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与实践视角解读白居易文学

2014-04-29刘秀芬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艺术价值实践理论

刘秀芬

摘要:文学研究是古往今来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好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人类文化交流史上壮观的奇景。本文基于理论与实践视角,对白居易文学进行一定的理性解读与分析。从白居易文学的创作特色、文学基础、文学实践等方面探析其价值。从而促进我国文学发展,文化提升,对当世产生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论 实践 白居易文学 艺术价值

国际文化交流发展到今天,在人们对吸收外来文化倾注着空前热情的时代,面对别种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显得更大的必要性。而要想推进学术交流,推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化,必须要认真、深入研究我们自身的文化。中国文学自古博大而深邃,凝聚了先哲们优秀的、具有恒久、普遍价值的思想智慧。各个时代的文学都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下面我们以白居易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一、白居易文学的创作特色

白居易所写的诗歌较多,是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一位诗人。从诗人所写的诗歌“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白居易诗歌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他的诗歌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基础,他所写的诗歌大多数“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白居易的文学主要分以下几个创作特色:白居易进士及第前后诗歌有明显的不同。及第之前,诗歌的主题大都表现穷愁困苦的生活和漂泊羁旅的艰辛;登第之后,它逐渐从个人的感叹和抒怀中摆脱出来,转向与朋友的交往和对时事的关心;在其理想破灭之后,由于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他的诗歌中夹杂着很多儒家的思想;意境澹泊,拙中见巧,是他晚年作品的显著特点。他的许多诗歌脱离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相对缩小,所以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以个人日常起居为中心的。这些作品以细碎的作品入诗,意到笔随,景到意随,别有一番趣味。在他缩写的诗歌中,有许多酬和之作、有感于时事之作,具有浓重的抒怀成分,如《召下》、《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等等,都是作者即情即景的自然情绪流露。写景咏物诗也不乏佳作,如《二月二日》、《新小摊》等诗风格清新隽永。他的文学作品中大多数都保持了流畅的语言,诗歌的创作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白居易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文学的基础。白居易诗歌建立在自己政治理想的基础上,恢复建立采诗制度,通过诗歌来向最高统治者反映民情,推广教化,是他诗歌创作观的中心。他的理论探讨了诗歌产生的根源,认为“感于事,动于情,然后兴于蹉叹,发于吟咏,形于歌诗。”政治开明的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诗歌所表现的,就是盛世之音;如果政治黑暗,百姓无以终日,那么诗歌就会反映出亡国之音。

(二)文学的实践。白居易的文学,在社会上有过许多实践,他关于诗歌社会作用的看法,早在元和初就提出来了。他把诗比作一株植物:“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由主观情感,语言文字、音律声调、思想意义等组成。他们的相互关系如同植物的根、苗、花和果实。其中情和果实是首要的;当作家因事而动于情,诗就缘情而发,通过语言、声律,形成具有现实内容的诗歌,再由采诗官作为民情传导给皇帝,这样,诗歌就起到了“上以补察时政,下以泻导人情”的作用。

以下是具体的表现:他在《策林》中首先谈到关于采诗以补察时政的措施;接着又在《读张籍古乐府》、《寄唐生》等诗中进一步指出,文学创作“上可裨教化,舒之挤万民;下可里情性,卷之善一身”,“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齐;惟歌生民病,愿的天子知。”以后,他身为谏官,更把“补察时政”、“ 泻导人情”当作自己的责任,所以他创作《新乐府》等诗时,也一再强调“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上任时写下了《与元九书》,实际上是他早已形成的论述主张系统化,也是对诗歌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三、白居易文学的本身价值

从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可以深入地分析白居易文学的本身价值,体会作者的艺术思想。

從文学理论角度来说,研讨白居易的文学理论,对理解其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当我们了解到这些文学产生的背景和内容,了解到诗人理论和创作之间的矛盾,就能体会到诗人思想性格的复杂性和作品内容的复杂性。比如说我们在阅读白居易诗歌时,不能将诗人在《与元九书》等文中的创作原则,作为衡量诗歌的统一标准;也不应按自己的意愿去分类,完全按照“讽喻”、“感伤”“闲适”等“标签”去看待具体的作品,从侧面反映的诗歌,他们具有同样深刻的认识作用。白居易诗中许多价值的观点都来自于自我的深刻体会,亲身经历。他的文学基础主要来源于政治基础,具有很深的政治意义。他的文学理论影响了很多人,他将自己的很多作品赋予实际的社会意义,许多文学具有社会功用,影响文坛人士的思想,社会的思想。他的诗歌中对中唐诗坛上创作空泛的倾向的批评,具有指导诗歌创作的现实意义。

从文学实践角度分析,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他深刻地从广大劳苦人民自身出发,诉说他们的生活,将自己的诗歌作为谏言多次上谏,建立了采诗制度。作家作品的好坏与其在社会中的实际意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到底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得到深刻的认证。其实文学的实践更是诗人政治倾向的一种最明显的表现,白居易也正是通过诗歌的实践,向广大社会展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各类人的思想、时代的背景、时代的文化等等,许多专家学者说他的诗歌在反映社会现状的同时更是一个具有古文学研究价值,社会研究价值,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总结

总体来说,研究白居易的文学。目前有一些争执激烈的问题,如《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新乐府》等讽喻诗等艺术性的高低,白居易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矛盾,这些问题有趣而复杂,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白居易研究中所关心的一些议题,要想获得比较一致的看法,将有待于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突破。而我们在阅读白居易的作品,应该先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中唐历史,了解诗人的经历和思想活动。诗人的作品是在不同的具体背景条件下产生的,我们的理解与研究也应该具体考虑这个背景,而不要用统一的尺度衡量。其次,我们要注意诗人在这四个发展阶段的变化,也要注意到这种变化的渐进性和连续性,避免过分重视某些作品而否定另一方面的作品。总的来说,白居易的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是不断相互促进的,无论是史料的积累分析还是作品的结构、语意、诗体、格律都会从表层逐渐展开,剖析到深层的意义。在宏观研究上,从白居易与同时代作家的关系开始,可以观察到许许多多的文学现象,甚至通过这些文学现象可以总结出来我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某些规律。如果换个角度,又可以探讨白居易乃至中国古典诗歌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有些汉学家认为,白居易的文学容易为他们所接收,主要原因是语言平易通俗,表现现实生活,这也应该是比较文学所关心的课题。所以,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白居易的诗歌具有永恒的价值。对他们的认识会随着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而今后的研究将在微观与宏观结合上获得新的成果。语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98.

[2]高敏,李淑荣.白居易诗歌理论评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7).

[3]周晓音.论白居易对诗歌功能的体认[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猜你喜欢

艺术价值实践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