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及对其监管的福利效应分析

2014-04-29卢树立黄丽娟

中国经贸 2014年10期
关键词:影子银行

卢树立 黄丽娟

【摘 要】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膨胀,引起监管层及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以信托贷款为例描述了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并通过构建模型分析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监管模型

一、引言

2013年4月9日,惠誉下调了中国主权的信用评级,将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降到A+,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信贷增长过快,并特别表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崛起助长信贷扩张的担忧。数据显示,仅我国信托规模从2009年的2.05万亿元攀升至2013年度的10.91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从2009年的1.9万亿元陡增至2013年的10.21万亿元。影子银行不仅对传统的流动性及信用创造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我国的监管方式提出挑战。本文尝试从理论角度阐述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并借鉴Plantin(2012)构建的最优资本监管模型,为影子银行的监管提供理论基础。

二、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以信托贷款为例

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监管套利。商业银行收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限制,商业银行有将表内资产表外化的冲动。为了腾挪信贷空间,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经层层通道最终以信托贷款的形式发放给企业,借款企业往往将募集的资金按银行的要求存放在第三方托管户,从而产生了一般性存款、扩大了贷款供给、创造了信用,而通过银信、银证信、银基信等合作方式发放的信托贷款很好的代表了我国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方式,下面我们以信托贷款为例分析影子银行的信用扩张机制,在此我们假设:

1.各商业银行不持有超额准备金,只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

2.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表示活期存款,H表示理财资金,B表示贷款金额。

从上述表格中,商业银行在T=0时刻,募集了理财资金△H,由于理财资金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因此银行将全部理财资金通过信托贷款放给企业,同时企业将该笔资金存入自己的开户行(T=1时刻),这笔存款在T=1时刻开始,进入了与传统商业银行相同的信用创造过程。然而区别在于T=0时刻,银行募集的资金不需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效的规避了信贷规模控制的要求,且在T=0时刻为社会经济体多注入了△H的流动性,而这部分流动性未缴纳法定存款保证金,也未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即影子银行实质上放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规模,增加了社会的货币供给,而这将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及经济的发展造成深刻的影响。

研究表明,作为影子银行之一的信托贷款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即信托贷款规模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放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增加了我国的货币供应,如果考虑到民间金融、典当行、私募股权基金等模式,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影子银行是我国信用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监管范畴是大势所趋,下面将通过最优资本监管模型的思想为影子银行监管提供理论基础。

三、对影子银行监管的理论分析--最优资本监管模型

1.模型的基本假设

(1)社会经济主体的风险偏好为中性。

(2)社会经济主体追求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消费函数大于等于0,并剔除现金折现的影响,该简化假设不对结论产生影响。

(3)社会的经济主体为企业、家庭、银行,时刻的选取分别为T=0、1、2,通过三期模型,刻画出经济体的相关行为,如银行在三个时期分别发放贷款、出售贷款、收回贷款。

2.不存在影子银行情况下的监管行为

(1)行为特征及目标函数

①家庭

假设家庭在T=0时刻,其财富W>0,家庭选择储蓄和投资实现财富目标,剔除折现影响后家庭在T=1、2时刻的财富期望值仍然为W。

②企业

企业的生产决策通过两期完成,在T=0时产值为I0,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T=2时刻对产值I2作出调整,调整带来的成本为 k/2 (I_2-I_0 )^2,其中K>0。1单位的产值需要c单位的投入,c∈(0,1),则企业在T=2时刻的目标函数为:

UE= I2(1-c)-k/2(I2-I0)2, 公式(1)

③银行

首先,银行与家庭的业务往来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家庭T=0时刻在银行储蓄并获得无风险利率;其二,银行可以向家庭出售贷款资产,贷款资产在T=2的回报为π(π > 0),收回贷款的概率为p ∈(0,1)。根据风险偏好中性,则该贷款资产的期望价格为pπ。

其次,在T=1时刻,银行有投资机会的概率为q ∈(0,1),投入为x,投资净回报为f(x),其中f(x)>0,f”(x)<0。

最后, T=1时刻,银行知道该贷款资产投资机会的选择情况(如银行风险部门是否批准信贷资产转让等),然而家庭对银行的投资机会不掌握,但监管者则能了解到家庭和银行在T=0、1时刻的交易行为,从而作出监管决策。

综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在T=1时刻,银行即使能收回贷款,有投资机会的银行(简称:G银行)在T=1时刻出售该贷款组合,家庭作为投资者仍然受贷出现不良情况的银行影响(简称:B银行)。从而投资存在逆向选择问题,G银行贷款组合得不到适当的评估,最终促使银行尽量在T=0时刻出售贷款。假设T=0时刻,银行出售贷款的比率占总贷款比率为λ ∈[0,1],此时,银行的目标函数为:

UB=pπ+qf(λpπ) 公式(2)

λ代表了杠杆率,且监管越严格,λ可取的值越小。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家庭在T=2的财富分布如下:

将公式L=(1-λ) π代入公式(13),求导可得:

ψ′(λ)=βqπ[f(λpπ+r(1-λ) (p-r)- f(λpπ) p]+k(1-p)rλπ2>>0

故有ψ(λ)= US -US ≤ψ(1)=0。

结论3:在对银行存在监管的情况下,影子银行活动降低了社会总福利效用水平,且对银行的监管程度与社会福利下降水平正相关,这表明现实中最优的社会总福利函数是一种次优选择。

我们假设φ代表监管者的监管强度,φ∈[0,1],φ越大表示监管程度越小,从结论2可知,银行想卖出更多的贷款组合,我们之前L表示银行希望通过影子银行卖出的贷款,而φL表示银行在当前的监管强度下能够卖出的贷款。引入φ后,社会总福利函数变为:

US= W(1-c)-k/2 (1-p)(pλ2 π2+rφ2 L2+2λrφπL)+β[pL+qf(λpπ+rφ L)] 公式(14)

其中φ∈[0,1],对公式(14)求一阶导数,并根据L=(1-λ) π可得:

当k(1-p)π≤βqf(λpπ+r(1-λ))时,φ=1最优;

当βqf(λpπ)≤k(1-p) λπ时,φ=0最优;

在其它情况下满足:

k(1-p) π[(1-φ*) λ+φ*]= βqf[λpπ+φ*r(1-λ) π],其中φ*最优。 公式(15)

然而我国不出现λ=1的情况,也就意味着在φ≠1恒成立。考虑公式(15)中φ=0的成立条件,令ω(λ)=βqf(λpπ)-k(1-p)λπ,则有ω(λ*)=0。

ω(λ)=βqpπf(λpπ)pπ-k(1-p) π<<0,这表明仅当λ≥λ*时,φ=0。

结论4:当对传统银行监管较宽松式,为优化社会福利要对影子银行严格监管。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我国影子银行不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放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倍数,为维持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及金融稳定,必须要加强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但这又诱发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并降低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考虑到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其产品主要包括银信、银证等合作的各种理财产品,为此我们一方面应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营造宽松的信贷环境,减少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让影子银行活动曝光于阳光之下;另一方面将影子银行活动纳入统计监管口径,关注影子银行资金来源、期限错配等,建立风险止损和自救机制,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丽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4)

[2] 彭文玉.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及其对货币供应的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0)

[3] 郭忠军.银行盈利模式转型与调控路径探讨.金融发展研究,2012(8)

[4] 毛泽盛.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阀值效应研究.2012(11)

[5] 朱孟楠.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问题-基于最优资本监管模型的分析.2012(9)

[6] 陈华,伍志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分析及基于中国的实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

[7] 肖钢.影子银行将是中国金融业五年内的最大风险.每日经济新闻,2012-10-11

[8] De Rezende, Felipe Carvalho. The Securities Regulation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2010(9)

[9] Bill Gross. Beware Our Shadow Bank System. Fortune,2007(11)

[10] Elias, Bengtsson. Shadow Bank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European Money Market Funds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2(6)

[11] Donald C. Langevoort. Global Securities Regulation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010(9)

猜你喜欢

影子银行
总收益互换产品的法律解析
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何挑战
中国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式影子银行浅议
P2P网贷风险及其监管
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
影子银行风险研究综述
浅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