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 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2014-04-29汪亚杰
汪亚杰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可以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也可以作为一门技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运用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实行新课程标准后,数学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来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该遵循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的、生动的、易于理解的事物,使教学融于生活. 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新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数学无所不在,增强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条件之一.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听“山上有座庙”的故事,再听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声音出现了不断重复的效果,就建立了“循环”的概念,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也使学生对数学有了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同时,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接受新知识,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二、在实践活动中揭示数学规律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而数学规律往往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测、科学实验、验证猜测的过程中揭示出来的,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能让学生经历同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或许能发现并提出大胆猜测和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以验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获得了提高.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从测量中体会,发现并提出猜测,再进行较为科学的实验,整个过程完全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努力,到处都可以探究出融于生活的数学规律.
三、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时,引导学生用各种秤来称苹果、梨、大米、书、小朋友的体重等等,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让学生跟家长一起去买菜,感受物体的重量.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认识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足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 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 “买5个排球和6个足球一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不仅仅有一种解题思路,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 当数学走进了生活,使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就促使孩子们的思维开放了,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如:切蛋糕在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切蛋糕”也可以成为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一个蛋糕只许切3刀,最多能切出几块?”通过类似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操作中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模拟生活实境展开演练
数学知识和技能应加以演练才能得以巩固. 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因此,把讲台变舞台,让教师做导演,让学生做演员,这对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效的. 如:在教学“打折”时,让学生模拟开办一个百货商店,进行换季促销,在购买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挑自己喜欢的商品,又要看哪件商品打的折扣多,还要看是否对自己有用,从而培养他们合理、正确消费的观念. 又如:在“测量”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课,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和身边物体的长度、高度等实际活动,对所测量对象形成清晰的表象. 以一尺的长度为例,可组织学生结合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完全相同?”“选择什么样的数据比较合适?”“怎样把这个数据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使每名学生都能获得测量的直接经验. 对类似问题的关注、分析与讨论,是学生增长智慧,提高教学时效性的重要过程. 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合作、交流和表征方式多样性的乐趣,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愿意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些模拟实境中,用的是数学知识,解决的是实际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真有趣、生活真有趣,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六、返回生活天地,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学习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数学的过程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让数学与生活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激发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探究操作活动,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