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习”,实现语文课堂的华丽转身

2014-04-29朱燕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以学定教

朱燕

[摘要]:独立学习,是“以学定教”为特定的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让“独学”有效呢?首先,通过常规性+针对性课前“独学”任务的设计,引导人人参与;其次,通过检索课前“独学”的相关信息,提炼教学的核心任务,给予适当的学法,个别“导学”,让“独学”变得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以学定教 独立学习

“以学定教”的课堂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上,只有把学生当做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将思考的权力、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活动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时,课堂才会富有成效,充满生机活力。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你就会发现,“以学定教”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落空和落虚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是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这一个环节中,学生需要学什么?如何去学?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落实、解决,就谈不上高效的“以学定教”课堂。

一、刨根问底,追寻问题的本质

(一)“学习任务”呈现张弛无度

1.呈现常规问题,缺乏差异和针对

学生“独学”是否有效,首先就体现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笔者认为,任务应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年龄特征、课文类型有梯度、有层次而设计。然而,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前“独学”任务时,忽略了这些东西,任务布置和传统预习无任何区别,单一,乏味。要知道,“以学定教”课堂下的“独学”任务远远大于预习。只有设计好课前“独学”任务,才能有效地为课中“独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前置理解偏差,局限延伸与拓展

很多老师在前置上理解偏差,认为“以学定教”课堂下的独立学只在课前进行,其实,“独学”还存在于课中、课后。所以,课堂上,你就会发现很多老师在反馈课前“独学”时,“走过场”“蜻蜓点水”,匆匆而过。

(二)“独学环节”操作施药无方

1.缺少技术指导

课改后,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布置“独学”任务,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虽然表现得“忙忙碌碌,嘴不停歇”,实则“懒懒散散,忙里偷闲”。细细思量,这样的现象是谁造成的?应该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要知道,学生独立学开始后,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的角色,而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学法技术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2.缺乏激励评价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那么,在“独学”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在完成“独学”任务的过程中,学困生效果不明显。要么动力不强,要么完成任务随便。,然而,教师并没有去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中,一如既往地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其间,很少听到老师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导致这些学生总是懒懒散散,缺乏积极性,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所谓的低效课堂。

二、梯度设计,人人参与“独学”

学习任务有效地布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自觉与同学开展交流、争论、合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常规与针对有机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每个学生“独学”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获得快乐!

1.抓常规,夯实基础

所谓“常规性”的独学任务,是指不用老师布置,学生就能根据老师平时所教的方法,自觉主动地去解决一些最基础的知识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学生运用的“常规性”任务有:

(1)疏通文字,扫清障碍

学生在“独学”过程中,可以将易错字、难写字或难以理解的一些字词写在预习本子上。并借用工具书等查阅,加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积累很多的词语,也有助于他们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

(2)常规专题,理解课文

所谓的“常规专题”,就是根据课文类型,而设计一些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在“独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疑惑记录在本子上,以备在课堂学习时,有助于了解学情,任务提炼。这样,学生听课就有了动力,课堂生成就不再是句空话了。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执教人教版语文二下《画家和牧童》一课所设计的常规任务:

A.请认真读课文3遍,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我已认真读了()遍。

B.本课比较难读的字有,难写的字有 ,我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__________,因为。

C.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的任务设计,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既有疏通文字的任务,又有熟读课文后,整体感知、发现问题的任务,为学生在课堂中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夯实基础、注重课本,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中“独学”的行列中去。

2.有针对,落到实处

所谓的“针对性”就是教师根据年段特点、教材特点、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状况而设计的。小学阶段文本体裁很丰富。常见的有记叙文、写景文、说明文、小说、童话等,不同的体裁,针对性任务的设计也就有所不同。

(1)记叙文

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现代文记叙文要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征,或者是事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如《老人与海鸥》,有位老师根据课后思考题设计了这样的任务: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2)写景文

写景文往往抓住景物的姿态、色彩、景物在动态或者静态时的样子等来写。只有了解了景物的特点,才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章。如《葡萄沟》是这样设计的:①你喜欢那儿的什么,为什么?②那里的什么最受人喜欢?

(3)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介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它注重的是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特征、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等。如《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是这样设计的: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龟的习性。②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4)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人物。如《凡卡》这篇课文,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①查找作家“契诃夫”的资料及《凡卡》的写作背景;②用几个词语写下凡卡留给你的印象。

三、对症下药,有效“独学”

每个学生都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建构者。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生成的基点,是学生需求、兴趣和自我情感有效”独学”的内部基础。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给的,而是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会的。所以,要想学生的“独学”扎实有效地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服务,就需要教师提供学生有力的外援条件,对症下药。

1.检索信息,提炼任务

著名教育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我们教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独学”情况,从而更有效地展开课中“独学”呢?笔者认为,课前批阅学案和课中反馈交流学案,是了解学情的重要手段。

如一位老师执教的《唯一的听众》,课一开始,教师就通过各种形式检查、反馈了课前的前置性学习任务”;随后,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课前的问题,能解决的小组内互相帮忙,不能解决的,全班交流;最后,将问题的焦点定在“为什么课题取名为‘唯一的听众”?“老人并没有指导我怎样拉琴,为什么带给我这么大的改变?”这两个问题上。老师紧紧围绕课前课前“独学”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合作交流的的方式,有效地反馈、检测,解决了学生课前已知、未知的问题,以学情为基点,带动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有效地学习与研究。

2.给予学法,提升能力

“以学定教”的课堂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学生养成一辈子自学的能力”。意思是教师不仅要授“鱼”——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授“渔”——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1)常规学法,直接给予

方法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比如说,快速朗读、找重点句、圈关键词、写批注……这些也就是所谓的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学法,教师直接给予就可。

如一位老师执教的《梦想的力量》:老师在学生明白任务之后,就马上将学法跟进,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路上,有章可循,不会迷失方向,茫然无措。

(2)灵活学法,共同提炼

在学生“独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总结出以往所掌握的一些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在原有的方法上“自己跳起来”试一试。和老师一起提炼新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以后课堂中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如《生命生命》这一课,课文写三种事物生命的文字结构相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飞蛾强烈求生欲望”一段,作者写作顺序的概括把握了这个顺序,学生就能顺利地独学“瓜苗生长”“倾听心跳”这些写法类似的段落。另外,当碰到相同思路,相同结构同类课文时,也可以运用这堂课中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篇与篇的学习迁移。

将任务学习前置,让学生独立学习,一是为学生的课堂打下一定的基础,将学生推进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二是通过“独学”,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才能达到乐于自学。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前置性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乐成的体验。”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以学定教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聋生语文教学生活化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合”乐而“不为”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何看待和处理语文课堂教学“中途离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