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治愈疗分析
2014-04-29余治芳
余治芳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措施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脐动脉血流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比值(S/D)、血脂变化、分娩方式、产科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均救治成功,死亡率7.1% ,剖宫产率53.3% 。结论应严密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并积极预防、合理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母婴的生存率。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治疗研究;产科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一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妊高征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水钠潴留,其中动脉痉挛可能由于升压系统和降压系统平衡失调,血管壁对某些升压物质的反应性增强,从而使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导致各器官供血不足,外周阻力增高,产生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体征。大多数孕产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认识不足,易导致不能及时诊断治疗,使病情恶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如治疗处理不及时,轻度可转变为重度,直接导致母婴死亡,及早发现是关键。现对我院收治的40例PI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PIH患者4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妇产科学》(第5版)的诊断标准,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岁。孕25—42周,轻度PIH21例,中度PIH 13例,重度PIH 2例;先兆子痫3例,子痫1例(均为产前);初产妇30例,经产妇10例。所有对象均做相同检查。
1.2 治疗及方法
休息:睡眠充足,左侧卧位,休息不少于10 h。
镇静:精神放松,紧张、焦虑或睡眠欠佳者可给地西泮2.5—5.0mg,3次/d或5mg睡前口服。密切监护母婴状况,间断吸氧。
饮食: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糖类,不限盐和液体,但严重的全身水肿者应适当限制盐的摄入。
解痉:首次硫酸镁5 g+葡萄糖注射液200ml,1 h滴完,使血中镁离子迅速达到治疗浓度,然后硫酸镁10—15 g按1.5—2.0g/h的速度滴入,以稳定血中镁离子的浓度。
降压:首选肼屈嗪,但目前国内无药,可考虑酚妥拉明20mg及多巴胺10—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点滴(注意调速,4滴/min开始)。扩容:在严重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用全血浆或全血)时应用,其他时候不主张。利尿:在全身性水肿、心衰、肺水肿时应用,可选用速尿和甘露醇。
产科处理:重度PIH在积极治疗24—48 h无好转时宜及早终止妊娠,胎儿未成熟者予地塞米松等促胎儿成熟后终止妊娠,终止方式为剖宫产。
1.3 观察指标计算脐动脉血流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比值(S/D)、血脂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娩方式以及產科并发症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脐动脉血流及血脂指标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数据均有显著差异性(P <0.05),见表1。两组患者分娩方式与围产儿预后除胎盘早剥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妇女所患有的高血压疾病统称为PIH,它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我国平均发病率为9.4% ,到目前为止仍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病因至今未阐明,国内外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免疫学说、遗传学说、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学说、血管活性物质学说等多种理论,但仍无一理论可以满意且全面地解释PIH的发病原因。因此,目前各种治疗方案都是在保全母婴安全尽可能地降低胎儿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中寻找平衡。大量研究表明,随妊娠的进展,胎盘逐渐成熟,绒毛血管增多、增粗,脐动脉血流阻力逐渐下降,血流量逐渐增加,脐动脉血流S/D逐渐下降。说明妊高征病人由于胎盘绒毛血管痉挛、水肿,血管狭窄,血流阻力增大,胎盘功能下降,使脐动脉舒张期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胎儿对氧和营养物质的摄取,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从表1中可以看出,妊娠高血压各期TC、TG、LDL—C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C升高是主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TG升高又是由于LDL—C升高所致。而HDL—C有清除血管壁上胆固醇,防御和保护血管的作用,HDL—C降低,经过临床及时有效治疗后,大多数病人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因此,早期治疗、合理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刘彩霞,主编.妇产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3] 沈慧敏,主编.妇产科临床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4] 汤市伟,主编.妇产科疾病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