属于南蛮的楚国、原本属于西戎的秦国、原本属于百越的越国。与之相反,把因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采用夷礼的原来的一些华夏的诸侯国视为夷狄之国,如吴国、杞国。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的这种重文化、轻血缘、开放的文化观与民族观也是中国历来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历史实践证明,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团结,不在于各种民族的人口在数量上要均质化,也不在于某种强势文化一定要将异于他的其他文化都同质化,而在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共同的文化认同。每一个中华民族人既承认自己的支系民族身份,更要认可自己的作为中华民族的复合型的民族身份。中华民族也正是因为各民族文化融合从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即便经历战争、冲突也不会分散,反而不断走向了更高程度的统一与融合。这也就说明了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高级目标。四我国的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有力保障、表现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高级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我国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吸收了中国历来坚持“和而不同”处理民族关系的宝贵经验与优良传统,制定出了相应的民族政策,坚定地保障民族文化融合,加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教育,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团结。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不断开放的全球化发展中,来自西方等世界文化也开始融合到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来,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一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观念的传入,可能会对我国的国家认同教育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应该注意区别对待并加强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江宜桦.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2] 赵靖如.教育的民族国家认同、凝聚与经济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11,(1).
[3] 刘介.苗荒小纪[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17.
[4]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5]李天雪.义务教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构建—基于民国时期广西“特种部族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1,(6).
[6]刘介(民国).苗荒小纪[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17.
[7]张践.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8]肖锐,胡琦.伊犁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调查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1,(1).
[9]周坤鹏.国内学者对回族国家认同研究得现状简析[J].新西部,2012,(11).
[10]李树燕.国家建构与跨境民族国家认同—基于云南跨境民族的实证研究[J].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11,(06).
[11]王保进.国际层面的民族国家认同与阶级认同[J].企业导报,2011,(15).
[12]谢和均,李雅琳,李艳华.经济福利、社会保障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保障的实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13]何明.国家认同的建构—从边疆民族跨国流动视角的讨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14]石碧球,辛亥革命前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形塑[J].思想战线,2011,(4).
收稿日期:2013-10-10责任编辑: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