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变阅读为悦读

2014-04-29程兰英

亚太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感情美的文本

程兰英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最常规化的教学。在课堂上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读书,很难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学习课文模式化,自我体验和感受教条化,感觉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引导学生变阅读到悦读。

阅读是学生一般意义上的读书活动,被动接受较多,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比较少,阅读后获得的体验比较模糊,阅读的兴趣没有得到积极的激发。而悦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去自发地阅读,带有欣赏文本的感情,阅读后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阅读材料对自己的影响是深刻的。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意义上的阅读到积极意义上的悦读呢?

一、初读时给予学生积极的情绪影响

小学生很单纯,文本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最初印象首先来自于教师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教师要在备课中做充分的准备,把如何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作为头等任务。

1.可以通过介绍作者来吸引学生。比如对老舍先生的介绍,就可以突出他是“语言大师”,很多专家是怎么评价的,让学生在心中涌起对大师的敬仰之情和阅读文章的兴趣。

2.可以通过介绍作品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有特点的文章,或者文字优美,或者蕴含哲理,或者写作上独具特色,教师要抓住最突出的一点人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阅读兴趣。

3.可以有感情地朗诵片段,以富含感情的语言吸引学生;可以以故事开头,像那些说书的一样在关键处戛然而止,调动学生阅读的激情;当然,常用的猜谜语、背诵相关的古诗名言、看幻灯片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初读后强调学生交流对文本的第一感觉

在人与人交往中,其重要因素的就是第一印象。学生读书也一样,在初步阅读文章时,产生的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要进一步强化积极情绪。有了初读时的铺垫,学生在读书时会关注自己美的感觉,教师就要趁热打铁,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引导语:侧重于让学生说出对文本的感觉,而且是积极的方面,比如:“读了这么美的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独到的感受,那么,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交流自己认为美的感觉,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对文本的积极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欣赏文本的氛围,会促使学生带着美的情感继续学习,为悦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精读时引导学生诵出美的韵味

在初读过后,要引导学生把对文本的印象用声音表达出来,就需要指导学生进入文本,进行感情朗诵,很多语文专家都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再多的讲解也比不过学生的感情朗诵。对于抒情性的文章,学生很容易投入感情地朗诵,但对于一些叙事、记人或者说明性的文章,学生可能一下子找不到可以欣赏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中,感受文本中

震撼人心的重点语句,或者细节描写,或者体会语言的严谨、科学,然后再以恰当的情感朗诵出来。可以这样说,在小学阶段,很少有不能朗诵出美的情感的文章。在朗诵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文本的感情,把握朗读的基调,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一种进人文本情境的氛围,更多的学生就会受到感染。投入地朗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这时候的学习,学生情绪是积极的,心理体验也是积极的。

四、交流时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学习课文后,我们还要把学生的悦读进行下去,就是要让学生继续保持愉悦的情绪。在文本中走过一个来回后,要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让学生有更加愉悦的体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宽松的交流氛围。如对主人公的认识,对文本结构的认识。对文本语言的热爱等,让学生自由的发言,谈出对文章学习后的真实感觉,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加上教师的积极评价,学生必然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情感需要。

五、阅读后激发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的兴趣

在文本学习结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中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对文本的后续介绍,对作者的介绍,对同类文章的积极评价等,让学生充满期待,产生阅读的需要,从而有再次悦读的兴趣,在反复的悦读体验中,就会形成一种悦读的好习惯。

总之,只要教师积极的想办法,心中有引导学生悦读的目标,就一定会找到可以引导学生悦读的方法,使学生养成悦读的习惯,具备悦读的能力。

(责任编校:宾定波)

猜你喜欢

感情美的文本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