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管窥
2014-04-29王文庆
王文庆
摘 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引领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方向,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也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同时也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诸如“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口号的提出就很明显的标志着大赛对整个职业教育的影响。当然,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我们还需对大赛做出理性思考,深刻理解这一制度的设计初衷,以免让大赛变味。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能量;副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07-02
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已然成了检阅职业教育发展及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的平台。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引领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方向,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也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同时也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诸如“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口号的提出就很明显的标志着大赛对整个职业教育的影响。
当然,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我们还需对大赛做出理性思考,深刻理解这一制度的设计初衷,以免让大赛变味。我作为多年指导及参赛的教师,对技能大赛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技能大赛产生的正能量
(一)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我们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高校毕业生,这些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理论技能水平尚且不能融会贯通,尤其是技能水平偏低,大学教育与实际生产脱离太大。而职业学校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于专业教师,参加教师组的技能大赛比赛及指导技能大赛,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参加大赛和指导大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同行及业内专家切磋交流,教师不断自我学习,从理论、技能等方面得到锻炼、提升,促使他们迅速融入专业氛围,提升专业技能。
技能大赛项目每年都有改进,在我们指导学生比赛的过程中非常有感触。大赛项目的改动是基于行业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的,这也促使教师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工艺,让教师的成长具有持续性。
在技能大赛中,参加比赛、指导比赛的老师们通过数年积累、锤炼,依然成为了各学校专业建设的中间力量,也正是技能大赛这样一个师生共同参与、比拼的舞台,培养了一大批双师型教师,他们活跃在各个学校的教学一线,为学校的专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促进实训基地建设
对于实训基地的变化,我们这些专业教师是有目共睹且感受最深的。以汽车专业为例,从最原始的图片、图像到汽车各部件实物、台架再到整车、专业的检查设备,每一次设备的添加多以大赛比赛项目为标准。由于技能大赛是按企业生产一线的最新装备确定比赛设备,因此,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风向标。
我校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创建就是以汽车技能大赛为突破口建立起来的。从2009年,我校参加车身修复项目的比赛开始,学校设备、场地、教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全省知名,该专业所走的每一步都和技能大赛密不可分。
(三)促进专业课程建设
汽车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技术不断发展的行业。这也要求我们的课程要跟得上行业发展,而技能大赛所设计的项目正是来源于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岗位及该岗位的最新技术、工艺, 对于各参赛学校能借助大赛平台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不至于所教授内容陈旧、落伍。
最近几年,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正朝着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情景去努力改进,这也使得我们的专业发展方向、教学模式改革稳步推进。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将技能大赛内容经行提炼转化,开发出复合学校现状的工作任务,将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体现到课改方案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任务中去
二、技能大赛产生的副作用
自技能大赛开办以来,各类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也层出不穷,一时出现了“全民搞大赛”的盛况,在此背景下,技能大赛有可能偏离初衷,其有效性与质量使人产生了诸多怀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层出不穷的“专家”,不乏假冒伪劣者
大赛造就了一批双师型的教师和技能突出的学生,也催生了各类“专家”。这里面有真才实学者也不乏假冒伪劣者。以2013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车身修复项目中板件更换为例,在比赛说明里有一张工件图纸,图纸里的尺寸标注就有严重的错误,标注该尺寸的专家定然不识工程制图,不懂工件基准选择,更谈不上知晓三视图了。作为全国性的权威的大赛说明竟能出现此等低级错误,可想我们的专家是如何了得了,这也让我们对比赛的科学性、公平性产生怀疑。
诸如汽车维修专业中车身修复、汽车涂装项目的比赛专家多为修理厂出来的维修工,而这些维修工多半是“昨天还拿着锄头锄地今天就到维修企业修车”的师傅们,他们重视维修效率而忽视工艺、质量,他们知道操作而不懂为何操作,或者一知半解,应大赛邀请成为了专家,且不知会害人的。
(二)变相的“精英教育”
目前,技能大赛依然成了考核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教学质量的标杆,这也促使部分学校为了考核分数、成绩而花大力气狠抓技能大赛训练,进而让大赛偏离了设计初衷。
且看我们的选拔、训练过程,4月省赛,6月国赛,8月开始技能尖子的假期强化训练,事实上新一轮的备赛从此开始启动。新学期开始就筹备校赛,自此时起,大多数学校开始停课训练、备赛(与各学校教练交流得知),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只对该项目经行强化训练。为了应对大赛,一些“种子”学校往往要“养一批人”,要“买一堆东西”,要“花一笔钱”。事实上这样的备赛参赛牵扯大量精力,已经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发展进程,学校往往感到“喘不过气来”。同时,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较为复杂,实际效果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组织的严密性、评判的公正性、奖项设置的合理性等都受到严峻的挑战。技能比赛既可能有效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也可能产生各种负面效应。 转贴于 233网校
三、防止技能大赛副作用的对策
以上所述或许是已经发生的,或许还未发生,无论怎样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大赛产生的副作用我们应该警惕。
(一)主管部门淡化“金牌”效应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主管部门应淡化“金牌”效应,对比赛成绩的取得以平常心对待,应注重考察学校的参与度,包括教师的参与度、学生的参与度及大赛对成果的转化。
大赛毕竟不是各个学校的主业,也是不每个老师的常规任务,我们应借大赛平台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专业建设,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让骨干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备赛中去。
(二)大赛组织者应公开评分标准,公开参赛者的作品
完善大赛制度,规范大赛过程,尽可能减少技能大赛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
首先,要明确规定“比什么、怎么比”,让大赛规程更明朗化。让参赛选手有据可依,以大赛标准经行训练,将大赛标准融入到教学常规中去,让先进的工艺、标准的流程融入专业教学中去。而我們的比赛看不到标准、不知道什么事正确的,如何来促进教学?
其次,公开参赛者的作品。让每位参赛者都能看到自己哪里做得好和别人比自己哪里有不足,让每位参赛者都能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得以提高。另外,公开参赛者作品也能有效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三)大赛组织者应严格考察各项目专家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
大赛的组织者如忽视专家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很难保证大赛的标准、工艺的正确性,或者公平性,甚至滋生腐败。
技能大赛在促进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引领、推动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功臣,也正是如此,我们有义务与责任让这么好的制度设计健康、长久的存在,也正因为此,需要我们时刻警惕。
参考文献:
[1]丁建石,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学工学结合推动的研究(2009)
[2]陈兆芳,试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2011)
[3]茅建民,关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发的思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