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常见问题和护理对策
2014-04-29楼颖
楼颖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拟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100例患者,观察并分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留针时间、液体性质、封管方式及封管液和临床常见问题的关联性。结果:以关节活动部位为穿刺点所致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关节部位;静脉滴注的高渗溶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等渗溶液;静脉留置针留置5d以上所致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5d以内。关节部位的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次数明显高于非关节部位;肝素盐水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实施封管发生留置针堵塞次数明显低于单用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正压封管的患者发生留置针堵塞次数明显低于负压封管,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娴熟的穿刺技术,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采用合理的封管方式,能明显降低输液过程中不良问题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对策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常见的输液方式之一。静脉留置针套质地柔软,操作简易方便[1],能在患者血管内留置若干天,不仅能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刺激性疼痛,亦能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2]。但在临床治疗中存在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等诸多问题。本组研究分析总结对本院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43.32±11.59)岁。
1.2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操作方法 安抚患者心情、精神放松,并选择肌肤平直、富有弹性、充盈度好的上肢浅表静脉进行穿刺。先用止血带扎紧穿刺点上方8~10cm处,然后对穿刺点局部实施常规皮肤消毒,松开留置针外套并排尽内部空气,将静脉留置针斜面朝上与皮肤呈10°~30°夹角进行静脉穿刺,刺破皮肤并看到回血后将针放平,继续进针0.3~0.5cm。退出部分针芯,将留置针套管前端游离于血管之中。将针套送进血管内,此时不要继续进针,避免穿透浅表静脉血管壁。松开止血带,待液体滴入,并保持输入液滴注通畅,针尖皮下组织若无肿胀则穿刺顺利完成。选用无菌输液贴盖住穿刺点位,并用无菌医用胶布固定,操作完成。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输入液体性质、留置时间、不同封管方式及不同封管液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联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s)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留置针输液方式选择与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关联性 静脉留置针留置5d以上所致静脉炎发生率55%明显高于5d以内的45%;以关节活动部位为穿刺点所致静脉炎发生率63%明显高于非关节部位的37%;静脉滴注等渗溶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42%明显低于高渗溶液的58%,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与患者发生液体渗漏的关联性 以关节活动部位为穿刺点在输液过程中渗漏发生率为61%明显高于非关节部位39%,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封管方式及其封管液与静脉留置针导管堵塞次数的关联性 肝素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实施封管发生留置针堵塞11次明显低于单用堵塞28次;采用正压封管输液的患者发生留置针堵塞9次明显低于负压封管堵塞15次,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所遇问题分析 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容易对血管壁造成刺激性损伤,如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延长,会造成患者穿刺部位的炎症介质凝集,诱发静脉炎[3]。本组研究中静脉留置针留置5d以上的静脉炎发生率55%明显高于5d以内的45%,证明静脉留置针时间控制在5d之内为宜。
静脉留置针穿刺选择关节部位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关节部位,因关节部位难固定,患者关节活动弯曲时容易造成血管壁损伤,还会造成液体渗漏[4]。本组研究数据说明静脉留置针穿刺选择以上肢非关节部位为宜。
高渗溶液对血管壁刺激性明显高于等渗溶液,且容易发生血管痉挛,静脉炎发生率偏高。因此,除患者病情所需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等渗溶液实施静脉滴注,减少静脉炎发生率。
本组研究数据证明选择正压封管;使用肝素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实施封管,可降低血管堵塞发生率。
3.2 护理对策 临床静脉留置针应用中采用娴熟的穿刺技术,并选择上肢直径较粗、平直且弹性较好的浅表静脉能减少静脉炎发生率[5]。留置时间以5d以内为宜,细致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异常反应,发现液体渗漏或静脉炎应及时处理。静脉滴注完毕后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留置管,并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能减少静脉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此外,加强与患者沟通与健康教育指导,避免患者过度运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保护留置部位。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临床使用过程中,选择患者正确的穿刺部位、运用娴熟的穿刺技术、应用合理的封管方式能最大程度减少不良问题发生率,让静脉留置针发挥最大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邬红云,刘芳,等.静脉留置针改进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0):4-5.
[2]崔晓雪.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3,26(2):83-83.
[3]王敏.正压送管技术在小儿静脉留置針置管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21(5)110-111.
[4]林卫红,胡金枝,等.优质护理理念在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00-105.
[5]张来娣.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30(6):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