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眩晕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2014-04-29张玉龙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

张玉龙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眩晕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眩晕病已成为当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的基础性病症之一。笔者从中医学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眩晕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旨在探寻其最佳治疗方法,从而不断提升眩晕病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眩晕病 中医辨证 治疗

1.前言

中医学将眩晕病的发病机理定义为“髓海空虚”“情志不遂”“病后休虚”“饮食不节”“跌打损伤”等。“淤”“风”“痰”以及“火”等都会使之清空受扰,而气血不足、清窍失养会直接导致眩晕病的发生。

2.眩晕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眩晕病的中医辨证主要包括“痰湿阻肺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等[1]。

2.1痰湿阻肺证

⑴主要证候:若机体为“痰湿阻肺证”,多会表现出食少多寐;恶心呕吐、痰涎;头重昏蒙、眩晕;舌淡且舌苔白腻、滑润等症状。⑵治疗方法: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主。⑶药剂:以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该方剂具有脾主运化之意,为生痰之良方。方药包括15g泽泻、10g半夏、30g葛根、10g白术、10g竹茹、10g天麻、10g苍术、10g陈皮、15g苡仁、20g茯苓。方中,白术具有健脾化痰之功效,半夏可用作燥湿化痰,而天麻具备平肝熄风之用,将三者进行合用,可起到熄风止眩与健脾化痰的最用。苍术、苡仁与茯苓为健脾渗湿的良药,而陈皮具备理气化痰之功效,竹茹可降逆气与祛痰热。泽泻与葛根配合使用,能达到生津降浊的目标。将上述方药合用,共同发生作用后,可起到“化痰熄风”与“补气健脾”之功效。

2.2肝阳上亢证

⑴主要证候:若机体为“肝阳上亢证”,多会表现出急躁易怒;头目胀痛;心烦失眠;口苦口干;耳鸣目眩;舌红苔黄等症状。⑵治疗方法:以“熄风泻火”与“平肝潜阳”作为主要治疗方法。⑶药剂:以加减天麻钩藤饮为主。由于“肝阳上亢证”大多表现为肝肾不足,偶尔伴有眩晕症状,当机体过于劳累、情志波动时,往往会加重病情[2]。针对这类型病人的治疗,若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则只能治标;若病情发展缓慢的条件下可达到治本的目标。该症候为肝火、肝风上扰,即为“急”与“标”;而肝肾不足则为“缓”与“本”,因此治疗重点为“熄风泻火”与“平肝潜阳”。所用方药包括10g黄芩、10g天麻、10g菊花、15g钩藤、30g石决明、15g白芍、15g白蒺藜、10g夏枯草、15g牛膝、30g丹参、10g栀子。方中,黄芩、夏枯草、栀子及菊花具备清肝泻火之功效,白蒺藜、天麻与钩藤具有平肝熄风之用,白芍可平抑肝阳与柔肝敛阴,石决明在重镇潜阳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而牛膝与丹参具有凉血化瘀之功效,且牛膝还可用作引火下行等。将上述方药合用,共同发生作用后,可起到“熄风泻火”与“平肝潜阳”之功效。

2.3气血亏虚证

⑴主要证候:若机体为“气血亏虚证”,多会表现出脉细弱;面色恍白、纳呆腹胀;眩晕;舌淡体胖且白;心悸少寐;唇甲不华等症状。⑵治疗方法:以“调养心脾”与“补益气血”作为主要治疗方法。⑶药剂:以加减归脾汤为主。中医学将脾胃认作气血生化的源头,因此若机体气血亏虚,根本性原因为脾气亏虚及化源不足。如气虚清阳无法得以有效上升,则血虚脑海会呈现出失养状态,进而发展为眩晕病。针对这类型病症,所用方药主要包括10g甘草、30g黄芪、15g丹参、15g党参、10g川芎、10g白术、30g葛根、10g陈皮、10g柴胡、10g升麻、15g白芍、15g当归。

2.4肾精不足证

⑴主要证候:若机体为“肾精不足证”,多会表现出脉细或数;腰膝酸软;舌体瘦小;神疲健忘;日久不愈;舌红少苔;耳鸣目涩;眩晕;潮热盗汗等症状。⑵治疗方法:以“填精益髓”与“滋补肝肾”作为主要治疗方法。⑶药剂:以加减左归丸与右归丸为主。中医学认为,若机体脑海失养或肾精不足,就可能会导致眩晕病的发生,因此针对这类型病症,所用方药主要包括30g丹参、30g熟地、15g川芎、15g山萸肉、15g葛根、15g山药、10g菊花、10g丹皮、10g枸杞、10g云苓、10g泽泻。方中包括“三泻”和“三补”,其中,“三泻”为云苓、泽泻与丹皮,可以防止出现滋补太过等情况;“三补”为山药、熟地与山萸肉,具有滋养脾脏、肝脏与肾脏精血的功效。菊花与枸杞可用作益精明目和滋补肝肾等,丹参与川芎具备行气活血之功效,而葛根则具备升发清阳的作用。将上述方药合用,共同发生作用后,可起到“益精血”与“補肝肾”之功效,可有效消除眩晕症状。

3.讨论

中医学中,眩晕病的发病机理主要包括“虚”、“风”、“瘀”、“火”、“痰”等,“本虚”为气血亏虚和肝肾不足,而“标实”则为“风”、“瘀”、“火”、“痰”。就眩晕病本身而言,其发生与发展都较为复杂,且往往会伴随着其他不同的症候,因此医师在选用方药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作出调整。

参考文献:

[1]杨文豪,周德生,高晓峰,胡华.眩晕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3,28(9):1827-1828.

[2]黄友卫.眩晕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相关性分析[J].广西中医药,2011,34(4):9-10.

猜你喜欢

中医辨证治疗
基于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规律及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外科术后发热56例疗效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管所致痴呆疗效观察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