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韩寒

2014-04-29七堇年

青年作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勒布韩寒写作者

七堇年

韩寒三十一岁了。

十四年前,因参加“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而一举成名时,他还是一名高中生。少年成名,退学、写小说、开赛车……他全面演绎着“不务正业”这个词,以“偏科少年”“叛逆另类”的形象频繁、长久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那时的韩寒还是一个“现象”。舆论曾热衷于探讨:这样的学生,算不算人才?他一夜成名后,该何去何从?不过,当年参与讨论的人大概没有料到,十四年后,这名让他们担忧的少年已经顺利成家、立业、为人父。而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则以之为榜样,呼之以“公民”“青年意见领袖”。

在腾讯推出的“韩寒频道”互动板块,有年轻的网友问:“你好,韩寒,我还有一个月就要到十八岁了,想知道你十八岁那年都做了什么影响以后一生的事?”也有刚当“家长”的网友问:“你好,韩寒,有女儿了,你觉得女孩儿应该富养、男孩应该穷养么?”

如果说他曾经只是演绎,如今则是重新诠释了“不务正业”这个词;而这个词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高频率地在家长们的口中出现。在“韩寒频道”最近的一篇稿件里,一名读者说:

“我一直很喜欢韩寒,从他写作到赛车再到组建家庭,我觉得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他应该在这个年纪做的事。我觉得他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代表,所以我一直追随着他。”

回头看看这十四年,往日的少年们,如今都纷纷迈入了青年、中年。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大概也真的是往下翻了一页吧。

问:回到十几年前,你参加“新概念”之前的少年时代,设想过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答;我设想过无数次人生,做过一万次假设。成了则感叹,不成则遗憾。

但没想到我真的成为了车手。

问:你说过,把热爱的事情变成工作就像把初恋变成老婆(大意),但也有人说当热爱变成工作,久而久之也会厌烦。那赛车之于你呢?

答:如果赛季里赛车的调校情况非常好的话……那它魅力依旧;如果遇到困扰的话,也许会厌烦。保持热爱还有一种很好的方式就是不碰。

我爱你,所以我不会来见你,更不会追求你。这也很好。

问:以前你为了写作,影响了学业,退了学:为了赛车,你又几乎放弃写作,不计代价,孤注一掷,但做得都不错。以后有无可能,从事一项写作、赛车之外的事业?

答:当然会。但在做好准备之前,我都不想大张旗鼓。

问:你是否赞同,对写作者而言,拓宽视野和丰富经历,是最重要的事?你认为对写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完全赞同。

写作者,尤其是小说作者,最好的状态是尽量不接受采访,不上电视,不露面,不签售,不座谈,少谈论和剖析自己的小说,这样才能给自己和读者最大的空间。当然,这很难做到。对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经历、天赋、观察力和自信。

问:常常你发表一个意见,不自觉地就代表了一群人,赞同者会觉得乐意被你“代言”。你对这种意见,对所“代表”的人,有没有一种无法摆脱的责任感?

答:曾经有,后来好多了。所谓意见领袖,其实是扯淡的事情。今天符合你的想法了,你捧;明天不合你心意了,你踩。说到底,都是他人的充气娃娃。

问:一个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这么多人在意,累不累?

答:累。

不过人都是这么贱的,听者多了觉得生活不自在,听者少了觉得人生没价值,大家都看着他人的日子,羡慕得不得了。

问:都知道你生活中是一个不张扬,说话和缓,平时慢慢开车,也不热衷功利性社交的人。这能比喻成好剑配好鞘,平时得收着,只有用武时才抽出来吗?

答剑在抽出来之前更多可能是被抽……可能这是一个必经过程。

也许是因为出道比较早,所以我经历到这样的阶段时相对还比较年轻。我也曾在北京二环三环飙车,上学时假装喝酒抽烟,在我最不引人注意的时候,那些阶段就默默过去了。

问:你有过偶像么?如果有,他们在你心中的地位有过变化吗?

答:勒布、罗西、舒马赫、塞纳、张国荣,他们都是我的偶像。

我参加WRC(世界拉力锦标赛)新西兰站和勒布合影时,一紧张,结果就用英语说了一句:“你好,你是我的粉丝,和我拍张照片吧。”勒布很迷茫,但是依然从了。他们在我心中没有变化。

问:关于异性伴侣的话题,似乎你很大方,不怎么避讳谈论。但坦诚是有代价的,你觉得坦诚这事儿值么?

答:我觉得无论何时,都要怎么想怎么说,要坦诚。多少年来我一直是这么做的。

其实我错了,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私域里,面对公众和媒体过度地坦率反而会伤害自己和你所关切的人。

不说谎,但可以保持沉默。

问:你最恐惧什么?

答:亲人的离开以及无法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

问:你之前在《写给每一个自己》中写道:

“电脑前的每一个人,我相信造物者一定赋予你们特殊的才能,很多人只是没有发现而已。也许此刻,有很多莫扎特正在编程序,很多舒马赫正在写文案,很多张曼玉正在当前台,很多李开复正在做中介。我只是比很多人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又适合的。”

你觉得你走到现在,幸运跟努力的比例如何?——对于不那么幸运的大多数青年,你觉得他们还是该奉行“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老话吗?

答:从某个层面上,我的确很幸运,做我所爱,还能养活自己。这在这个国家已经很不容易。

至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我其实并不认同。我认为“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但天才绝对是百分之四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六十一的灵感。你没算错,天才就是能做到一百一十的。但天才的概率太小了,而且天才不是永恒的,只代表很牛的人在灵光乍现的极短时间里做的某一件也许不可复制的牛屄事情。所以我觉得讨论天才没意义,那句话我也不认可。

但成功一定需要努力。努力有很多种,聪明可以让你少努力一点点,但无论如何,都要努力。

问:最后还是探讨一下“社会”吧。老电影《大浪淘沙》里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革命青年同老师走在街上,青年看见乞丐,就施舍了钱;老师说,其实我也病了,青年错愕,忙掏钱给老师表示支援;老师又说,我家人也病了,青年再给;老师又说……青年这就知道不对劲了。老师教导他,革命要从上至下,这样一个一个地来,是救不过来的。

第二个例子呢,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结尾时,犹太人用千方百计省下的金子,打了一枚戒指送给辛德勒,戒指背后刻着的字是一“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worrld entrie”(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对于这两个不同的例子,你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很好,我的看法是十个字:救急不救穷,救命不救怂。

采访后记:

从前,我们能在韩寒新浪博客的左栏上看到“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这样的宣告,而现在已经不见了。其他几条“不”字宣言,也略有删改。或许从这里可以窥见,在“不走正道”的岁月里,他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有改变,也有适应。对我们来说,这次没有见面的书面采访,本身并不具备连珠带炮追问的意图。但我们的探讨,还涉及了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社会有一个巨大的特点是“价值观”的统一。人们心目中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正道”,读好中学,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找好对象,生好孩子,再让孩子读好中学,考好大学……每一步都有预设,稍有偏差,周围的人就会对你产生质疑。但事实上,若把社会比作一桌菜的话,有人爱吃青菜,有人爱吃牛肉,如此才能有供有求,各取所需,一桌菜吃完不浪费。某种意义上讲,欧美社会的价值观没有这么统一,主流价值观固然有,但年轻人的自主选择权更大一些,是做服务员,玩摇滚,还是搞Geek(极客)……一桌菜基本上有人吃这个有人吃那个,没人拿你的口味说事儿。在中国,所有人貌似只爱一道菜,都红着眼抢它,别的菜没人动,只有等着被倒掉的份儿。这种价值观的狭隘和统一,对80后年轻人影响挺大。对此,韩寒作为一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并且走出了一条路的青年,也深有同感。在他身上,幸运的成分固然有,但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他看到:光明而磊落地去做自己热爱的事,并且坚持,也可以走出一条“正道”来。

韩寒的“非正道”人生:

16岁 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

18岁 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出版

21岁 开始职业赛车手生涯

22岁 获得亚洲宝马方程式资格赛冠军

23岁 开通博客,迄今点击量超过五亿

26岁 在中国公益联盟的五周年年会上,获得公盟评选的年度“公民责任奖”

27岁 获得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N组2009年度总冠军

28岁 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主编《独唱团》,销量突破两百万册;开通新浪微博,迄今粉丝超过2000万

29岁 《独唱团》停刊;向媒体证实结婚传闻,并公布诞下一女

30岁 被方舟子质疑文章“代笔”,卷入“方韩大战”,遭遇成名来最大考验;出品App“ONE·一个”,迄今用户已过千万

猜你喜欢

勒布韩寒写作者
掉在地上的都要捡起来
美国: 炫耀喝酒也违法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我是赛车手”:韩寒的飞驰人生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勒布,一个美妙的地方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勒布,一个美妙的地方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勒布重返W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