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数学课堂结构的思考

2014-04-29孟剑锋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变式题目交流

孟剑锋

近几年,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开放式数学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提高到相应的高度,数学教学的开放程度仍然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探讨如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性程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并得到发展。能力较高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和捉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掌握探究的策略;鼓励学生参考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问题;刺激学生提高数学智力,鼓励学生彼此讨论交流与合作。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变式教学能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T型、马蹄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6人小组等。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积极创造条件,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

数学开放型题目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特定功能。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重要途径。

1.适当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为开放型题。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造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广,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这都是使常规性题目变为开放题的有效方法。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例题的功能也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2.设计数学开放题的基本要求。设计数学开放题要选择有用、有趣、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角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

3.适度开展数学开放题教学。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费力,因此,必须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教师作一些铺垫。另外,鉴于我国当前的教学实际,学生对数学开放题不太适应,因此不宜多出。但同时,为使数学开放题逐步进入课堂,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探索,为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度而努力。

猜你喜欢

变式题目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