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014-04-29易璇柳志勇
易璇 柳志勇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音乐欣赏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和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单一化落后的特点,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指出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欣赏音乐习惯,注重个人的情感投入,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深刻领会作品寓意,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价值和目的。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现状;音乐欣赏能力
一、当前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音乐欣赏课程,是教育部从2006年起全国高校非艺术院校要求必选的一门艺术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是普通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欣赏课还存在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发挥的实际效果。
(一)重技轻艺
一般来说,学生只要掌握了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就能接近音乐的主体,去欣赏、表达、创造音乐的美。因此,有的学生偏重技法追求,而缺乏艺术钻研。从本质上说,音乐是艺术,而不是技术,通过音乐的艺术性,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同时,音乐教学活动中还包含着许多德育、文化修养等教育资源,如果只关注于学生技能和技巧的运用,而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仅浪费了音乐教育资源,也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多元化音乐的冲击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现象渗透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代大学生受外界流行音乐、现代音乐表现形式的影响,或多或少对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再加上学生自身音乐素质良莠不齐,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给大学生的道德取向、价值观念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使得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没有发挥其实际功效,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落后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其教学行为的基础前提,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受到社会和学校环境的影响,音乐欣赏任课教师虽然能肯定音乐欣赏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内心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该门课程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导致了学生对该门课也只是停留在兴趣表面上,没有更深的意识,从而会出现恶性循环的状况。同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教师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简单介绍一下音乐作品,然后播放作品,欣赏音乐。这种单一的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二、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欣赏音乐并不难,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多听、多想、多体会,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是一定能够很好地欣赏和“听懂音乐”的。
(一)建立良好的欣赏音乐习惯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一个人的习惯可以影响其一生。同样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习惯,也可以影响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的提高。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音响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除了要求大学生反复地多听,巩固和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以外,还要求他们建立良好的欣赏音乐习惯,即对参与音乐表现的多种音乐要素的整体把握与听辨的能力。这些音乐要素,如:音高、节奏、音色等,它们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首先发展成了旋律,最终才成为有着一定结构的乐曲。因此,欣赏音乐就要培养自身对旋律、旋律发展所形成的曲式结构以及多声部音乐效果的整体感受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二)用心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内容
《乐记·乐本篇》上记载:“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可见,音乐是心灵的结合,音乐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结晶,是心灵体验与现实生活相撞击的产物,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反映着作者的思想认识。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欣赏者必须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促进与作者审美经验的交融。欣赏音乐时,要求大学生把对作品情感的体会与自己在生活中所体验过的感情密切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变成自身的感受,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容。
(三)激起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
音乐是一种表情艺术,其魅力在于它善于表达情感,但在直接表现具体的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方面上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应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体会其中所要表达的含义。由于音乐作品的体裁不同,音乐构思各有特征,其音乐内容的表现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音乐与文学、戏剧体裁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标题音乐带有一定的情节性,例如何占豪、陈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大学生对这类情节性标题音乐进行欣赏时,应以文学、戏剧原著的题材内容和基本情节、作曲家予以描绘的事件和经历,以及乐曲的标题与文字说明为根据,展开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才能达到与作曲家在心灵上的契合。
(四)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作曲家用音乐将他对时代、对生活的思考和反应,用音乐的手段表现出来,就产生了作品。因此,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便成了音乐欣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反复欣赏、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之外,还应建议他们阅读一些有关的文字资料,特别是一些无标题的音乐作品,了解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自身的生活、思想,理解作家的创作文化历史背景、创作意图、创作特色等知识。加强音乐与其他不同领域的相互综合、加强各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创作意图都是很有帮助的。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许多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通过欣赏音乐,我们能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可以纯净、美化我们的心灵。因此,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促进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易璇(1983-),女,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理论、古筝教学;柳志勇(1981-),男,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