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初探

2014-04-29陈晓玲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微课

陈晓玲

[摘要]:“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为了增强学生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的最佳效果,考虑到一种创新科普教育内容的方法:即把“微课”与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微课”融入到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基于这种想法,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3种常见蔬菜移栽定苗科技体验活动”中进行了“微课”应用的初步探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陈述:“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建构设计、“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策略方法、“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关键词]:“微课” 科普教育 实践活动

近年来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呈迅猛之势,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从教育角度来看: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增加趣味性、互动性、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这就使得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微创新,这就促进了新型学习方式的产生。其中,资源形态的“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逐渐成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微课”应运而生。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上述社会大背景下的教育状况,也同样促使校外教育科普工作教师不断地进行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科学教育内容的“微创新”活动,不断设计新的融入、整合了趣味性、科普性的主题科普教育活动,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服务。

为了增强学生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的最佳效果,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3种常见蔬菜移栽定苗科技体验活动”中进行了“微课”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下简称为“移栽定苗活动”)。该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主要是带领学生到农场大田里进行茄子、西红柿、辣椒3种常见蔬菜的移栽定苗定植水等体验。因学生们的课外时间有限,加之活动安全、活动成本等方方面面的考虑,就没有另外安排50个学生在移栽定苗前先集体育苗了,但是从“移栽定苗活动”学生要了解掌握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上考虑,学生还是有必要了解、学习“育苗”知识的,因此在科普教育主题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里加入了8分钟“育苗微课”;考虑到科普教育主题活动还应具有推广、普及的作用,因此在活动结束后,把“移栽定苗”活动也制作成了8分钟“微课”,利用学校班会时间,统一安排观看、学习。

一、“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建构设计

“微课”科普的内容设计是整个“微课”科普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

首先,要把“微课”定位于一种学习型资源,进行学情分析,即:从受众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的角度等进行考虑,并在“微课”科普内容教授中融入各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其次,要考虑、分析“微课”科普内容设计的必要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就“移栽定苗”体验活动来说,关于“育苗”知识点、“移栽定苗”进行了相关“微课”科普内容的设计:

首先,学情分析方面。在“微课”科普内容设计时,对参加活动的4~5年级50名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

1.学生来自区科技示范校,是科技活动的骨干学生,对科技体验活动感兴趣,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较强。

2.参加活动的学生中只有6%的学生参加过2013年的盆栽育苗活动。

3.发放调查问卷,对“育苗”相关知识进行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不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94%的学生对育苗知识不了解。

其次,就“育苗”知识点、“移栽定苗”进行相关“微课”科普内容设计的必要性、合理性与科学性分析。

1.大田移栽活动是直接到田地现场,把已经育好的苗移栽到田地里,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学生学习“育苗微课”,能够在移栽前对育苗有一定的了解,以保证学生对蔬菜植物生长认识的一个连续性。

2.“育苗微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育苗”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利于没有参加过育苗活动的学生了解育苗过程。学生对育苗有一定的了解后,能够有助于对后面了解定苗知识起到认知上的帮助。

3.“育苗微课”“移栽定苗微课”有助于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学生回到班级,利用科普班会机会给同学们讲述“育苗”“移栽定苗”及自己的收获体会,以及能够使没有亲历的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实现科普的普及性。

4.“育苗微课”“移栽定苗”科普内容设计的科学性方面:整个科普内容设计过程中,教师一是购买相关书籍进行知识查寻,二是辅助性的查阅相关网络资料,三是电话请教专家,四是育苗现场请教专家进行指导与对教师进行点评。

二、“微课”在科普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策略方法

要想使“微课”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能够取得预想的或更好的效果,必然是离不开教师对“微课”在科普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策略方法的运用。

就“移栽定苗”体验活动来说,“育苗微课”和“移栽定苗微课”运用了4种策略方法:

1.问答法、自主学习法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班会时间进行“育苗微课”的观看、学习。教师根据“微课”内容提出问题,请学生个体(非小组)回答。比如,“咱们观看、学习的‘育苗微课里,育苗使用的容器是什么呢?根据大家前面自己查询的资料,有谁还能说出1~2种其他育苗容器呢”?

2.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形式,根据观看的“育苗微课”围绕“育苗”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根据观看的“移栽定苗微课”结合亲历参加活动的同学的讲述,通过提出问题,请参加过的同学回答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三、“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应该还处在对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的一个微创新试行阶段,所以,对它的效果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它的继续应用和进一步完善。

就“移栽定苗”体验活动来说,活动准备阶段的“育苗微课”和活动结束后的“移栽定苗微课”,都运用了两种教育评价:一是面对参与活动的学校教师、工作人员17人;二是面对参与活动的50名学生。

通过对“微课”融入到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这种创新科普教育内容方法的实践,不难看出正面效果还是明显的,对整个科普教育活动有促进作用。加之与学生们喜爱的智能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相结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心理,相信“微课”在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能够对创新科学教育内容起到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1]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

猜你喜欢

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依托“村淘”项目建立科普教育网络平台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科普旅游教育,提高导游员科普素质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科普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