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剑川木雕品牌的差异化生产研究

2014-04-29楼艺婵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14期
关键词:差异化木雕品牌

楼艺婵

[摘要]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木雕工艺传承千余年,在20个世纪90年代形成了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木雕生产场域,其中涌现了两个代表性品牌,“段国梁”木雕与“狮河”木雕。其产品结构、价格策略、生产组织形式均存在较大差异,对上述两种品牌模式的研究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商品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式问题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段国梁”木雕 ;“狮河”木雕;差异化;品牌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4. 043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4)14- 0067- 021前言

剑川木雕产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10世纪。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之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艺。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为主。元明清时期,剑川木雕已走出云南,销往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与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历史上,明清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昆明金马碧鸡坊等著名建筑都留下了剑川木雕工匠的痕迹。

新中国成立后,剑川木雕一度停滞,1970年开始恢复,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壮大,迄今,形成了一定行业规模。剑川木雕行业中的两个龙头,分别是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生产的“段国梁”木雕和甸南镇狮河村的“狮河”木雕。两者均为剑川木雕行业的代表性品牌,但是生产组织形式差异化明显。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依托企业主、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的个人品牌价值,在生产上主攻艺术品木雕,包括挂屏、座屏、大摆件等等,走的是艺术家精品品牌路线,生产组织形式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的“狮河”木雕则是一种“协会—家庭作坊—商户”的联产品牌组织模式,统一由木雕协会收取订单,分派到每家每户,主要使用机械化生产大众性、实用性强的建材木雕产品,包括格子窗、格子门、家具等等,走的是大众规模品牌路线,生产组织形式采用松散的协会与作坊协作形式。

在同一个生产场域内出现的这两种品牌形式,其内部自主性力量何在?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如何参与到这种差异中?本文将以产品、价格、生产组织形式3个品牌的重要构成因素为切入点,展开相关的研究。

2产品差异

“段国梁”木雕主打艺术家品牌路线,产品包括3种主要类型,①陈设型木雕,如花鸟挂屏、座屏、艺术笔筒;②实用型木雕,如高档木雕家具;③建筑型木雕,如古建筑修复、寺庙佛龛、圆窗等。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的一楼展示厅产品陈列如下:香柏木根艺茶木桌(32 000元),酸枝木三件套(小茶桌加两把椅子28 000元),大红酸枝首饰(3 600元),大红酸枝首饰盒(3 200元),黄杨木茶盘(9 500元),榧木四季花鸟条屏一组(28 000元),博古挂屏(42 000元),六角花瓶(4 200元/对),杜鹃木小九龙(小款花瓶,30厘米,1 800元/对),梨木地藏王小坐像(2 400元),青皮木花瓶(4 600元),斗方四季花鸟挂屏(8 500元),桧木观音(4 800元)……

目前,“段国梁”木雕品牌占据了剑川木雕产业链的最高端,由于其自身的精品定位,产品在木料的选材与雕工技术的要求上都较高,购买群体多为收藏者、政府部门与商贾人士,也成为剑川木雕的一个对外形象窗口,代表了剑川木雕的最高工艺水平。如,“段国梁”木雕品牌的构建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的代表作品《大理国张胜温木雕画卷》被云南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镇馆之宝”。2013年,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的总经理段四兴(段国梁之子)作为5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之一赴瑞士日内瓦,参加 “感知中国·美丽云南”系列活动之“云南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展示了《四季平安花鸟挂屏》《金翅鸟》等木雕精品,有力地宣传了剑川木雕。

与“段国梁木雕”所不同的,“狮河”木雕走的是大众规模品牌路线。产品包括两种主要类型,①旅游小件木雕,如笔筒,佛珠等;②建筑型木雕,如格子窗、格子门等。在狮河村,村民家中作坊堆积着机雕的花鸟壁画,园林古建筑的格扇门、窗以及各种民族旅游产品等等货品,其制作工艺并不精美,多采用机器雕刻,面向的主要消费是规模性的复古建筑修建。近年来,逐步升温的旅游经济热潮带动下,云南兴起了古镇营造风,如楚雄彝人古镇,丽江束河古镇……大规模的复古客栈、店铺营造为“狮河”木雕的生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虽然雕工并不精美,所生产产品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但是“狮河”木雕产量高,总体产值大,规模效应明显。

3价格差异

楼:“段国梁”系列的加价率能高到多少?

段四兴:比如,我拿一个给你看……这一个是我父亲的徒弟来做的,黄杨木笔筒,这个成本算下来是2 400元左右。但打上我父亲的名字呢,我们可以卖到8 200元。

楼:加价率超过3倍了。打您父亲的名字,但不一定是他本人做的,只是以他为一个品牌?

段四兴:对对对。

在剑川木雕行业,“段国梁”木雕的品牌溢价效应明显,尤其是2006 年12月,段国梁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中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之后(云南仅两人获此殊荣),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的产品性质发生质的变化。依托一个“国大师”的光环效应,“段国梁”木雕实现了从精美的普通木雕产品向木雕艺术品的飞跃,“集体信仰是认可权力的根源,这种权力使得被认可的艺术家有可能通过签名(或签名章)的奇迹把某些产品变成圣物”[1]。由于段国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个人品牌效应,许多收藏家闻风而动,纷纷前来订购“段国梁”木雕,实际上,段国梁本人是不可能完成多少件木雕产品的。为进一步规范品牌的符号,段氏父子决定仿照一些省外工艺美术大师的做法,将品牌线分化为两个系列,“段国梁”系列为大师亲手制作的精品,加价率极高;“段国梁工作室”系列为大师徒弟做的精品,加价率在两三倍之间。

10余年前的剑川狮河村,存在低价竞争恶性循环的趋势,许多开客栈的老板来谈价码,一扇三层雕工的格子门成本价在400元左右,为抢拉生意,有些村民作坊报出350元甚至300元低价,最终只能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完成订单,市场无序化竞争严重。2004 年,张月秋等人成立狮河木雕工艺协会,采取统一拿订单再分配到各户的方式。而今,“狮河”村的一个“八仙过海”笔筒,市场售价在700~1 200元之间,一扇三层雕花的格子门,市场价格在500~900元之间,除去木料成本与工时成本,加价率不足一倍,溢价效应并不明显,但是“狮河”木雕这块统一的品牌,基本实现了统一订单,统一价格,逐步规范着市场。

4生产组织形式差异

“段国梁”木雕所在的企业——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实行集约式的生产销售机制。厂内有精品生产员工2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员工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1人,工艺美术大师3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暨国家工艺美术大师1人,全职画图师2人。为了保护、发扬和传承剑川的传统木雕技艺,兴艺实行的是雇佣制和学徒制相结合的用工模式和用工制度。厂内雇佣的精品员工按照计件提成和工艺提成的工资发放模式;对于学徒制员工则按照规定每月定额发放工资。而对于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的另外一部分合作式员工来说,平时他们经营各自的商铺和作坊进行木雕生产,兴艺把一些小订单和产能不足时的订单余额外包给这样的合作商户,或者在有大件精品订单时候聘请师傅们参与合作,合力完成精品订单。这些合作员工平日不直接参与兴艺的生产活动,不受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的直接管理。兴艺的厂内员工和厂外合作员工总计将近200多人。

“狮河”木雕的生产组织形式则是一种“协会+基地+农户”的松散式联产模式。张月秋等人依靠自己在狮河村的个人威望和声誉,把原本整天只会价格战的商户和家庭作坊联合起来,成立狮河木雕协会,使用协会的规章和制度约束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规范了狮河木雕市场。从2004年木雕协会成立至今,狮河259家木雕生产作坊有192户加入了协会。狮河村以大户生产作坊为依托,吸收大户为协会理事和主要会员,按照协会的章程来从事木雕产品的开发、实验、生产、推广等活动。协会统一组织、统一品牌、统一原料、统一订单的4大功能很好的保障了狮河木雕的生产经营情况,优化了狮河木雕的生产销售渠道和狮河的木雕市场,形成了“狮河”木雕的品牌建构。

纵观两种生产组织模式的优缺点,“段国梁”木雕采用了现代化集约式的管理机制,在成本控制和生产销售环节拥有自己独立的模式,更加科学、高效地解决了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和企业外部的运作问题。但是,由于产品高端,市场需求有限,企业对周边区域的经济整合效果不能直观地表现出来。并且在制度化生产之中,成本、人力资源和赋税等等方面支出较大;“狮河”木雕在范围地区(狮河村)上带动区域经济的效果明显,整合区域资源的能力出众,改善了狮河村长期以来“无产业,特贫困”的面貌。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规范了木雕市场,凝聚了狮河木雕的竞争力,为“狮河”木雕赢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但是,由于“狮河”木雕没有采用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效率比较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而且受制于协会管理当中,容易打击一部分想在发展中走得靠前的商户的积极性。

5结语

“段国梁”木雕和“狮河”木雕作为剑川木雕的两个代表性品牌,在产品结构、价格策略和生产组织形式都存在巨大差异性。①“段国梁”木雕所在企业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作为现代企业,招聘雇佣员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困难,成为剑川木雕人才的一个培养基地。而“段国梁”木雕自身作为一个出色的少数民族艺术品牌,携带一定的传统文化内涵,进入了各广阔的文化竞技场。当消费者消费其物质商品的同时,也接触到了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段国梁”木雕带着高质量的艺术“外壳”与深层次的精神“内里”走向市场,表达了白族传统和剑川文化。②“狮河”木雕的出现,则一扫家庭作坊各自为政,价格竞争,恶性循环的局面。以统一的品牌把原本分散的家庭作坊和商户团结起来,规范了狮河木雕市场,解决了进货渠道、价格统筹与生产秩序化等基本问题,整合资源,提升了一个小型社区(或村落)整体的产品竞争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历史不够长久,长期以来重生产,轻行销,“段国梁”木雕与“狮河”木雕两种品牌模式的出现,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商品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式问题,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05.

猜你喜欢

差异化木雕品牌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木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