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威尔第歌剧《唐·卡洛》中的咏叹调
2014-04-29徐明哲
徐明哲
摘 要:本文以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代表性歌剧《唐·卡洛》中男中音罗德里戈的咏叹调为研究对象,从角色塑造等方面分析了《我的末日就在眼前》这首咏叹调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威尔第;男中音;咏叹调;艺术特征;演唱分析
在西洋歌剧众多经典作品中,威尔第为戏剧男中音创作了许多旋律动听、情感丰富的咏叹调,这些作品在提高男中音的演唱技巧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的末日就在眼前》这首曲目在意大利语音、咏叹调类型及风格流派的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价值,适合作为音乐会的曲目及声乐比赛的表演曲目,无论是作品分析还是演唱技法研究,都具有学习和教学价值。
一、歌剧简介
唐·卡洛是西班牙王子,与法国公主伊丽莎白相爱。然而,他的父亲菲利普国王利用权势巧夺了他的恋人。正当情场失意之时,他的朋友罗德里格戈建议王子离开西班牙,投身于法兰德尔政治事件。与此同时,早就倾心于王子的艾伯里公主发现王子与“母后”伊丽莎白有染后,她向国王告发了王子,王子为此被打入监狱。在监狱,罗德里戈来看望王子,但却惨遭暗杀。后来,国王释放了王子,王子又跑到修道院看望因愤怒而出走的伊丽莎白。在修道院,在国王命令处决王子的生命攸关时刻,王子的爷爷查尔斯五世显灵,带着孙子離开了这痛苦的人世。
二、咏叹调背景
为了使国王任命唐·卡洛王子为法兰德尔地区统治者,罗德里戈来到修道院,造访在那里做礼拜的王后,希望能够得到她的帮助。看到王后犹豫不决时,罗德里戈告诉王后及众王宫贵族:“作为我们大家的至亲,王子孤独痛苦地生活在西班牙国土上,无人知晓他的痛苦,无人理解他孤独的心灵。在座的各位亲人是王子忍受痛苦的唯一希望,让他回到众人的身边,他的生命才会得以拯救。”
三、剧中角色的塑造
在某种程度上,罗德里戈是《唐·卡洛》一剧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坚信理想主义政治。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个政治自由主义者。他所有的行动均听从一个观念的指导——为深受西班牙暴政和罗马天主教褊狭的双重压迫的佛兰德人民争取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
罗德里戈的音乐采用最普遍的方法来表现,其突出特点是简洁质朴。这可以通过多个方面加以证明。首先是简单的旋律:罗德里戈的旋律似乎由常规的四小节单位构成,就像大多数常规旋律一样,它们便于记忆。罗德里戈音乐相对简单的特点还可以通过节奏与和声来证明,罗德里戈音乐的和声结构相对不受歌剧普遍存在的半音音阶影响,现代和声功能体系基本的主—属—主结构表面上看起来运用得很多。威尔第用三和弦和六和弦来塑造罗德里戈,使我们在听觉上将他从剧中其他微妙的和声体系中识别出来。
这些音乐上的区别所造成的效果就是突出了罗德里戈。罗德里戈就像他的音乐一样,看上去似乎比其他人物简单。他并没有参与到他们错综复杂的情感中去。罗德里戈的音乐暗示了人物简单,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高贵。显然,威尔第要将他塑造成一位拥有高尚心灵和无私的政治理想的可信代表。
四、《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演唱处理
在音乐会演唱时我们有两种演唱习惯:一种是只演唱《卡罗,请听我说》;另一种是将两段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和《卡罗,请听我说》合在一起进行演唱。笔者根据自己的演唱经历将《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和《卡罗,请听我说》放在一起进行具体分析。
■
罗德里戈的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出现于第三幕的第二场,背景是囚禁卡洛的地牢。
该咏叹调在演唱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宣叙调一开始要弱起、弱唱,这时的罗德里戈刚来到关押卡洛的地牢,只是一句问候的话:“son io,mio carlo.”(是我,好卡罗。)然后告诉卡罗:“uscir tu dei da quest orrendo avel.”(你就要离开可怕的坟墓。)这句的dei字要把双附点时值唱够,要把这种威尔第作品中特有的双附点节奏唱准确,在音乐上保持非常的连贯。下一句继续需要保持“很弱(pp)”的力度来连贯地演唱“我还能拥抱你,还能救你的性命”,演唱时要有潜台词“我已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
接着的“io ti salvail(我很高兴)”要唱得坚决、果断,表现出罗德里戈的淳朴、高贵的思想信仰,salvail“s”“v”辅音尽可能地夸张牙齿和舌头的摩擦。宣叙调的最后一句“o mio carlo!(我的卡罗)”要注意半音和全音的音准关系,为咏叹调的演唱过渡好。咏叹调部分整体的演唱要连贯流畅,速度不宜太快,按谱面要求的每分钟58拍就可以,“很弱(pp)”的力度要一直保持,不过“Ei che premia i suoi fedel(那是他对自己忠实的追随者的奖励)”这句中有一个四度向上的大跳,在演唱“pre”这个(小字二组的f)音时,要把气息调整到最佳状态,重点发出“e”母音,并且要在头腔和胸腔两个共鸣腔充分唱响它,这样才能发出“威尔第式男中音”所需要的金属力量和共鸣。同样的技术也要运用在第18小节的“lestremo spiro”中,因为这两句都是要做一个向上的四度大跳,而且音高一样,母音也相同。22小节再次重复18小节的歌词,旋律稍加变化,高音和母音仍然没变,但演唱难度由此产生,因为两句中间只隔了两小节,这就要求演唱时必须把气息调整好,快吸快唱,并且还要做渐强减弱的处理。最后一句的“morra per te”也是该段的一个难点,“mor”依然在(小字二组的f)上面,所以还是要把气息放到最底,把“o”母音尽量放小,这样有利于高音进入头腔。值得说明的是,在演唱的音色上要做到通、圆、实、亮,这样才能表现出威尔第笔下的罗德里戈那种高尚、质朴、面对死亡毫不惧怕的崇高精神。
■
《卡罗,请听我说》宣叙调部分的演唱要注意音色的控制,因为这时罗德里戈已中枪,身体很虚弱,所以在演唱时要控制一下音量,并且是断断续续地唱,但是在第10小节出现了(小字二组的f)音 “ah!la terra(啊,这大地)”,母音“a”要唱强,之前的气息准备要充分,同样在唱“a”音时口型不宜开得过大,一定要把该音唱得集中、有力、有穿透性。这时的罗德里戈已经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并且强忍着剧痛发出了这次叹息声。咏叹调的演唱要连贯流畅,威尔第在这里写出了极富歌唱性的旋律,4句一段的方正型结构使演唱者可以自由驰骋。演唱的过程始终要记住人物现在已中了枪,音量的控制尤为重要,除了在句末的两次“ah!di-me non-ti scor-dar!(不要忘了我)”要做一个渐强以外,其他乐句都要处理成“弱(p)”。连接部的速度稍微提快一点,变为每分钟76拍,这时的演唱情绪一定要和第二幕中的“友谊二重唱”相联系,不同的是这里的演唱充满了伤感,而罗德里戈的唱词也变成了“non di scordar(不要忘记我)”,在结尾部分演唱速度又一次加快到了每分钟120拍,这时的罗德里戈仿佛是出现了回光返照的迹象,在用尽全力唱完他最后一个高音(小字二组的升F)之后倒地而去。罗德里戈在临死前还不忘“拯救佛兰德”,所以在演唱这段咏叹调时一直都要怀着纯粹、崇高的意识去演绎人物,这样才能把人物内心的崇高理想——“争取佛兰德人民解放”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所分析的作品,深入反映了威尔第的创作风格和特点。笔者分析了该咏叹调的艺术特征,并结合自己的演唱实际经历对该咏叹调的演唱技术要领进行了较详细的剖析和阐述,希望能够对该作品的演唱、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诗嵘.歌剧大师威尔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保罗·罗宾逊.《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施特劳斯[M].周彬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科贝.西洋歌剧故事全集[M].张洪岛,编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4]张弦,等.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5]李维勃.西洋声乐发展概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