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2014-04-29李晓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14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职学生策略

李晓楠

[摘要] 职业指导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变革运动的一部分。随着我国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社会的转型、失业人员骤增、就业问题突出,而制约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因素就是其无法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本文主要从职业指导的具体技术和制度设计两方面来论述如何以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指导;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3. 088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4)13- 0141- 02职业指导对于社会和个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求职者个人来说,合适的职业指导可以帮助确立个人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来讲就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职业指导的内涵分析

职业指导是帮助人们选择并准备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通过采用科学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帮助人们了解工作的世界,获得职业信息并学会作出职业决策,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职业指导涉及职业测验、职业咨询、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

国际教育和职业指导协会的《21世纪职业指导的战略》报告对职业指导的作用作了详细阐述。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判别个人的才能、优点、弱点、家庭的期望、国家的需要,对个人的教育和职业选择做出判断;根据入学要求和结业标准选择适当的教育与培训科目、适当的学习领域;使学生理解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于他以及得到工作的方式、工作的状况、工作的报酬;传递有关本人教育机会和工作岗位的信息;培养求职能力、自信心;敢于面对失去工作,能对再次就业做出积极的反应,等等。职业指导绝非仅仅提供信息,而是自我发展与学习,吸取求职经验,提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综合,同时包括创业指导与服务等。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有效衔接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体现为个体的求学需求。它是一种派生的需求,是由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引起的。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就业需求上。就业需求是一种最终需求,其数量、结构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求学需求的数量、结构和速度。一般而言,就业需求大就会刺激求学需求,反之就会制约求学需求。然而,由于两个市场的分割或信息的不完善以及教育的公益性,就业需求与求学需求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在数量、结构、速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失衡现象。作为国家宏观层次上的社会需求,是在综合考虑社会发展整体状况、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的一种期望;个体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则是立足自身状况、着眼个体目标的一种诉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二者之间存在不对等、不协调是必然的,但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进行及时的调适也是十分必要的。调适的手段很多,如政策调整、舆论宣传、法律规范以及必要的经济手段等,而职业指导应该是一种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它有利于把两个市场直接联系起来,从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它也是把职业院校的招生、培养、就业3个环节有效衔接在一起的唯一途径。

2我院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分析

2.1 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5%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2 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18 %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越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特别大学里社团林立,每个学生都可以针对自己强项参加类似社团而精益求精,一样的,我们大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弱项去参加一些社团,弥补不足。

2.3 价值观念

通过调查发现,65%的学生有自己清晰的事业蓝图,且精神充沛,学习的动机是为提高自己意识,完善自我,35%的学生精神不济,不能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

2.4 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规章制度,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我院学生就业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学院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

3职业指导的技术策略

3.1 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就业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培养和谐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以班会课的形式进行。活动可分6次进行,由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进行设计和指导主题为“职业生涯之旅”。

3.2 加强日常的学生管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的点滴培养职业理想。人的素质能在日常的生活习性中得以展现和流露,习惯也是个人素质的真实写照。所以,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必须从日常的生活细节及点滴做起,看过汪中求先生写的《细节决定成败》的人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

4职业指导的制度保障

4.1 职业指导课程建设

笔者在去年仔细阅读过《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课本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根据学生需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来解决求职和创业等问题。但笔者认为应到以我们学院所在地区的创业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因此可以进一步组织教师编写《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的配套指导用书,形成教学团队进一步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2 建立学生—学校支持系统

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进行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4.3 建立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总之,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及其影响因素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高专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如自信心的培养、政治素质的培养、就业观念的培养等等都是职业素质培养新增的内容。只有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附录:大学生职业素质调查

本次我们以问卷形式对全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的同学展开调查。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专业,以专业了解程度,价值观取向,团队合作意识为切入点。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所在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3.你的专业是属于()系

A.经济系B.移动系C.通工系D .计科系

4.你对你所学的专业是否有足够的认识()

A.有 B.没有

5.除了正常的上课是否需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A.需要B .需要

6.你觉得是否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7.你的职业规划现状是()

A.大学在读B.还没考虑过 C.想找工作D.想自己创业

8.你想找工作,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

A.职业规划不清晰,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B.缺乏求职经历和面试技巧等

C.缺乏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

D缺乏工作经验求职人数太多,竞争激烈

9.您想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或感到困扰的问题是()

A.想创业,但没有创业方向

B.缺乏创业必备的心理素质

C.缺乏创业技能

D.缺乏人脉资源

10.你对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态度是()

A .找工作很容易

B.我有信心通过努力提高技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C.找到较为合适的工作太难了

D.没有信心找到工作

11.你认为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是()

A.专业技术能力B.社会交往能力

C.社会经验D.学校知名度学习成绩

12.你认为为解决就业难的方法是()

A.提高专业技能参 B .参加职业培训

C.调整择业期望 D.增加就业信息来源

13.你认为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是()

A.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B.沟通能力创新能力

C. 时间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D.团队协作能力

14.你希望什么样导师来进行职业素质培训()

A.专职职业素质培训师B.企业高层

C.社会名人、成功人D.其他

15.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参加职业培训()

A.非常有必要B.不是很必要

C .可有可无

D.有必要,但自己不需要也不必要

16.认为职业素质培训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意义是()

A.有效规划大学时间,使大学生活更有意义

B. 提前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为求职做准备

C.综合提升个人价值

D .没有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闫海波,张继延,瞿立新,等.就业零距离——大学生就业指导[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2]杜林致,张旭翔.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拓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文,苗胜军,冯拾松,等.高职生入学导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陈红.大学生职业指导全程化教学方案设计[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8-8.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高职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Passage Four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