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三复习中的“回归课本”策略
2014-04-29丁楚男
丁楚男
【摘要】 新课标改革已近好几年了,这几年高考数学卷的试题很多都源于教材改编,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广东省《数学教学指导意见》,这说明数学复习工作必须做好回归课本的工作。高三数学复习中如何“回归课本”?如何有效地发挥课本中例、习题的功能?如何从课本的知识中提取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每位高三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认知-理解-掌握-运用四个维度和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介绍了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怎样回归课本。
【关键词】 回归课本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1-001-02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教师成为数学探究课题的创造者,建议了解与中学数学知识有关的扩展知识和内在数学思想,深入研究其内在联系。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教材是高考试题的来源,课本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回归课本,认真钻研教材,活化课本习题,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摆脱题海战术。高三老师的教,结合学生的学,我们需要做足这几个工作
一、从认知的角度去熟悉教材,列常考知识细目,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对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内容,思想方法等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白高考考什么,这样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数学高考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学科内在特点和知识的综合。分析高考试题不能发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几乎年年必考,有的已经成为高考常规题,构成高考试题的主体。那么作为老师,首先必须先认知教材,这个认知教材不是机械的罗列概念和公式,定理等,梳理的时候一是要着眼于查漏补缺,把教材的重点、学生的弱点作为复习要点。二是着眼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不但增加知识库的存储量,还要增强知识链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应该通过知识库,使得数学知识结网,浑然一体,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才能具备从全局上驾驭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明确了这些才能在备课中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开展复习,做到让学生“即见树木,又见森林”。
二、从理解的角度再去认识教材,进而指导学生用好课本,夯实基础,把会的题拿到满分
学生在数学复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就是脱离课本,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再认知教材就是进一步对教材知识理解升华,比如对数学语言和符号再认识。
例如:用半径为r的半圆形铁皮卷成一个圆锥筒,那么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
解:设圆底面半径为R,由已知条件知,2πR=πr,r=2R,再由勾股定理得高为■R=■r.
我们习惯在三角函数中使用l表示弧长,扇形弧长l=ar,这个扇形半径,而在立体几何中用l表示母线,在这个题中却是用r表示的母线,这个母线又是扇形的半径,这个符号本质都是一个代数式,只是具体的问题中代表的意义不同,对符号代表意义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后面解决有关问题。
再比如对数学规律的再认知,
等差数列的等和性:
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 =
特别地,若2m=p+q则 =
等比数列的等积性:
在等比数列{an}中,若m+n=p+q =
特别地,若2m=p+q则 =
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相似性,提炼出来,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发现原来这类问题是一个解题原理。
再比如对数学书面表达的认知,教材对逻辑推理,计算方法等起示范作用,很多孩子逃离课本,比如对于一个定义域的表达填空题,总是做不到规范合格,忘记去表达成集合或者区域。例如(2010年广东理9)函数,f(x)=lg(x-2)的定义域是(2,+∞).也就是平常出现不能用科学的连贯的数学语言解答习题,造成“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尴尬现象。所以在高三复习的时候,我们带领学生回归教材,回归的时候要求学生在每节课之前对基本概念、定理、性质做好梳理,对即将复习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并关注好例题的解答方法和规范表述。
三、从掌握的角度去拓宽教材 合理安排课时,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实行教学案一体化
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考纲要求,适当第拓宽教材,也是回归教材的一大主措,所谓“教学案一体化”,是指教师将详细教案简约为学生学案,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教学活动程序的教学手段。一般设置高考考纲要求、自我检测、知识自我梳理、典型例题和课后反馈几个基本部分。考纲要求让学生能明白本节课的高考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复习。自我检测一般是对基础知识的一个回顾过程,让学生对本节课做一点基础储备,便于接下来的进一步探索新的内容。而典型例题与后面配备的变式训练,是通过老师精选的,结合考纲,结合学生实际,剔除过难,过偏的题,以期达到解决考点的目的。课后反馈,题量5题左右,选自课本例、习题的改编题或课外精讲习题,对题目进行合理编排,并在后面附有课后反思,让学生及时把本节课学习到的东西反思在学案上。以下是一份任意角三角函数的讲学案:
【考点要求】
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知识梳理】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1.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设α的终边上任意一非原点的点P的坐标为(x,y),它与原点的距离是r,(r= >0),那么sinα= ,cosα= ,tanα= .( 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只与这个角的终边的位置有关)
2.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记忆口诀“ ”
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题精讲】
考点一:利用定义求三角函数值
例1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a,2a)(a≠0),求α的三角函数值sin α,cos α,tan α.
变式1: (2011江西)已知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的正半轴,若P(4,y)是角θ终边上一点,且sinθ=■,则y=_______.
考点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例2.求值:sin■cos■+tan2πsin■cos■sin■=
变式2.:不计算,确定下列函数值的符号。
(1)sin885° (2)cos(-395°) (3)tan■π
考点三:根据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确定角所处象限
例3:若sin θcos θ>0,试确定角θ所在的象限.
变式3.设是第二象限角,则点P(sin θ,cos θ)在第______象限。
【精练提升】
1. 设α是三角形的内角,在sinα,cosα,tanα,tan■中,可能取负值的有 .
2.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5,-12),则sin α+cos α的值为______.
3.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P(■,-1),求sinα,cosα,tanα.
4.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P(2,2),则sinα的值是 .
5.(2008全国2)若sinα<0且tanα<0,则α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每一份学案的编制都需要在深入研究课本和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回归课本是我们高三课堂的重中之重。课堂的课本是知识体系的浓缩,反映的是知识间的经典关系,是高考试题的参照系和源泉。在高考数学复习过程中,不能舍本逐末,应该回归课本,并要系统掌握,提高学生运用课本知识﹑方法去解决各类题型的能力。
四、从综合的角度去活用教材,探究高考题的课本原型分解高考题的难度
高三复习既是对高中知识、方法的复习的回顾,又必须通过复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终的目的是赢得高考,所以我们把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变成可操作的步骤和方法,用以指导解决各种高考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活用教材思想方法。把常见高考题在课本上找出原型,分解高考题的难度。
例如:(08年福建)设{an}是等差数列,若a2=3,a7=13,则数列{an}前八项和为( ).
A. 128 B. 80 C. 64 D. 56
2. 人教B版第43页课后习题5.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3+a11=6,求S13.
联系: 都运用了等差数列的等和性,若m+n=p+q.则有am+an=ap+aq
演变过程:课本习题S13=■=■=39;转化为高考题S8=■=4(a1+a8)=64
实践表明,我们的高考根本还是来源于课本,作为高考一轮复习的指导策略,那么回归课本,将是我们目前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使我们赢战高考的必行之路。
[ 文 献 参 考 ]
[1]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
[2] 江苏省溧阳中学.费志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中“回归课本”的
策略研究.
文献参考: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
江苏省溧阳中学 费志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中“回归课本”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