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2014-04-29陈晓鹏
陈晓鹏
摘 要:乡村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与城镇小学的距离相差巨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学生过早地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因此,要上好农村的美术课,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首要任务就是调动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降低难度,避免过于专业化
教学中,教师应降低课程内容难度,切不可过于专业化,即注意与學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相联系,又注意趣味性。这样既让学生感到学习美术有用,学以致用,也能引起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可以让学生创造美、享受美。每一次的美术教学,课本上都有一些学生作品供参考,有的远远超过了农村学生的创作水平与认知水平,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惧怕感。这时,教师不要以成人的观点去看学生,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暂不要过多地讲解。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地涂鸦,也不要轻易批评、指责,这时能否画好并不重要,主要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有勇气和信心完成作业。
二、就地取材,变匮乏为丰富
乡村小学的教学设备比较落后,然而教材中要求准备的东西太多了,一次性杯、零食袋等,上一节课就要花钱去准备。虽说农村的条件正在逐渐改善,学生能准备的只有水彩笔,而其他的橡皮泥、水粉等,家长就显得有点为难了。在农村,教学工具非常匮乏,没有美术工具,美术教学就无法开展。笔者所处的这个乡村风景非常优美,校园内外就是风景。考察和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笔者决定从实际出发,在绘画教学中,尽量用一两种颜色去表现画面,工具主要用铅笔、圆珠笔,增加线描画的内容。平时带着学生在学校附近的野外就地取材,就地创作,学生都非常愉快,教学效果达到了美术新课标所要求的:“物以致用,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这就是乡村小学的优势。
三、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如何让学生爱学习、爱美术学习、主动学习呢?笔者将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张贴在教室里,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美术课的时候,笔者常常让学生按课文的内容画简笔画,为学生学习课文打好基础。如教授《荷花》一课,根据课文内容: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的。雪白的荷花,争先恐后在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有的含苞欲放……笔者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荷花。笔者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单线线描同样能画出美的画面。
四、借用语文课文与插图
语文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而美术课主要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作品赏析为主,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两者存在着互补性,体现了美术新课标中学科之间的整合。上课时,将课文插图与课文文字内容相结合进行讲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盘古开天地》这个课文的想象非常丰富,配备的插图也非常美。书中有一整张纸画了盘古的形象,一个脚蹬着地,双手撑着天的巨人,背景云雾缭绕……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又着意引导他们感受图画的美。这样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灵活的运用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作用极大。
五、作品评价成功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成功感会对学生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作品,运用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等形式,对符合要求且质量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给予大力鼓励和表彰,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而对学生作品中的缺点,要尽可能在表扬中巧妙地提出修改意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要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全体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
总之,要想让农村小学的美术课生动而且形式多样地开展下去,就得灵活、大胆地利用教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创作,创作的成功会促其对美术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