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转化策略

2014-04-29曾卓环

亚太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育转化心理特征学习态度

曾卓环

学生的先进与学困是相比较而言的,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学困生的具体内涵也就不同。我们常说的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阶段性基本要求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是在某种客观条件影响下,通过个体的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下面,笔者根据自身教育教学体验,谈谈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心理特征浅析

1.变态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感情。学生的自尊心能促使他们珍惜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和集体中的地位,保持自己的声誉,它是使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行自我规范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但是,班级中的学困生,由于经常犯错误,或者学习成绩不佳,往往受到过多的指责与惩罚,以致使其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而自卑。然而,他们呈现于外的却是与众不同的、畸变的自尊心。他们既不能容忍老师当众的批评、训斥(其表现往往是硬撑面子,不肯轻易认错);也不能容忍老师以恩赐的态度或对弱者庇护的口吻对待他们。例如,老师有意拔高的表扬或者有意降低标准的德育评分,他们都会认为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这些学生争胜好强,喜欢在大众面前显示自己,企望在同学中获得威信、受人尊敬,但由于一贯受到冷落,因而往往存在着既自负又自卑的矛盾心理。

2.枯萎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然而不幸的是,学困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得到否定性评价,甚至受到个别老师的冷落,他们没有成功的喜悦,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从而导致了学习动机的泯灭和枯萎。这表现在他们经常逃学、讨厌他不喜欢的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对待学习态度比较被动、遇到困难与障碍时不能坚持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等。

3.模糊的是非观。是非观念与是非感的欠缺、辨别是非能力差,是学困生的又一主要心理特征。所谓是非观念,就是对某些言论和行为的好与坏、善与恶的认识和评价。缺乏是非观的学生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之前及时地加以辨别和制止,在行动之后,也不能产生忏悔与改正的意向。因而,错了不知其非,不知其丑,一错再错,最终陷入学困生的行列而不能自拔。例如,他们常常把敢于顶撞老师,违反纪律看作勇敢;把包庇同学、为同学作弊,抄袭作业视为友谊;认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英雄好汉和江湖义士之所为等等。

二、学困生教育转化策略

班主任教育和转化学困生,无论对个人或是对社会都很重要。因此,班主任不能把学困生看成是“朽木不可雕”、“儒子不可教”,也不能“恨铁不成钢”而急于求成。要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笔者认为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疑惧心理,建立情感联系。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以往得到的温暖太少,周围的人们对他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嫌弃态度,这样,后进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无形的感情上的“鸿沟”。尤其是犯过严重错误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者过去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在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迫害”自己,以至于对真心关心他们的班主任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为消除学困生的疑惧心理,建立起感情基础,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尊重他们的人格,不能做伤害学困生自尊心的事情;必须给学困生以同样的意见或建议,有时可以告诉他们:

“一切可以从头开始,好坏看今后的实际表现!”以重新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使他们树立起新的生活支柱。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首先,要强化学习动机,启发自觉学习。班主任对学困生的不断启发诱导,在于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国家、集体和个人联系起来,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联系起来,树立长远的学习动机,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同时,班主任还应对学困生原来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予以否定,逐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其次,要利用原有的学习动机转移,使学困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在学困生缺乏学习动机、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他们的其他活动动机,使这种动机与学习发生联系,将这些活动动机转移到学习上,从而能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出新的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到宇宙去旅行”等科学幻想活动,使学困生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感性认识,从而产生努力学习,以便将来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的意向。第三,要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学困生的学习结果,若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性评价,便可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当他们了解到学习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会激发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学困生通过反馈,了解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还可激发努力上进的信心,继续前进。所以,班主任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应作肯定性评价,适当地表扬与激励,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和转化。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做到“长善救失”。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困生心灵中的“闪光点”,作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通过教育转化活动实现质的飞跃,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教育效果。例如,为调动落后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可设立“飞跃奖”、“进步奖”等单项奖励,抓住每个学困生的特长,发扬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他们不断地进步。

(责任编校:白水)

猜你喜欢

教育转化心理特征学习态度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浅议高职“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
浅谈普通高中不良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策略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也谈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