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矛盾为神奇

2014-04-29郑晓伟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

郑晓伟

摘 要:在现在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矛盾之处,而这些矛盾有的是教材编写者的有意为之,有的是文本作者的有意撰写,有的是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这些矛盾之处不一而足,但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便会成为学生理解文本的拦路虎,所以教师在遇到这些矛盾时就要下足功夫,深入钻研教材,仔细研究教法,了解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化矛盾为神奇,真正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将教学的难点转化为教学的亮点,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矛盾现象;解决方法

一位哲人曾说:“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哪里没有矛盾了,哪里就将是一片荒芜。”教育同样如此,在现在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有许多矛盾之处,教师在遇到这些矛盾时就要下足功夫,引导学生化矛盾为神奇,将教学的难点转化为教学的亮点,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发现文本与注释的矛盾,探寻真正的谜底

中学语文文本的选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这些文本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充满了深沉的内涵,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典范,代表了时代和人类的进步和要求。有的选文优雅流畅,生动传神;有的选文精辟凝练,逻辑严密;有的选文情节曲折,出人意料……在如此博大精深的文本中徜徉,教师与学生往往被其中的精彩所折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探求,发现其中的不解之疑,深入探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特别是编写者在文本中给出的注释,这些注释对理解文本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毕竟学生的知识面和经验还十分有限,通过阅读这些注释,学生能快速而有效地找到解读文本的捷径。

古人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因为“文本是经典,注释是捷径”就不假思索地全然接受,而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这样才能真正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积累。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深入钻研注释,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尤其是当文本与注释发生矛盾之时,教师更是要抓住机遇,让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探寻,在思考中解疑。例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原文开头为:“白求恩[1]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如果细心的话会发现在注释中是这样的:“注释[1]白求恩即诺尔曼·白求恩(一八九○——一九三九),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医生……”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细心的学生就会提出疑问:明明白求恩同志活了49岁,怎么毛泽东把他写成“五十多岁”?这样一位伟人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根据学生的疑问,笔者就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讨论这一问题,学生根据文本前的白求恩同志的照片,得出结论:一是照片上的白求恩同志白发苍苍,确实看上去像“五十多岁”;二是根据注释[1]“白求恩即诺尔曼·白求恩(一八九○——一九三九),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医生。一九三六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一九三七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一九三八年初来中国,三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由于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和文本内容,学生认为白求恩同志多年操劳,到处奔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工作认真负责,条件艰苦,所以也显得老。毛泽东不知道他真正的年龄,只能根据照片猜测,才会写成“五十多岁”。学生又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编者用注释标出了白求恩的生卒时间,为什么还用毛泽东文章中的“五十多岁”,不把他改成“四十九岁”呢?学生的这一质疑体现了他们的发现精神,也揭示了文本与注释之间的矛盾,如果揭开这个谜底不正是探寻到事情的本质吗?于是,学生又展开了思考和探究,联系文本关于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最后学生解开了这个矛盾:编者这样安排是用心良苦的,正是这个注释与文本的矛盾,可以体现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大的热忱。也体现了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这个矛盾是教材编写者的有意为之,小中见大,升华了文本的内涵和深度。

二、发掘文本作者撰写的有意矛盾,探究深刻的内涵

没有矛盾的故事情节难以打动人心,没有冲突的情感经历难以震撼人心。在初中教材选编的许多经典文章中同样有许多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能够使故事充满悬念和疑问,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的文本作者还特意将矛盾的词句述诸笔下,让人困惑,却又让人深醒,最后震撼人心,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比如: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的结尾处就有这么一句自相矛盾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难道是作者笔误?难道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连“大约”和“的确”这么矛盾的词语都不知道?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学生在学到此处也非常疑惑。趁热打铁,笔者让学生联系前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来考虑,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终于找到了这里作者制造自相矛盾的原因:“大约”和“的确”是作者有意放在一起的,“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其实放在这里并不矛盾,“大约”是“我”的猜测,因为没有亲见,但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黑暗,孔乙己那样的人是没有活路的,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用“的确”,作者这样精心设计的矛盾不正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吗?学生深深领会了文章的主旨和内涵,也体会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也深深叹服作者驾驭语言的精妙和高明。

类似这样的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的文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阅读,联系文本,仔细揣摩,相互探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三、发问文本中的矛盾情节,探索事物的本质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在写作中经常会出奇制胜,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是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外,中学语文课本中就选编了不少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譬如: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情节就悬念迭起,学生在学习文本时,看到“我们”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学生很快提出质疑:开始“我们”一家是盼于勒,怎么最后变成躲于勒?这不是矛盾吗?这时只要将问题分解,学生便能很快找到答案。学生引用文本中的内容将“盼于勒”与“躲于勒”具体地诠释出来,笔者进一步追问:“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沉默了一会儿,笔者让学生合作探讨,有的学生已经找到了答案: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纯粹的金钱关系。这时有的学生已经找到课文后的补充资料: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学生通过发问情节中的矛盾,联系文本中的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找到事物的本質,挖掘出文本的主旨,将矛盾的焦点化解成理解的亮点,这不能不说是神奇之事。

语文新课改已经走了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仍然会有许多困惑,在解读文本中会有许多问题,关键是在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发现矛盾,这很重要,这是一个质疑的问题,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精神。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仔细研究,带着这种自主的学习态度,学生必将在对文本的理解中产生许多问题,发现许多矛盾。有了问题和矛盾学生就会激起解决的兴趣,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教会学生解决的方法,联系文本内容,思考其中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地探寻;当然还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合作交流,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这样就能探究出真正的文本内涵,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和教育意义,达到语文教育“教文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
新形势下基层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初探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铝冲裁废料堵塞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探究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