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农户非农经营选择的影响

2014-04-29李怡萌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83)お

摘要

非农经营是农户创业选择的主要活动之一。该研究运用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非农经营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Probit回归,结果表明,除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起到了显著作用。从人力资本角度看,作为家庭主要决策者的男性户主在本地非农经营中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而拥有健康的身体,受过专业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对农户选择非农经营也有推动作用;从社会资本来看,乡村干部职工户则因为视野较开阔,接触的人际范围广,拥有更多的非农经营门路和资源,得以在乡村非农经营中优先发展起来。因此,建议农村增加劳动力自雇就业的相关政策向提升农村人口职业教育水平倾斜,采取措施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以利于农户┐匆怠*

关键词 非农经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农户创业

中图分类号 S-9B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9-06425-03

Effect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on Choice of Farmer Households Business

LI Yi瞞eng

(College of Humanity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PROBIT model to analyze the determinants of farmer households choice on running non瞐griculture business with data in Hebei and Zhejing. The empirical study found that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The male household瞙eads who are decision瞞akers have more motivation to run household business. Health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re also have positive effect. The village cadres with more social capital are likely to run non瞐griculture business. We recommend the government pay more attention on training of non瞐gricultural skills, while creating more social capital.

Key wordsNon瞐gricultural business; Human capital; Social capital; Farmer entrepreneurship

作者简介

李怡萌(1992-),女,陕西南郑人,本科生,专业:农业经济。

收稿日期 20140604

1 理论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长期对立的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城乡资源分配不平衡,城乡居民发展机会不均等。同时,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农产品价格长期受到政府管控,在物质消费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农民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城市相对优越的公共服务也增加了他们对非农部门的要素回报预期,农村大批劳动力逐渐从传统农业生产向非农领域转移。

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活动主要有3种途径:外出打工、本地打工及在本地参与家庭非农经营活动(自主经营)等。金融危机爆发后,沿海产业转型升级,城市非正式部门难以为农民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农民工返乡自雇就业潮流兴起。同时,传统小农生产逐渐被现代化生产取代,土地经营流转加快,农村出现大量家庭非农经营实体。与外出务工和本地打工两种就业方式相比,家庭非农经营等自雇就业形式更可持续。一方面,自雇就业有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实现财富积累和向上流动,为农户扩大再生产提供资本和劳动力。另一方面,返乡后的农民工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接受过技能培训,自雇就业既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促进了本乡镇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本地从事家庭非农经营的农户,与家族和邻里关系更紧密,能够得到更持久的情感慰藉和社会关系网络支持,有益于留守儿童的亲代教育和乡土文明传承。

由于劳动力自雇就业的动因和机制较为复杂,现有的学术研究主要从资本的投入-收益角度分析,认为资本积累对于创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的创业选择主要基于对目前已有资本采取不同配置后所得到收益率的比较,收益率越高,越倾向于增加这种资本的投入。这种分析方法认为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数量和构成是农民自主创业的首要前提,这种相对狭窄的分析视角忽视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所带来收益。

对早期农户家庭非农经营的研究发现,经营者往往具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社会资本积累,这对其自主创业也有积极的影响。因为相对于就业,农民创业则需要创业者自身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基础,还需要经营者拥有较强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社会资本是人力资本发挥和金融资本积累的基础[1]。工作在聚居社区的移民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有助于提升自雇就业所需的经营能力和金融资本积累,移民聚居区中也存在大量借贷组织帮助同族裔移民创办企业。农民自雇就业并非文化程度越高越好, 而是在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后,可能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市场观念和风险精神。王汉生等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于自雇就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亲缘、乡缘等初级社会关系的支持。“浙江村”中服装业经营户的实践就表明,经营户既不是原子式的小生产者,也不是大厂商或市场组织,而是以家庭为单位基于亲缘或地缘关系的分工协作网络[2]。但是任义科等对社会资本的作用研究显示,“官本位”思想在农民自雇就业中影响较大,家里有“村官”大大有利于自雇就业,对无“村官”的农民而言,这可能加剧村集体内部不公平[3]。由此可见,农户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不仅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也促使了道德观、价值观的内化,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但同时对于增强某些领导的身份、地位、声望等有较大帮助,可能助长不正当的寻租┬形。

为推动农户自主创业、自雇就业,笔者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经营的影响,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农民自雇就业的内在机制,从而为制度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模型和变量

该研究采用Probit模型估计方法。Probit模型是计量经济学非线形分析中的重要模型之一,它常常被应用于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研究。根据观察点的数据,劳动力有2种决策:从事家庭非农经营(玀=1)和不从事家庭非农经营(M=0)。而影响转移决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该研究用一组向量X来解释转移决策的形成。运用Probit模型,有:

Prob(玀=1)= ∫βx- ∞Φ(z)玠珃

其中,β为待估计参数。由于该模型使用的连续概率分布函数为正态分布函数,所以有:

Prob(玀=1)= ∫βx- ∞Φ(z)d珃=Φ(βx)オ

在具体的计量分析过程中,根据需要采用了如下的一些处理方法: ①由于来自同一家庭或同一村庄的劳动力之间,其经济行为、经济决策往往会相互影响,带有一定的相关性,即组内数据不独立,该研究采用Spearman、Pearson和Eta相关系数对解释变量相关性进行计算,相关系数大于0.5的变量设置不同模型来解决此问题。②由于收集的样本数目比较小,因此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合并,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计量模型拟合分析。

2.1.1

被解释变量是农户选择家庭非农就业的概率。

农村家庭非农就业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非农产业生产筹划和管理。家庭经营规模普遍比较小,从业人数一般不超过8人。目前在农村常见的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的形式有小车间、小作坊、店铺、饮食店、跑运输、私人承包小规模建筑工程等。由于此次统计中没有直接反映农户是否从事家庭非农经营的变量,因此对被解释变量“农户是否选择从事家庭非农经营”定义为:“一年内在村从事家庭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称为“农村家庭非农就业”,赋值为1,其余都赋值为0。

2.1.2

解释变量根据调查数据的特征,选择个体人力资本特征和家庭社会资本特征。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该研究中,个体人力资本特征通过“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专业技术职称”、“是否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是否受过农业技术教育或培训”、“是否自我认定的健康状况良好”、“是否家庭经营决策者”来衡量。

就农民个体特征而言,杨金凤认为,年龄对村内非农劳动供给没有显著影响,但在村外,非农劳动供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先增加后下降[4]。刘俊威等则认为,劳动力参与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可能性与劳动力年龄呈倒“U”型的关系,开始随年龄增长,劳动力参与本地非农活动的可能性增加,超过一定年龄,这种可能性反而下降[5]。刘晓昀等研究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在教育、培训上存在差距,但是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婚姻幸福感、家庭中的儿童数量等形成的。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由于婚姻状况不同所引起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更大[6]。任义科等认为,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自雇就业有重要影响,表现在受教育程度和打工期间是否接受过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者更可能自雇就业,但并非文化程度越高,自雇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者自雇就业可能性更大;打工期间受过培训更可能自雇就业[3]。

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社会合作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信任支持关系,是能够带来人际交往品牌效应的特殊的人际关系。该研究中,家庭社会资本特征由“家庭类型”、“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经营主业”、“是否国家干部职工户”、“是否乡村干部职工户”、“是否党员户”、“是否军烈属户”、“是否五保户”、“是否少数民族户”等指标来衡量。

朱红根等调查表明,每月常联系的朋友个数、亲戚担任村干部或公务员状况对农民工返乡经营意愿影响显著。此外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经营意愿的重要因素[7]。任义科等认为,家庭成员的社会政治地位和家庭人脉关系网络对其非农经营有重要影响。家人担任村、乡干部者社会地位更高,更可能自雇就业,如果农民家庭有一名乡村干部或党员,则男性和女性每年可以分别增加24和20 d的非农劳动时间[3]。徐加桢认为,社会网络的质量、信任和互惠都有利于农户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经营,这也证实了社会资本具有公共品的性质,是有较强的外部性的资本[8]。

2.2 调研数据介绍

2.2.1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2012年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对河北和浙江两省所做的抽样调查,共计调查样本80户,247人,考虑到该研究分析对象是劳动力,所以剔除了18岁以下(不含18岁)、65岁以上(不含65岁)和在校学生3部分样本,最后得到农户个人样本180份。

2.2.2

样本特征。样本资料的基本特征见表1,在统计分析中主要运用了二元变量处理方法。由表1可知,调查样本中,从事家庭非农经营的有27人,占15%。没有从事家庭非农经营的有153人,占85%。

表1农民人力资本与家社会资本构成

变量 变量含义 从事家ねシ桥┆ぞ营百し直泉% 未从事ぜ彝シ仟づ┚营ぐ俜直泉%

国家干部职工户 1=是;0=否 3.7 9.4

乡村干部职工户 1=是;0=否 18.5 0.5

党员户 1=是;0=否 29.6 13.2

军烈属户 1=是;0=否 0.4 7.4

少数民族户 1=是;0=否 33.3 60.4

技术职称 家庭中有人有技术职称,1=是;0=否 29.6 11.3

非农职教 家庭中有人受过非农职业教育,1=是;0=否 30.0 3.8

非农培训 家庭中有人受过非农培训,1=是;0=否 11.1 1.9

比较农户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构成发现,就教育水平而言,从事家庭非农经营的农户在校时间更长,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未从事者。从获得技术职称、受过非农职业教育或培训的频率来看,从事家庭非农经营的农户也大大高于没有从事的农户。此外,从事家庭非农经营的农民更多的是家庭经营决策者,更多的是农户中的户主或户主配偶。从事非农经营的家庭是国家干部户和五保户的比例明显低于没有从事非农经营的家庭,但是乡村干部户、党员户、军烈属户和少数民族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后者。样本描述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非农经营与农户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一定的正向关系,这与相关文献的分析结果一致。但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多大程度对家庭非农经营存在影响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3 实证结果分析

回归结果分析见表2。由表2可知:

(1)“与户主关系”的系数显著为负,“是否家庭经营主要决策者”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户主或家庭经营主要决策者从事家庭非农就业的动因更强。对于农户而言,家庭非农经营的资源投入较大,风险较高,而户主或家庭经营主要决策者在该问题上更有发言权,是家庭决策的意见领袖,同时也拥有更多人力资本去承担失败的风险。

表2 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Probit回归分析┙峁

变量 系数标准误玓值

与户主关系 -0.728*** 0.215 -3.387

性别 -0.100** 0.297 0.338

年龄 0.040*** 0.013 -3.068

户口 -1.071** 0.463 2.311

在校时间 0.159** 0.077 2.058

是否有专业技术职称 0.942*** 0.286 3.300

是否受过非农职业教育 1.110** 0.453 -2.449

是否受过农业技术教育 -0.974*** 0.266 3.660

是否自我认定的健康状况良好 0.504* 0.263 -1.920

是否家庭经营决策者 0.536* 0.328 -1.633

是否从事过非农行业 0.070* 0.041 -1.690

是否国家干部职工户 -3.379 0.980 -3.448

是否乡村干部职工户 0.263** 0.644 -0.0408

是否党员户 -0.152 0.469 -0.324

是否军烈属户 1.874* 0.441 4.246

是否五保户 -1.159 56.596 -0.020

是否少数民族户 -0.646** 0.456 1.415

Intercept -3.077 1.063 -2.893

注:“*”、“**”和“***”分别表示结果在10%、5%和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2)“性别”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女性参与家庭非农就业的可能性明显小于男性。“年龄”的系数显著为正,显示家庭成员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从事非农经营,对此解释是年纪越大的农民工在外务工的优势越来越小,不得不随返乡就业潮流在本村寻找施展之处,而且年纪越大归乡心切,对赚钱养家的激情渐渐减少,更愿意留在农村的亲友身边获得情感慰藉。“文化水平”用“在校时间”衡量,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农户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时间越长,农户选择家庭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大。对此解释是充分的学校教育可以普及一些关于非农就业的基本知识,获得更多市场资讯,同时学校教育为农户提供了开阔视野、结交更多高水平人脉的机会,这成为选择非农经营的一个较大动力。

(3)“是否有专业技术职称”和“是否获得过非农教育或培训”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和获得非农教育培训的农户更可能从事家庭非农经营,参加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通常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在激烈的非农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获得技术职称不仅是对其职业技术水平的肯定,也是帮助农户家庭实现自雇就业的一个筹码。

(4)“是否自我认定的健康状况良好”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身体越健康的农户从事家庭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强,身体条件是制约农民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各村的卫生所基础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支柱产业的一个最基本条件。

(5)“是否家庭经营主要决策者”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户主或家庭经营主要决策者从事家庭非农就业的动因更强。对于农户而言,家庭非农经营的资源投入较大,风险较高,而户主或家庭经营主要决策者在该问题上更有发言权,是家庭决策的意见领袖,同时也拥有更多人力资本去承担失败的┓缦铡*

(6)“是否从事过非农经营”在10%的水平上统计显著,系数符号为正,说明家庭成员从事过非农经营的农户更倾向于继续从事非农经营。这些人以前在非农行业中积累了人脉资源和商业经验,家庭非农经营的投入回报率相比于一般农民更高,资源的整合和动员能力更强。

(7) “是否乡村干部职工户”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系数符号为正,显示家庭成员中有乡村干部职工户对家庭选择从事非农经营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乡村干部在本村经济条件优越,农业生产也取得了不小成就,积攒了非农经营的资本。此外他们拥有更多便捷的关系门路,与上级政府关系紧密容易套取政策资金。

(8)“是否党员户”对从事非农经营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农村党员户并没有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作用,引领普通群众积极从事非农产业。特别是对一些拥有经营资本的党员干部要给予公平公正的政策扶持,将他们培养为社区的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

(9)“是否少数民族户”的系数为负,这表明少数民族户从事非农产业的倾向性较弱。少数民族户不愿意从事非农产业,应该和其文化适应性有关系,而这种倾向可能会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户)愈加贫困。这进一步要求政府在劳动地转移就业的政策安排中,充分考虑文化和地区差异带来的不同诉求,孕育更完善的非农就业制度。

4 结论与建议

该研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户人力资本和社会

资本对家庭非农经营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作为家庭主要决策者的男性户主在本地非农经营中的主观能动性更强,青壮年拥有健康的身体,受过专业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这无疑对其选择非农经营有极强的推动作用。而国家干部职工户、党员户和“五保”户拥有的社会资本和政策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非农经营生产力,乡村干部职工户则因为视野较开阔,接触的人际范围广,拥有更多的非农经营门路和资源,得以在乡村非农经营中优先发展起来。

根据实证结果与影响机制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政策┢羰荆邯

(1)相比沿海发达地区,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农村家庭非农经营发展相对滞后。从参与人员上看,依然以男性户主和家庭经营决策者为主导,女性在农村家庭非农经营中的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建议村集体可以成立女性就业联合社,为不同年龄段留守妇女根据其自身需求展开技能培训,例如刺绣、剪纸和小作坊经营等。

(2)农村非农经营大户主要是生产队干部、留在农村的下乡知青和退伍军人,这些人比普通农民具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甚至在信贷过程、销售过程中出现了以公谋私、权力寻租的行为。对此,政府应该从社区整体经营状况出发,有效开发农村中的精英和能人,帮助他们参与基层政治经济决策和实践中来,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地区非农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借鉴沿海地区“一村一品”式的推广宣传,坚决破除“村霸”或村干部的资源垄断行为,为农户提供可靠的、公开的市场信息和风险互助系统。

(3)从政府扶持情况来看,针对农村非农经营的政策瞄准不全面、资源配置有偏差等问题,政府对该行业的规范、监管和指导水平也应提高。一方面要为农民提供普遍的专业化的非农经营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接轨转化,保证贫困子女升学和受教育年限,帮助越来越多的核心家庭重新配置家庭劳动力分工结构;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农村中的少数民族、“五保”户和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开展再就业帮扶工作。

参考文献

[1]BLANCH FLOWER,OSWALD A.What makes a young entrepreneur centre for Labor Economics,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Discussion Paper[R].1990:373.

[2]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等.“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J].社会学研究,1997(1):56-67.

[3] 任义科,杜海峰,白萌.生计资本对农民工返乡自雇就业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1-57.

[4] 杨金凤.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06.

[5] 刘俊威,刘纯彬.农村劳动力参与本地非农经营活动的决定因素——基于安徽省庐江县的实证分析[J].农村问题研究,2009(1):93-96.

[6] 刘晓昀,钟秋萍,齐顾波.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及东西部比较[J].农业经济问题,2007(7):76-80,111-112.

[7] 朱红根,康兰媛.外部环境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l145个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1(6):59-64.

[8] 徐加桢.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户非农经营参与——市场化进程中的经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