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活动式”课堂的建构与探究
2014-04-29邓小莲
邓小莲
摘 要:活动性课堂是基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融“活动”与“教学”为一体,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功能生成学生学习的主体;反过来又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促进课堂“活动”的展开,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全体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活动式课堂;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各国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但在现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不够重视,抑制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状况比比皆是:重示范轻能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性精神轻人文精神。针对这样的现状,理应构建活动式课堂教学,形成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思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对“建构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尝试。
二、概念界定
1.关于“活动”
所谓“活动”,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指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是精心设计的,为一定的动机所激发,由动作组成,借助于操作而实现。从教师设计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等特质;从学生参与角度看,具有主动接受、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主动操作等特质。
2.关于“活动式课堂”
活动式课堂教学是在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下,融“活动”与“教学”为一体,充分发挥“活动”生成学生主体性的功能,反过来又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促进“活动”展开,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和谐、生动的发展的课堂教学操作范式。这种课堂在操作策略上的重点是,创造性地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序列,并把它们统一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
三、活动式课堂的建构与运行
活动式课堂的建构分为两大序列:纵向序列和横向序列,这两大序列相辅相成。
1.纵向活动序列
(1)导入性活动:适合于活动的起始阶段
在序列上表现为上课开始,师生通过共同活动能迅速进入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合的“情绪场”,使学生产生活动的强烈欲望。这个阶段为整个教学过程创设最佳活动背景,有利于此后一系列活动的正效应,减少或避免产生负效应。它具有多层级的功能:从教师角度看,主要是呈现问题、指向定调;从学生角度看,主要是收心、引趣、激情、启思。
导入性活动设计时的注意事项:一是设计注意简洁性。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活动的参与中来。二是设计注意启发性。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从而进行新内容的探求。三是设计注意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当时的心理状况及当时的情境而设计并临时调整。四是设计注意趣味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适时创设好引入性活动的情境。
导入性活动的特点:要通过活动让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达到认识定向和角色定位(进入了有意识的活动角色)。
(2)参与性活动:适合于活动的进行阶段
在序列上表现为学生探索过程,通过各类活动获得新知。这是活动的主体阶段。它的功能主要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感知教材,发现其内在联系与矛盾,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探究解决矛盾,获得新的认识。
参与性活动设计时的注意事项:一是运用积极化的策略。用各种手段维持第一阶段已形成的积极的“情绪场”,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心态始终不变。本节是通过其他学科中学生平时常见图形加以维持并让学生有种计算机是工具的认识,并体会其学科学习的某些思维是相同的。二是注意教材处理的结构度。选择和处理活动内容和形式,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原则,使各类活动形成合理的结构,克服活动的离散性。三是强调课堂教学的节奏性。活动进程要快慢适宜,活动信息要疏密相间,活动态势要动静相生。注意时间,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中段进行课堂教学。
参与性活动的特点: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得认知成果。
(3)发展性活动:适合于活动的深化阶段
在序列上表现为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积极拓展延伸,从而获得发展。这是活动的关键阶段。它的功能在于使学生不仅“认识规律”,而且“运用规律”主动地变革知识客体或现实客体,又在变革客体的同时变革着主体自身。
发展性活动设计时的注意事项:一是注意把握难易度。不能太简单,令学生乏味;也不能太难,使学生望而生畏。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活动具有适度的困难水平,让学生觉得“高而可攀”。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留有余地。恰到好处地煞尾,使大部分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而把探索的兴趣延伸到课后。
发展性活动的特点:学生不仅知道“学到了什么”,又知道“如何学到的”,还知道“学到后有什么用”,其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真正得以发展。
2.横向活动序列
本序列是为实现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和谐发展而展开,是渗透在纵向序列中,其内涵是:把横向的各类活动合理地科学地融入纵向的各个阶段中去。横向序列包括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动机的活动、发展反审认知的活动、优化思维训练的活动、强化人际互动的活动。
(1)激发学习动机的活动
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强烈而持久不衰的动机,是顺利开展活动式教学、發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活动中要多种激励并举,强化学习动机。捕捉学生的心理,施以鼓励和赞扬,能激起受教育者无穷的意念和力量。承认学生的学习差异,依据学生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实际需求,不拘一格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在作品中找到自信。
(2)发展反审认知的活动
反审认知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培养反审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会策略性地学习,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手段,其本身又是主体精神的重要内容。
①示范发展。现在许多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很重要,在学生还没接触的东西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做出示范,做出样子。不要一味追求活动的多样,少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如在参与性活动中,虽小组探讨,为达到组间的资源共享,代表上去时一定要示范,让其他学生通过直观视觉到对比再反审自己的不足。
②讨论发展。由学生自己讨论,相互比较与思考,发现问题,并在活动中修正其不足,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组间作品展示及别人的展示,开阔眼界、打开思维。
③评价发展。信息技术课上最大的优点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至关重要。评价的内容应是多维的,不仅是学生的作品的知识含量,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习惯、特色及作品所反映出的道德品质和素养。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的,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好的学习方法,对暴露出来的学习障碍和误区则加以排除和疏导。通过这方面活动,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乐学”。
本活动的特点:发展认知是在前一情感的驱动下进行的新的认知活动,是一次新的飞跃。
(3)优化思维训练的活动
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的核心。活动性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可不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学会思维并发展其潜在的思维能力。
(4)强化人际互动的活动
活动性课堂教学中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构建,特别是学生彼此间的积极有效交往,不但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产生学习的“共生效应”,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上述纵向活动序列的延伸和横向序列的渗透,组合成活动式课堂教学的基本式。这种基本式是立体的、开放的,又是明确的、可操作的。操作中纵向序列的延伸,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干。横向序列的渗透,其内涵是:把横向的各类活动合理、科学地融入纵向的各个阶段中去。
四、成效及认识
1.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固有的沉闷、僵化、机械的局面被打破,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学生带着已有的经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创造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这种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
学生主体性发展目标体系:
■
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上各个目标,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3.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1)教师对教学要有较强的理解力
教师要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认知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在确定好其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联系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后规划活动。教师对教学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理解的程度,决定了能把学生引导到怎样的程度。因此,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的理解力。
(2)教师对教学要有展示力
教师在活动开展时要及时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增强教学展示力。展示是一种表现力,即以情感为根基,以个性为风格,以语言为形式,以贯通为才智;严谨地传达、有力地说服与唤起,充分展示对教学的表现。
(3)教师要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学观
教师要“目中有人”,把教学看作建构学习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活动的设计到时间的安排、效果的评价等,无不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不只要使学生把握生活、学习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艺,还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怎样迁移、怎样反思,把握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因此,构建“活动式”教学课堂模式是很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但在今后教学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这样“活动式”教学课堂模式才会走得更远,对学生的发展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1997(11).
[2]潘發勤,汤学莲.重新认识活动、体验在学习中的意义[J].上海教育科研,1999(6).
[3]章建跃.建立在主体活动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