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开教师队伍发展的困局
2014-04-29白水
白水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议题,其中,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让不合格教师从队伍中淘汰出局,让优秀教师从合格教师中脱颖而出,不失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举措,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52%、98.65%、94.81%。在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一定比例的不合格教师占用着编制,更加优秀、更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无法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建立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师退出机制则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不仅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而且还要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师更新机制。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教师“退出机制”的概念。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来解决教师数量结构性过剩问题,同时实现教师队伍的良性流动,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何为“退出”——人力资源规划
退出机制就是指企业、个人等从某行业退出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将最大限度减少社会摩擦,维护社会稳定。从人力资源发展来讲,实行退出机制,是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不论是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吐故纳新,还是战略调整、体制变革,或是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都有可能导致人力资源退出。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退出的最初含义是指离开所参与的某事或某种活动。对企业来讲,人才退出机制是企业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在企业中持续实现入岗匹配、能力与绩效、绩效与薪酬的匹配,以定期的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对那些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人员依据程度的不同而采取降职、调岗、离职培训、解雇和退休等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据此,我们可以把教师退出机制理解为:以教师的考核为依据,对达不到任职岗位要求的教师所采取的换岗、接受离职或在职培训、解除聘任合同和退休等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中换岗是指将不符合现在岗位要求的教师调换到其他岗位,比如从教学岗位调换到行政岗位、教辅岗位、后勤岗位;从高一级教学岗位调换到低一级教学岗位,如初中教学岗位调换到小学教学岗位等。接受培训是指教师暂时退出原教学岗位,接受进一步培训,培训结束后如果教师达到岗位要求,可再继续回到原来岗位。解除聘任合同是学校或者教师人事管理单位解除与教师的聘任关系。
从本质上说,教师退出机制是一种优化机制,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教师退出机制的建设,包括该项政策针对的“主体”、“该谁退出”、“怎样退出”和“退出以后怎么办”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良好的退出机制可以激励教师,促进教师在劳动力市场有序流动,让合格教师、热爱教育教学的教师留在教育岗位,让不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参加进一步培训和学习,让不喜欢、不适合教师教学岗位的教师退出教学岗位,交流到其他适合的岗位或其他行业就业。教师退出机制的建设是针对整个教师队伍。
该谁“退出”——人力资源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当前,我国某些学校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在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完善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完善必须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让哪些教师退出?
1.不合格教师
劳伦斯等人把不合格教师界定为:不能够或不愿意改进其教学行为,以至于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教师。不合格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不能用普遍的方法教授课程,对于特殊的科目不能运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教学;(2)对学生和教学缺乏热情;(3)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4)教学技能低下;(5)课堂教学没有组织性;(6)没有建立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课堂纪律性差;(7)课程知识缺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指出,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现在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这些都是对教师终身学习提出的要求,需要教师继续充实自己,多反思多研究,注重教师间的合作,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2.代课教师
虽然代课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促进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代课教师中也不乏素质较好、具有教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但大多数代课教师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整体素质不高,不合格的代课教师成为农村教师发展问题的重要障碍,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代课教师的退出其实是“身份”的消失,完善的进出机制建成后,必然会产生一套合适的招聘程序,这样可以促使代课教师中的合格教师通过招聘进入教师队伍。也就是说,只要是合格的代课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有进有出”的渠道重新进入教师队伍。所以完善不合格代课老师的退出机制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今后教育发展所作出的权宜之举。
3.农村富余教师
教育部门根据学校布局对中小学进行了撤销和合并,导致一部分学校富余教师的产生。农村富余教师专指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由于学校编制限制而导致在编教师的超编,这些超编的教师就是富余教师。农村富余教师既与代课教师有本质的区别,又不等于不合格教师。代课教师属于国家编外人员,而农村富余教师在撤并校前可能拥有国家编制,也可能没有国家编制。农村富余教师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编制的限制,不合格教师是由于没有达到教师任职的最基本资格。具体来说,一个农村学校的富余教师可能是优中选优淘汰掉的合格教师,也可能有不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不合格教师。当然这里的合格标准是比较低的,甚至仅仅是入门资格的合格,并不真正代表素质也合格。
怎样“退出”——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在她的《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中指出:中国的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质量不容乐观。学校教育,只是在知识上做了准备。而这些人要适应社会的要求,还需要社会、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二次培训。而这不仅包括技能方面的培训,还应该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教育。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考核的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等若干等级,作为受聘任教、工资确定、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教师考核结果要记入业务档案。考核优秀者,可优先晋升工资、晋升教师职务;考核称职者,可定期晋升工资、续聘、晋升教师职务;考核不称职的可根据情况不晋升工资或者低聘、解聘教师职务。由此可见,退出的教师应该是不称职的教师,但是在教师考核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难以制定教师评价的科学标准,对不称职教师进行科学鉴定。
由于教师评价没有得到严格的实施,这就使得法定的教师退出对象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在教师管理的实践中确实存在教师退出的情况,退出教师主要是民转公教师、代课教师或超编,也有的地区为了补充新教师根据年龄层次对年龄较大的教师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老教师进行转岗,虽然学校通过教师转岗编制、待遇不变的条件稳定了退出教师的情绪,并未引发混乱。但是这种以身份、年龄为依据,实施转岗,缺乏科学依据,一旦引发教师的身份认同,会使在岗教师人人自危。而且往往会出现“该退不退”和“该留不留”的现象,这将会严重影响人才梯队的合理配备和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影响人力的可再生性与可开发性以及人才队伍的层次性。因此,教师退出机制要体现公平、公正,这样才符合人力资源的科学、健康的发展。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唐松林指出,“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议题。其中,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让不合格教师从队伍中淘汰出局,让优秀教师从合格教师中脱颖而出,不失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师退出机制促使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提高技能。在网络和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优势,不断地学习,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做一个不被时代淘汰的合格教师。
(责任编校:张文杰)
链接
四种渠道退出教学岗位
《办法》中明确提出了转岗、待岗培训、解聘和辞聘四种退出渠道。对不能胜任、坚持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先实行转岗这一退出渠道,并进行待岗培训,由各级教师管理服务机构指导学校安排进修学习、跟岗培训,给予教师改进和补救的机会。不愿意转岗、待岗培训,或待岗期满仍然不能竞争上岗的,由聘用单位予以解聘或辞聘。有下列情况之一:
关键词:待岗培训或转岗
●教师提出转岗请求,并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同意
●未能竞聘上岗的教师
●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基本合格
●违反《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按照有关规定不符合担任教学工作
关键词:解聘
●《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情形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情形
●丧失或被撤销教师资格
关键词:辞聘
●《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情形
●教师因其他情况提出辞聘,并经所在学校和教师管理服务机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